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走火入魔,父子重逢
“好强大的真意!”
萧远山的眼中闪过难以置信之色。
据他听闻的消息加上自己的观察,可以确定李鸣是一名剑修。
对于绝大多数剑修来说,一身的修为大半都在剑上,有剑在手和无剑在手的区别是很大的。
自己专门看准了李鸣没有携带佩剑才动的手,但他竟依然能爆发出如此强悍的真意!
刹那间,萧远山看似猛烈的攻势变得支离破碎。
就连乔峰都忍不住心中一寒。
聚贤庄之战后,他没见李鸣再出手过,只知道自己这位贤弟实力大进,没想到如此恐怖。
由真气组成的密集风刃,眨眼间冲向萧远山,每一道中都蕴含着强大真意,如要将一切搅碎。
萧远山察觉到了其中蕴含的强大气势,被迫顿住了身形,同时,他步步紧逼的攻势也终于为之一顿。
“就是现在!”
李鸣精准抓住了他气势转换的空档,悍然动手!
下一秒,萧远山整个人都被更加强大的真意所笼罩。
他身上的黑袍鼓荡扬起,全身真气都灌注而出,在身体周围形成了一道厚厚的屏障。
同时,萧远山也没坐以待毙,继续屈指连弹,多罗叶指的指力不停冲击着李鸣的攻势。
但并没有什么效果。
二人之间攻守之势一旦逆转,李鸣的真意便如同潮水一边,直接将他压住。
“贤弟,我来助你!”
乔峰在旁也没闲着,猛然出掌,就想要帮助李鸣从背后突袭萧远山。
一旦降龙掌力出手,萧远山即使是铁人也扛不住。
但李鸣却对着乔峰一摆手,以眼神示意他不用插手。
乔峰的掌力硬生生顿住了。
但想了想,还喊道:“贤弟,抓活的,不能让他跑了,这家伙举止诡异,为兄要好好盘问他一番……”
话音未落,磅礴的真气降临在了萧远山周身。
伴随着轰然之声,萧远山以全身修为凝聚起的真气层层爆裂,不停地在身体周围炸开。
李鸣拳掌交替砸下,不停地轰击他。
萧远山所有的攻势,都在和李鸣强强相撞的过程中被震得支离破碎。
李鸣每一击看似朴实,但实际上融合了多门上乘武学的特性,既有降龙掌的刚猛,又有擒拿手的灵活,甚至还融合了寂灭抓的突然性,往往诡异的闪现在萧远山身边,令他防不胜防。
但最重要的,还是李鸣举手投足间,每一击似乎都蕴含了强大的真意!
死亡、毁灭、犀利……
萧远山厚厚的真气护罩,很快就被切割的千疮百孔。
刚开始萧远山还有还手之力,但几番攻击后,他就被震的浑身气势不稳,只有招架之功了。
嗖!
萧远山的身形猛地在原地消失,竟然施展诡异身法想要逃跑。
空中交错的锋刃陡然一转,有灵性般追向了另外一个方向。
数丈之外,轰然爆裂声中,萧远山身形猛晃,被打得一个踉跄,重新出现,紧跟着就是真气锋刃对他雨点般的倾泻。
只是眨眼之间的劣势,便被彻底压制,跑都跑不掉。
萧远山的眼中,闪过了一丝惊慌。
但紧要关头,他不敢有丝毫松懈,继续硬撑着真气狂涌进行防御。
在他斜上方数丈之处,李鸣在真气的托举下立于半空,不停地朝萧远山进行压制。
噗!
萧远山咬牙又弥合了刚刚被锋锐真气所破开的一道口子,但体内已经出现了几丝异样之感。
刚开始萧远山的真气质量很高,能和李鸣抗衡,但伴随着疯狂的消耗,萧远山经脉内的真气迅速下降。
他的回复速度也远远赶不上李鸣。
而与之伴随的,就是萧远山的经脉中开始刺痛。
同时萧远山也发现,李鸣表现得闲庭信步举重若轻,想要彻底击败自己,似乎并不难。
但他有意留手,反而一直在消耗自己的真气。
刚开始时,萧远山的刺痛之感并不强烈,他也没太当回事。
但很快,萧远山就察觉到了不妙。
刺痛感越来越强,甚至变成了如利刃在自己经脉中划过的感觉一样。
“这是怎么回事?”
萧远山来不及细想,剧痛之感如潮水般顿时吞没了他。
“啊!”
萧远山发出了撕心裂肺的惨叫,再也支撑不住身体周围的真气护罩,猛然溃散。
萧远山跪倒在地,双手支撑着地面,不停的颤抖,仿佛极度痛苦。
“嗯?”
旁边的乔峰看愣了,想不通这个黑衣人看着如此能打的样子,怎么突然出了问题。
在萧远山放弃抵抗的瞬间,无数犀利锋刃从各个方向急刺而来。
在即将接触并贯穿萧远山身体的一刹那,李鸣猛的一挥手,所有攻击如臂指使般瞬间停住,然后逐渐消弭。
再看萧远山,都不用李鸣对付,他自己就已经失去了抵抗之力,躺在地上来回痛苦地打滚,口中时不时发出猛兽般的低沉嘶吼。
“这是怎么回事?贤弟,你用了什么秘术对付他?”
乔峰一闪身到了李鸣身边,满脸惊奇地询问。
但李鸣却摇摇头。
“我并没有用秘术,是他自己的武学出了岔子,暗伤加重了。”
边说着,李鸣边和乔峰到了萧远山身边。
他还兀自遭受着痛苦的折磨。
乔峰一头雾水,李鸣倒是心中了然。
自己记得果然没错,萧远山武功虽高,但实际上已经在即将走火入魔的边缘了,根本发挥不出多少威力。
这是因为,当初雁门关之战后,萧远山本想跳崖自尽,却意外活了下来,死志逐渐消散,复仇的怒火升腾起来。
既然中原武者诬陷他偷学少林绝学,那他偏偏要真的偷学。
因此这些年下来,萧远山和慕容博一样,没少往来少林藏经阁中,偷学七十二绝技。
之前萧远山所动用的武学,便是这些年偷学的成果。
然而,萧远山却不知道,少林绝技另有玄机。虽说都是武功绝学,但杀戮之气太重,与佛门理念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