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冀州四面楚歌,袁绍大势已去!
朝廷发布诏令讨伐冀州袁绍!
天下为之震动哗然!
但这宛如冲锋的号角声,幽州、兖州、青州、河内等朝廷兵马,立刻对冀州展开进攻。
…
幽州方向。
幽州牧刘虞坐镇幽州,统筹粮草后勤。
刘虞调遣幽州军与吕布的并州军联手,分兵杀入冀州河间国、渤海郡。
这两个郡国与幽州渔阳郡、广阳郡和涿郡接壤,大军翻山越岭后,直接杀入冀州。
渤海郡乃是袁绍的大本营,自然有很多袁营官员、将士反抗。
但整个冀州已经是四面楚歌,危机四伏。
这种抵抗坚持不了多久!
并且最重要的是,袁绍最为坚定的同盟——世家大族们,有不少临阵倒戈,倒向朝廷兵马。
这令袁营失去很多援手,孤军奋战,抵挡朝廷大军的进攻。
如果只是幽州一个方向,哪怕有吕布这位天下第一猛将统帅并州狼骑,袁营上下自问也可以挡住!
但问题是!
现在是朝廷下诏讨伐冀州袁绍,各方汉室忠臣们呼应,对冀州四面出战。
整个冀州已经是四面楚歌,危机四伏了!
甚至就连冀州腹内,也有汉室忠臣们呼应,令冀州有种风雨飘摇,危在旦夕的气氛!
这种情况下,别说袁营兵马难以顾及各方,就连粮草后勤也无法得到保障。
在幽冀边界,抵挡吕布等并州军的袁营将士,苦苦支撑了数日之后,因为军中缺粮,最后直接溃败下来。
吕布率并州军杀入冀州渤海郡,攻城掠寨,袁营将士节节败退!
大势已去!
…
当幽冀边界的溃败消息传来时,袁绍正在黎阳前线抵挡河内、兖州的兵马进攻。
河内郡由河内太守王匡、屯骑校尉王方率西凉军进攻,兖州更是有东郡太守曹操、济北相鲍信强渡黄河作战。
袁绍亲率大军抵挡,勉力支撑!
“报——”
这时,有传令兵行色匆匆来报:
“启禀将军,吕布率并州军从渔阳郡杀入渤海郡,诸将不能挡,连战连败……”
袁绍闭上双眼,没有任何反应。
逢纪挥退传令兵,对着袁绍拱手劝道:
“主公,趁着朝廷兵马还未攻克冀州形成合围之前,撤出冀州吧!”
哪怕如今朝廷兵马方才展开进攻,但逢纪等谋臣已经看到了袁营的未来!
冀州大势已去!
朝廷势不可挡!
这时候,应该提前寻找退路!
“撤出冀州?!如何撤?!”袁绍苦涩不甘的沉声反问道。
逢纪说道:
“我军渤海水师虽然被刘备击败,但还有数百艘战舰。我们可以靠着水师舰队绕道南下,与淮南袁术联手,以江淮天险东山再起!”
“联手袁术?!”袁绍顿时不情愿了。
逢纪劝道:
“主公,公孙瓒溃败后,幽州已经落入朝廷掌控之中,冀州失去幽州屏障,已经处于朝廷四面包围之中。
“冀州这里看似膏腴之地、物产丰富,但也是困兽之地,不适合长久发展。因为冀州缺少天险阻挡。
“可是淮南不同,有淮河天险,江东还有长江天险,我们若是可以顺利抵挡江东,可以割据江淮,再次发展壮大,朝廷兵马鞭长莫及。”
…
袁绍犹疑不决!
这时,郭图也劝道:
“主公,因为中原战乱,很多世家大族衣冠南渡,避祸江东。
“这些家族有不少袁氏门生故吏、袁氏关系密切的家族,我们可以快速东山再起。
“而且因为袁术妄图登基称帝,大逆不道,让很多人觉得他目光短浅,盲目高估自己的实力,不是一位合格的明主。
“这时,若是主公南下江东,必定是一呼百应,投效之人如过江之鲫,蜂拥而至!”
…
袁绍有些心动了!
“哒哒哒——”
这时又有传令兵来报:
“启禀将军,屯骑校尉王方率西凉军攻破防线,已经杀入魏郡,距离黎阳不足三十里了!”
“主公,时间来不及了!!!”
逢纪急声道:
“如今河内郡的朝廷兵马已经杀入魏郡,王方必定会率西凉军袭扰魏郡,对各个渡口进行攻击,为兖州强渡黄河的兵马分担压力。
“在他们前后夹击下,我们挡不住多久。到时候,兖州的曹操、鲍信、刘岱等兵马杀至,形成合围之势,我们插翅难逃啊!”
众人望向袁绍!
眼神希冀!
都露出一种期待离开,绕道江东东山再起的希望目光!
如果袁绍执意留在冀州,他们只能负隅顽抗,背水一战。但结果,凶多吉少,必败无疑!
因为随着朝廷控制幽州、兖州、青州和河内后,冀州已经是被四面包围,无路可走了!
如果袁绍审时度势,识时务者,选择暂避锋芒,靠着渤海水师绕道南下。
他们还有未来,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但问题是!
放弃冀州这个膏腴之地,袁绍舍得吗?!
袁绍在渤海郡发展壮大,倾注了太多太多的心血,这时候让他放弃冀州,无异于忍痛割爱!
不过这种忍痛割爱,却是一种及时止损!
“撤往江东!!!”
袁绍牙齿都要被咬碎了,虽然心中不情愿、不甘心,但还是审时度势,选择了南下暂避锋芒。
袁绍不舍得放弃冀州,但更不舍得就此溃败收场,最后要么战死、要么战败被擒,被朝廷斩首示众。
不管是哪一种结果,袁绍都无法接受!
既然如此,袁绍宁愿放弃冀州的地盘,前往江东重新开始,发展壮大,东山再起!
“主公英明!!!”
逢纪等文臣双眼一亮,大喜过望。
只要袁绍没有固执己见,没有刚愎自用,没有守财奴似得抱着冀州不放。
那么,他们就还有未来。
“立刻准备撤离魏郡,回师渤海郡。”
逢纪立刻排兵布阵,
“吕布已经率并州军杀入渤海郡,必须出兵调虎离山,不能让他在渤海郡影响我们。”
“是!!!”
袁营驻扎在魏郡的主力,立刻排兵布阵,设计退兵了。
退兵也不是直接收拾起来就能离开,在朝廷四面围攻的当前,需要做出一种掩人耳目的障眼法!
不然朝廷兵马得知袁绍想要退走,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进攻。到时候,他们根本无法退走!
因此,想要退兵,反而更需要强烈猛攻,击退敌人,给敌人一种想要反扑的架势!
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