当然,方唯也不会这么武断,一切以事实说话。
在他完成了辣椒种植户的调查走访工作之后,便让销售部继续开展销售人员的培训。
凡是立志从事销售工作的年轻社员,都可以报名。
培训结束之后,符合条件的就可以参加实习,业绩达标就可以直接进入销售部。
实际上合作社一向都重视人材的培养,基本的人才还是能找出来的,所缺乏是中高级人才。
从外面招聘并不容易,这个年代的人依然抱着“铁饭碗”的思维,敢于冲破这种观念束缚的人,少之又少。
就像于浩的老婆的梁雪琴,如今在城里靠着销售竹器厂的产品,也赚了不少钱。
不仅解决了温饱的问题,实际上比大多数拿工资的人都过得好。
但这并不妨碍有很多人看不起她,说她是“个体户”,根本上不了台面。
所以说,现在的个体户其实不比无业游民好多少,社会地位很低。
合作社下属的企业是典型的社队企业,同样在鄙视链的末端,想吸引中高端人才基本上不可能。
这才是方唯下定决心,将五金厂的核心业务迁到南方沿海城市的关键。
观念的转变一定是从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开始的,希望电风扇厂能能依托粤地的经营环境,从而实现质的飞跃。
早上。
方唯骑车去了二姐家,他想看看田炳义的育种工作做得怎么样了,顺便看望一下二姐。
结果到了队里,就看到田炳义忙得脚不沾地,只能一边干活一边陪着方唯说话。
“年后我们把鱼塘承包了下来,吴家那几个狗东西都快气死了。现在他们打消了承包鱼塘的念头,但垄断了相当一部分县城的活鱼市场。”
田炳义说,互助组承包的几口鱼塘,以后的产出只能去圩上贩卖。
吴家兄弟做事的手段毒辣,在县城养了一帮闲散人员,谁家的活鱼想进入县城市场还得看他们的脸色。
在村里,他们不敢招惹田炳义,但到了县城田炳义就不是人家的对手了。
好在这几口鱼塘的出产不算多,在圩市上也能卖掉。
“特么的,这几个家伙果然是坏胚子,到哪儿都敢欺行霸市。最好不要让我找到证据,否则的话我一定会捅到黄主任那边去。”
方唯觉得吴家兄弟这是在自寻死路,他让田炳义有空的时候多搜集一些证据,等这两年开始强力整顿治安的时候,会有他们好果子吃的。
别人可能害怕那几个滚刀肉,可方唯不怕,就算是黄志刚的办公室他也是想进就进。
不过他还是提醒田炳义不要掉以轻心,吴家兄弟那种人肯定记仇,逮着机会绝不会放过田炳义的。
“我知道,我让你二姐还有你外甥,没事少去城里。再说了,他最多就是阻挡我们的活鱼进入县城市场,难道他还敢采取暴力手段不成?”
田炳义也一直防着吴家兄弟,他自己也很少进城,即便要去也是三五成群,绝不会一个人落单。
方唯点了点头,便不再吱声。
等对方忙活完,两人才一起去了地里看了看。
“姐夫,你们培育的这些蔬菜种子不错呀,口味怎么样?”
方唯看到田炳义他们培育了十几种蔬菜种子,根据现在的生长情况判断,产量应该没问题。
但他最看重的是口味,要是产量增加了但菜没有菜味儿,那么这个品种也是不好的。
“周边很多蔬菜种植户就是采用了我们的蔬菜种子,普遍反应不错。正好,家里有一些青菜,中午你可以尝尝。”
田炳义对于自己培育出来的蔬菜品种还是很有信心的。
临近中午,两人回到了家里,方梅已经做好了午餐。
方唯品尝了两种青菜,口味确实不错,他一个人就吃了大半盘。
吃完饭,他又去田里转了转。根据田炳义反馈的问题,主动调整了一下指定种植区域的属性值,使得对方的育种工作更加顺利。
然后,他就返回了社里。
来到办公室,他让人去把赵金生喊了过来。
“老赵,咱们养的鱼是不是也到了大量上市的时候?”
“是啊,基本上每个月都有产出,产量在逐渐提高。支书,有什么问题吗?”
“没什么问题,我就想知道销售情况如何,另外,咱们的活鱼有没有销售到县城去?”
“有没有销售到县城我不知道,咱们产出的活鱼供不应求,都是人家上门来收购的,根本用不着咱们自己去销售。”
方唯这几个月没有怎么关心鱼塘的事情,没想到生意依然火爆。
来收购活鱼的客户甚至都超出了县域,完全是卖方市场,赵金生才不关心这些鱼卖到哪儿去了。
“行了,就这事儿。”
方唯点点头,随后给赵金生泡了一杯茶。
赵金生这会儿刚好没啥事,就坐下来和对方聊了聊生产辣椒的事情。他已经和一大批辣椒种植户达成了口头协议,社里提供种子、对方种植、社里按照商量好的价格统一集中销售。
“要打响瑶岭辣椒】的名气,不能只依靠种植户销售。我寻思社里应该主动进行一一些宣传,然后控制销售渠道,这样才能快速的占领市场。”
方唯感到很惊讶,没想到赵金生居然能提出来这样有水平的建议。
其实每个人只要用心做事,都会逐渐进步的。方平如此、赵金生也是如此。
“老赵,你这个建议非常好,回头和大家通个气,你就去实施吧。”
赵金生只对农业以及农业相关感兴趣,方唯可以把具体操作的事情都交给对方。
两人正说着话,办公桌上的电话机响了起来。
赵金生很有眼色的告辞离去,方唯抓起了话筒一听,原来是黄志刚的秘书打来的。
对方通知他明天上午去一趟县城,黄志刚要见他。
“行,明天上午十点我准时到。”
方唯回应了一句,便挂了电话。
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