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2章 攻克紫云宫,结盟铜椰岛(2 / 2)白水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但那香燃烧甚速,才取宝数件,一转眼之间,便烧去了多半。曹杰知道,此香一烧尽,地穴便合拢。

这是地心真穴所在,如被葬在内,若想重见天日,可要费点力了。

好在曹杰身手了得,取了入眼所见的所有法宝,再环顾一圈,没有遗漏,身刚出穴,便听穴底微微响了一下,地壳已经合拢。

当年天一金母用绝大法力,将此地辟为藏珍之所。飞升之际,默算未来,在穴中置有一盘水香。此香在穴中燃得极慢,一见风,顷刻之间,可以燃尽。此香一灭,穴便自行封闭,地心真火立刻发了,实力不足的人物,俱化劫灰。

这根主柱也不是凡物,乃当初大禹镇海之宝,被金母移来此地镇压。此柱一折,不仅紫云宫全宫化为乌有,这附近千里内的海面,俱都成了沸汤,贻祸无穷。

不妄动主柱,曹杰扫视了那几行副玉柱,伸手破其禁制。

顿时,眼前一亮,庭中玉柱依然莹洁,透体通明,内中宝物纷呈异彩,晶光宝气掩映流辉,衬着金庭翠槛,越显奇观。

就看到那第三根柱前,有一个葫芦,上面有朱书篆文,写着“地阙奇珍,天一圣泉”八字。

摇了摇葫芦,里面天一真水足有三百滴之量,曹杰满意地收了起来。

有此诸多的太一真水,自己便是离了大洋,去了那陆地之上,也能凭借禹鼎施展出浩瀚水系神通。

而其余法宝、丹药,他没什么在意的,交给兄弟们去分配便是!

至于从今以后与天一金母的因果,等掌握了此界,慢慢偿还便是。

这次颠覆紫云宫,必引起正道旁门的关注,曹杰决定放开手大干一场了。

李俊在大洋上周游了这么长的时间,以他的才能,自是结交了不少修行大佬。

“哥哥,这天痴上人门徒众多,虽是异派,并不为恶多事。但其人略通推算之道,可能算出他那铜椰岛在未来可能将有大劫,加上峨眉门人捷足先登,比我先上门,所以……他还在观望。”

“既然如此,你陪我去见见这个天痴上人!我来说服他。”

“哥哥若是出手,必能拿下此人!”

一行人御水而行,遁了有上千海里,前方海面上波涛汹涌,无数黑白色像小山一般的东西时沉时没,每一个背顶上俱喷起一支水箭,恰似千百道银龙交织空中。

此乃海中群鲸戏水。

“鲸鱼出没,距离那铜椰岛海域不远了……”

随着李俊的手指方向,曹杰定睛仔细一看,漫天水雾溟濛中,果然现出一座岛屿影子。

岛岸上高低错落,成行成列的,俱是百十丈高矮的椰树,直立亭亭,望如伞盖,甚是整齐。

说时迟,那时快,离岛只有数十里,前途景物,越发看得清清楚楚。倏见岛上椰林之内纵出五人,身着青白二色的短半臂,袒肩赤足,背上各佩着刀枪剑戟葫芦之类,似僧非僧,似道非道。

这些少年直往海中飞下,一人踏在一条大鲸鱼的背上,为首一个将手一挥,便个个冲波逐浪,迎上前来。

五只大鲸鱼此时在海面上鼓翼而驰,激得惊波飞涌,骇浪山立,水溅起百十丈高下。

“原来是混江龙李俊前辈!晚辈柳和有礼了。”

那为首少年看到李俊面目后,立刻施了一礼。

曹杰微一掐手,前世的无数信息在心中浮现。

原来这人乃是岛主天痴上人的大弟子,本是潮州海客柳姓之子,三岁丧母,随父航海,遇着飓风,翻船之际,乃父情急无奈,将他绑在一块船板上面,放入海中,任他随水漂流。

不想一个浪头将他打在一只大鲸鱼的背上。

也是他生有夙根,由那鲸背了他,泅游数千里,始终昂头海面,未曾没入水里。直泅到铜椰岛附近,被天痴上人看见,救上岸来。

那时天痴上人成道未久,门下尚无弟子,爱他资质,便以灵果和灵丹抚育,从小便传授他道法。虽是师徒,情逾父子。上人后来续收了四十七个弟子,独他在众弟子中最得钟爱。

就在此时,耳听远远洞箫之声吹来,连吹了三次,也未听出吹的是什么曲子。恍如鸾凤和鸣,越听越妙。

“师父出关了……”

柳和略有惊讶地回头朝着铜椰岛望去。

这时,一道宏伟之声传来:“诸位道友这水遁之法绝妙,我以元磁之力都只感知到缥缈不定的气机,道友可愿上岛一见,我已经备好美酒佳肴,可共赏这铜椰岛美景……”

“此乃我大魏天子、万法道君,曹杰是也!”

李俊扬声道。

“啊!原来是大魏神朝曹天子,老朽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箫声歇处,那岛上金光电闪,银色火乱飞乱冒,一条闪烁着电光的大道直通铜椰岛深处。

曹杰浅笑一声,随着李俊大步而去。

一会工夫,金光敛去,火也不再飞冒,曹杰站在了一处地底大殿之上。

室顶上悬下八根茶杯粗细、丈许长短的翠玉笔,笔尖上各燃着一团橄榄形的斗大银光,照得合室通明。

乃是一间百十丈大小的圆形石室,从顶到地,高有二十余丈,约有十亩方圆地面,四壁朗润如玉,壁上开有数十个门户。

离曹杰不远,有两行玉墩,呈八字形,整整齐齐朝外排开。当中却没有座位,只有两行灿如云霞的羽扇,一直向前排去。尽头处,紧闭着两扇又高又大的玉门,上缀无数大小玉环,看去甚是庄严雄丽。

那八朵银,也不见有何异状。忽又听见头门里边笙簧迭奏,音声清朗,令人神往。晃眼之间,所有室中数十扇玉门全都开放,每个门中进来一个穿白短半臂的赤足少年。

那门上玉环便铿铿锵锵响了起来,门也随着缓缓自行开放。

稍后紧随而来的龙力子往门中一望,门里仿佛甚深,火树银,星罗棋布,俱是从未见过的奇景。

有人从门中走出,第一队四个十二三岁的俊美童子,手中提灯在前;后面又是八个童子,手捧各种乐器。

俱穿着一色白的莲短装,露时赤足,个个生得粉妆玉琢,身材也都是一般高矮。一路细吹细打,香烟缭绕,从门外缓缓行进。还未近前,便闻见奇香透鼻。

这十二个童子后面,有八个童子,扶着一个莲宝座,上面盘膝坐定一个相貌清癯,装束非僧非道的长髯老者,四外云霞灿烂,簇拥着那宝座凌空而行。尽后头又是八个童子,分捧着弓、箭、葫芦、竹刀、木剑、钩、叉、鞭之类。

可以说是极尽奢华,极尽排场,极尽装逼。

只是与帝王銮驾相比,此人这些排场颇有些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感觉。

那座中长髯老者忽然将右手微微往上一扬,音乐止住,殿中立时寂静无声。

长髯老者又朝着曹杰拱拱手:“曹魏天子,李俊道友,诸位同道,天痴有礼了!”

“见过天痴上人!”

曹杰回礼。

人敬我一尺,我自敬人一丈。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