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长驱直入淮河流域,袁术即将覆灭!
淮南寿春。
自从麾下淮南水师伏击刘备的青州水师,最后大获全胜,令青州水师全军覆没后,袁术就更加志得意满、骄傲自大起来了。
在袁术看来,朝廷的气数已尽!
江淮和荆襄地区,水网密布,有淮河水系和长江水系密布,缺少水师舰队,是不可能在这些地区更进一步的!
朝廷挥兵南下战略,已经胎死腹中了!
至于朝廷未来发展水师,卷土重来,袁术根本不在意。
朝廷可以发展水师,他袁术难道就不会发展吗?!
袁术已经获得起点上的优势,与朝廷的赛跑中,肯定会越拉越大,遥遥领先的!
这令袁术渐渐开始曾经“称帝”的野心和意图!
如果袁术想要割据江淮,凭借淮河天险与朝廷二分天下,那么就需要统筹江淮、荆襄、江东等地区的势力,而这需要一股大义!
这让袁术想要僭号称帝!
很久以前袁术就对麾下臣子提起,但遭受到反对,这令袁术偃旗息鼓。
但袁术并没有放弃,暗中积蓄力量。
袁术令人散播“代汉者,当涂高也”的谶语,暗戳戳指向自己。
毕竟,涂假途也,乃‘路’之意,而袁术表字“公路”。
别管是不是牵强附会,人家刘邦还声称他母亲与龙交合,才诞下他这位天命之子。
要的就是一个神话传说!
而且袁姓出自于陈,陈是舜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
袁术利用江淮崇佛的影响力,通过佛教徒为他煽风点火、散播谣言。
佛教在大汉的传播坎坷崎岖,至今收效甚微,直到徐州陶谦为了稳定徐州,重用佛教,再加上遇上笮融这个佛教徒,这才发展壮大。
不过这也让佛教看到了发展的契机,必须笼络世家大族和统治者,佛教才能开枝散叶的发展下去。
袁术以未来建国后,将其立为国教等诱惑,让不少佛寺为其站台,继而影响到佛教徒的信仰,笃信袁术有天命之身,乃天命之子!
这一切做的差不多了,袁术也准备顺水推舟,登基称帝了!
谁知道汉帝御驾亲征,竟率水师部队挥兵南下!
这简直就是天赐良机!
在袁术看来,朝廷根本没有什么水师舰队。
仅有的渤海水师,随着袁绍覆灭改弦易辙为青州水师,也被袁术的淮南水师伏击覆灭!
徐州的水师部队,也被袁术连消带打的吞并覆灭了。
荆襄地区倒是拥有荆州水师,且与淮南水师不相伯仲。但随着荆州刘表病重,妻族蔡氏掌权后,公然反对朝廷。
这摆明了与袁术达成一种战略同盟!
渤海水师、青州水师、徐州水师、荆州水师、淮南水师,朝廷一个也控制不了!
至此,朝廷再也没有水师部队!
哪怕陛下掌控百万大军,但缺少水师舰队,在江淮地区也是寸步难行!
强如并州狼骑、西凉铁骑、幽州突骑,甚至是陛下的玄甲军,在北方可以摧枯拉朽、横扫千军。
可是来了南方,他们也只能给袁术趴着!
正是基于这种自信,袁术觉得汉帝御驾亲征,挥兵南下,那是自寻死路,那是君子立于危墙之下!
袁术令淮南水师倾巢出动,就是想要擒杀汉帝刘辩!
只要可以成功了,他袁术就能直接登基称帝了!
这就是擒贼先擒王战术!
袁术自然不会亲临现场,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他在淮南寿春,准备登基称帝的事宜!
袁术暗中命人建筑皇帝祭祀上天的祭坛,需要建立称帝的名号,广置公卿等等准备,当然后宫三千佳丽也是不能缺少的。
汉帝有的,他袁术也要有!
汉帝没有的,他袁术还要有!
就在袁术已经等待胜利的凯歌、捷报的到来时,却忽然有噩耗传来:
“报——启禀将军,淮南水师在郁洲山溃败撤退!”
“什么?!”
袁术不敢置信,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又问了一遍。等到传令兵又说了一遍后,他直接震撼住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朕的淮南水师,怎么可能会溃败呢?!”
袁术都已经开始自称“朕”了,显然代入感已经很深了。可问题是,他寄予厚望的淮南水师,竟然溃败了?!
袁术无法接受!
淮南水师可是大汉两大水师之一,与荆州水师齐名。甚至还在荆州水师之上。
朝廷怎么可能有水师部队可以击败淮南水师?!
这一定是谎报军情,离间军心!
念及此处,袁术怒喝道:“这必定是敌军奸计,拖下去砍了,祸乱军心!!!”
传令兵哭嚎的求饶,但根本没有用,直接被袁术亲兵拖下去砍了。
但麾下文臣武将们,却已经有些人心惶惶了!
无风不起浪啊!
“诸位不要中了敌军奸计,朝廷根本没有像样的水师部队,怎么可能忽然之间雄起了?!并且还击败了淮南水师!”
袁术看到人心惶惶的文臣武将,镇定自若的安稳人心,倒是渐渐令人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