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4章(1 / 2)爱吃咸蛋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刚过完上元节, 盐亭县这天气还依旧冷得很,身上的棉袄子、夹层厚袍子衫儿都还没舍得脱,屋里还要点着暖炉, 人不动弹,双脚都是冰的。

而季师傅在又宽又冷的宅子孤坐着,回廊还四面漏风,没到一刻钟, 四肢都冷得发僵。

他哈着白气, 画好的图纸卷成筒裹在双臂拢到怀里,起来跺跺脚, 两眼盯着门口处。

许大夫他们怎么去了那么久?

……

许黟回家是去拿银子的, 挣到的三十多贯钱, 许黟让阿旭都串起来,一半兑换成交子,一半存着。

他数了两贯钱给季师傅当押金, 出来屋子, 就听到有个老婆子找他。

老婆子对着许黟道万福,“许大夫,我家郎君请你出诊一趟。”

这婆子不是别人,是谭家小郎君的随身妈妈,这半个月的时间,小郎君每日不拘时候服用药散, 几日前,就能开口说话了。

磕磕绊绊的, 口齿含糊, 还说不清。

他想叫随身妈妈立马来请许黟去复诊,却遇着上元节。他哥哥谭都头差遣仆人接他回本家宅子过节。

如今重新回来庄子里养病, 他就使唤妈妈过来请人。

“郎君不敢忘记许大夫的叮嘱,以往惯爱待在屋里,这几日也不在屋里闷着了,还叫老奴推着他出门走动。”

她是看着郎君长大的,小时候都是她哄着睡,郎君受这样的罪,她求佛念经,就盼着郎君的身体能好起来。

这回,难得遇到一个好的大夫,老婆子自当感激涕零,款款福身后,又继续说:“郎君说,这两日吃着药散,药效没之前那般好了,想请着许大夫再仔细瞧一瞧脉,可要换药?”

许黟听罢,没有耽搁,立马回屋拿上药箱坐上对方备好的驴车,随着老婆子即刻赶往北郊。

北郊外。

谭家的小郎君在小厮的伺候下,坐在轮椅,等待着许黟到来。

他如今开口说话,还有些含糊不清,小厮怕他冷到,给他披上羊绒毯子。

“不、不用。”他摇头,“我在、这儿等着,你……下去。”

小厮不敢离开:“郎君,鲁妈妈交代小的,不能离开郎君半步,郎君你就别为难小的了。”

谭小郎闭上嘴巴。

小厮见他没再提这事,就乖乖地立在他的身侧。

茶水冷了就添上热水,盘在手里的铜炉子,时不时的也加一两块暖炭,就怕真的冻到他家郎君。

吹风不得,淋雨不得,谭小郎心里厌烦,不再做声。

“哒哒……哒哒哒哒……”

驴子拖着车厢缓慢而来,谭小郎睁开眼睛,使唤小厮推他上前。

“谭郎君。”许黟下车,上前几步。

“许、许大夫。”

谭小郎应声,他想站起来,被许黟一手按回去。

许黟神色淡淡,对上他疑惑的眼神说道:“谭郎君不急在这时,待回屋,我会再给你诊断。”

谭小郎抓着把手的手指头发紧:“……好。”

他盼着这人能治好他,自是听从。

鲁婆子推着他回去,许黟给他诊脉,再去看他的眼睛,手,还有双腿。

他的身体情况,比初次诊断时大好,脉象没再那般涩而紧,松了不少。

牵正散是治疗面瘫最经典的方剂之一,其药方只有白附子、全蝎和僵蚕三味药材。

许黟当时开这药方,也是因为谭小郎的病情正好符合,不过他心急,想要在一个月内痊愈,便觉得药效不够好。

“我,想快点站起来。”谭小郎目光坚定,“我想走路。”

许黟缓缓道:“不能心急。”

“不能加药?”谭小郎眼里露出失落。

许黟沉眉思索,而后道:“我再开两味补气的药物,你随着药散同服。稍后,我再给你炙针一回。”

他铺开纸张,提笔写出谭小郎的病情病因,用的是何药方,再后方补充,加入“防风”“黄芪”这两味药。

其用的药量是多少,如何服用,许黟都明明白白的写出来,并交给守在旁边的鲁婆子。

鲁婆子不识字,她看了看,就摊开给谭小郎,谭小郎确认没问题,鲁婆子就把方子收起来。

“多谢许大夫。”谭小郎一板一眼的说。

接下来,许黟要为谭小郎炙针,鲁婆子听到吩咐,使丫头去端一盆净手的水来。

不消片刻,丫头端着水盆进屋,许黟挽起袖子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他拿着帕子擦手,接着再取出装针砭的布袋,一边跟谭小郎他们说道:“此乃针砭,以圆处为针头,需要用油灯的火焰炙烫,立顶在穴道之上。”

针砭少见,谭小郎以前见过的大夫,有会施针的,用的都是毫针、梅花针等。

还是第一次见用石头做的针,听说是叫“针砭”,所用的石头为砭石,颇为狐疑。

许黟来到他的身后,取后脑枕骨下斜方的两侧凹陷处的风池穴,这穴位是风邪蓄积之所,故名“风池”。[注1]

针刺这穴位,能缓解面瘫之证,但许黟用的是炙针,风池穴禁灸,所以他取的是这两处穴道的两侧,再炙针五十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