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如沁心里明白,即使她拒绝了蒋相公,蒋相公也有的是手段让她替蒋如玉进宫,还不若随了他的心愿。
另一方面,她想离开蒋府,此事就当是她回报蒋府对她的养育之恩,此后再无瓜葛便是。
蒋如沁替蒋如玉进了宫,气运之子的光环才在她的身上发挥作用。
圣人下旨让蒋府娘子入宫不是为了那等欲望,而是一年一度的大选之下,蒋府娘子未曾婚配,又已及笄,倒是颇为适合选入宫中做个挂名妃子。
至于女儿家的大好时光?圣人既为圣人,又怎会在意此等小事,左右不过入了眼缘罢了。
蒋如沁进宫后,圣人只不过来看了她两次,颇感无趣,便再也未来。
而她不争不抢,安安分分守在自己那一方院子里,倒也无人找她麻烦。
蒋如沁那一手娟秀的字体颇得太后赏识,经常唤她来侍奉左右。
而蒋如沁自身又颇通药理,时常给太后调养身子,做的一手药膳深得太后喜爱。
太后年事已高,喜爱礼佛,通常在宫里待不了多久便要去平肃寺小住一段时日。
太后颇为怜惜蒋如沁,便带着她一起去了平肃寺。
这一去,便是天翻地覆。
平肃寺的悟宁大师精通佛法,太后经常听大师讲经。
这个时候,蒋如沁一般不能侍奉太后左右,毕竟悟宁大师非常人可以见得。
而身为悟宁大师的弟子淳安,在上京也是远近闻名,甚至太后还曾亲口赞叹过淳安对经法的理解。
悟宁大师作为寺庙的主持,要求僧人不可滥用银钱,凡事须得亲力亲为,故而僧人们都是自给自足,淳安也不例外。
蒋如沁人甜心善,在平肃寺也会帮寺庙做些事情。
一来二去,淳安与蒋如沁相识,素来清心寡欲的上诵在一点一滴地相处中对蒋如沁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
太后有个小儿子,名为杨垣,是圣人的亲弟弟,不过年龄倒是与圣人相差颇多,今年不过二十有三。
杨垣人不常在大蒙,自兄长登基后便四处游历,有时甚至过年都不回宫。
太后来到平肃寺半月有余,这杨垣便从天南地北回到了大蒙。
毋庸置疑,杨垣便是本世界的另一个气运之子。
杨垣与蒋如沁在平肃寺相遇,月余的相处让两人相知相许,互定终身。
淳安为人通透,自然看得到两人眼底的情愫,他只得把自己的情谊暗埋心底,专心侍奉佛祖。
可心动了到底是心动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经文也无法让他心静,他已堕入红尘,无法再归佛祖。
悟宁大师看出来自己这个弟子已为凡尘往事所累,叹罢,让他还俗,平肃寺已不是淳安的归处。
淳安几番挣扎,终是还俗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