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0章 异类,合作社的玄机(2 / 2)华山弃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看来各大队都想通了,大家的育种工作都是依附方唯才能持续下去,而且大家已经合作了这么长的时间,风风雨雨,彼此之间也都建立起了信任感。

这个时候不能各自为政,而是要拧成一股绳,共同发展。

农业合作社是一种经济组织形式,这就很完美的避开了一些陷阱,大家都觉得可行。

“各位,你们是不是太着急了?咱们刚刚拒绝了分田到户,现在马上又要搞一个超大型的农业合作社,会不会弄巧成拙?”

方唯的心里很感动,感动来自于大家的信任。

但同时他又有些犹豫,这么做会不会步子迈的太大,到时候会遭遇强力的压制?

大家一听也都有些担心,纷纷交头接耳评估这么做的风险。

“怕条卵,咱们硬顶着不分田,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异类,再多一条‘罪状’又能怎样?”

其中一个大队的支书性子比较暴烈,属于那种不服就干的性格。

但他的表达,话糙理不糙,实际上从最一开始大家就已经没了退路。

“对!咱们其实没必要再小心翼翼的。既然农业合作社是合法的,那咱们为什么不能干?我同意这个提议,会议结束之后咱们就申请!”

方唯顿时被激起了雄心壮志,既然自己已经选择了这条路,那就不要瞻前顾后,应该义无反顾的往前冲。

他接纳了众人的建议,作为发起人向县里申请成立瑶岭种业农村合作社】。

各大队随后开始清产核资,详细计算出农田、林地、滩涂的面积,以及农机农具的残值,最后才是账面上的现金和债务。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合并,大家拿出来所有的家底,然后计算各自的资产收益占比。

方唯拒绝了给予他个人的15%收益,而是将自己拥有的技术授权给下塘大队无偿使用,下塘大队等于是拥有了15%的技术股份。

资产收益占比其实也就是股份,只不过现在的提法不一样。

方唯想把瑶寨拉进来,但有人拦了下来。

“方支书,瑶寨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人家有政策的保护,没必要和咱们掺和在一起。人家寨子上百年来都是实行集体经济,谁也动不了他们。”

方唯想了想,觉得此人说的很有道理,便暂时熄灭了这个念头。

下塘大队在合作社里面拥有20%的资产权益,剩下的80%资产权益由16个大队分配。这个不会有什么问题,完全是按照数据说话,公平合理。

各大队的新民居工程也陆续完工,也就是说大家都没有大笔的投资需要兑付,这个时候成立合作社正当其时。

申请报告到了黄志刚的手里,他这次不再纠结了。既然上面已经默许了“瑶岭公社”这个异类的存在,那么就没必要再小心翼翼的。

当做一块试验田也挺好。

县里很快就进行批复,同意下塘大队发起成立瑶岭种业农村合作社】。

接下来,17各大队的负责人坐在一起,选举产生了合作社第一届理事会和监事会,方唯担任理事长,赵金生担任副理事长,莲塘大队的支书何满堂担任监事会的负责人。

手续办起来很快,但17个大队的经济合并却有无数的工作要做。

整个春节期间大家都没闲着,很多事情都需要反复的商量,磕磕碰碰虽然是难免的,但总体上还是进行的比较顺利。

杀年猪还是各大队分别进行,分福利也一样。

这个春节的物资供应是丰富的,但所有人也是躁动的。大家对未来充满了期盼,但同时也意识到,以后有很多事情都会大不相同。

“老三,你们搞的这个合作社其实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只不过把公社的名头换了一下,内核还是一样的内核。”

除夕,方唯家里人满为患。

大家吃饱喝足之后,关崇阳一语道破了合作社的玄机。老人家年轻的时候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即便是老了看问题往往会很深刻。

实际上人家没说错,方唯他们搞的这个合作社的确有公社的影子。

方唯笑着摇了摇头,没说话。他从不认为别人都是傻子,这个问题迟早会被更多的人看破。但那又怎么样?他搞得这个就是合作社,现在不会凌驾于公社之上未来也不会凌驾于乡镇之上。

他的目的就一个,那就是大力发展经济。

合作社的管理划分还是按照大队来的,下塘大队是1大队,然后一直排到17大队。这和工厂的班组是一个性质,和以前的大队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

以后的财权和分配权归属于“理事会”,各大队设大队长相当于工厂的车间主任。

但是,各大队的支书依然存在。支书不管具体的生产,只管大的方面和思想工作,不能因为时代的改变让大家变成了一盘散沙。

“老三啊,有时候我真不明白你到底想要什么。”

关崇阳见对方不说话,摇了摇头,也就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方唯有多大的本事,可以这样说,如果对方想赚钱那么亿万的财富唾手可得。但对方偏偏选择了一条不合时宜的道路,既令人钦佩也让人担忧。

“你莫管他,他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随便他吧。”

阿公能理解方唯的选择,也很庆幸当初自己没有看错人。

接下来大家就开始天南地北的聊着,每个人的心情都不错。过节过年,要的就是这种气氛,要不大家聚在一起图了个啥?

年初五。

理事会召开了会议,继续研究接下来的生产计划。

“我打算将各大队的养殖业进行合并,除了1大队的两种猪养殖之外,再新建一座大型的养猪场、改扩建一座肉鸡场和一座蛋禽场。

考虑到鸭田共生的模式,改造一队现有的禽舍,以满足合作社的生产生活需要。所有的林业资源统一管理,成立育林大队也就是18大队”

现在规模打了很多,以前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模式需要改变。

方唯侃侃而谈,其他人拿出了纸和笔纷纷开始做记录。毕竟这么多的内容,万一记错了还挺麻烦。(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