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8章 ,无法言说的诱惑(2 / 2)三月麻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结果!

嚯!结果这一翻不打紧,直接入了神,很快就沉浸在书中世界去了,以至于她丈夫在旁边喊她都没任何反应。

小姑父讶异,把头凑了过去,想看看是什么东西让妻子这么投入?

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喽。

小姑父跟着不说话了,眼睛一行一行阅读稿子上的字,慢慢屏蔽了外部世界。

眼见小姑子和她丈夫这幅忘我的模样,周母有些纳闷,但她没去凑热闹,而是起身去外面阁楼上望风。

没人陪她聊天了,不来外面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还能干嘛?

最后一个菜是腐竹炒肉,李恒手起手落就炒好出锅,“好了,端菜上桌吧,咱们开饭。”

闻言,麦穗掀开保温蒸笼,与周诗禾一块,把里面的菜一碗一碗送去二楼。

小半功夫一共做了6菜一汤,分别是狗肉炖冬笋片、猪肝腰混合爆炒、霉豆腐臭鳜鱼、腊味野兔、梅菜扣肉和腐竹炒肉。

汤是清淡味美的三鲜汤,里头是小蛋角、青菜、蘑菇和虾仁,主打一个油少新鲜。

瞅着一桌子卖相极佳的菜肴,周母有几分相信女儿说的话了,说李恒是把做菜好手了。

李恒问周母:“阿姨你们要不要喝点酒?”

周母回头转向沙发上仍在看书忘我的小姑子两夫妻,问:“你们喝不喝酒?”

两夫妻没回应,眼睛一眨不眨瞧着稿子。

周母走近两步:“慧琴,你路上不是早就说饿了吗,吃饭了。”

小姑慧琴道一声:“好,马上来。”

口头说是马上来,但依旧没任何动静。

周母无奈,问李恒三人:“那一沓纸上写了什么东西?这么吸引人?”

麦穗同李恒相视一眼,娇柔说:“我忘记收了。”

“没事。”李恒心知肚明她为什么会忘记了。

一问一答后,两人齐齐瞧向周诗禾。

心领神会的周诗禾这才向母亲解释道:“这是李恒写的新书。”

“新书?你还写书?”周母略微有些小惊讶。

周诗禾重新介绍一遍:“妈妈,之前一直不方便跟你说,他是《活着和《文化苦旅的作者。”

周母愣神,以为听错了,盯着李恒小半天才缓缓出口:“十二月?”

李恒露出整齐干净的牙齿,特阳光地笑了笑,默认。

呼!周母悄悄呼口气,看向李恒的目光渐渐变得不同了,一变再变。

此刻她终于明白过来,为什么女儿会耽误那么多时间去排练春晚节目了?

明白余家女儿为什么会对他那么上心了?

也明白复旦大学为什么会安排他住进庐山村了?

原来是有这样一层身份在,如果属实,那年纪轻轻确实非常能耐,了不得!

周母走过去,第三次开口:“慧琴,吃饭了,别让人家久等。”

“哦,好,来了来了!”

小姑合拢稿子,意味未尽地说:“哎,嫂子,等会你可得看看,比大姐年前推荐的那本《活着有味多了。”

李恒:“.”

麦穗:“.”

周诗禾无奈笑笑,哪有当着人家作者面捧一本踩一本的?

周母望眼李恒,只是笑,催促道:“你们两个耳朵是打苍蝇去了,合着我们刚才的对话一句都没听进去,快洗下手吃饭,等会菜凉了。”

小姑父站起身禁不住问:“这是谁写的?有才华啊,要是去发表说不定就能一炮而红。”

李恒、麦穗、周诗禾和周母集体无语。

不得已,周诗禾把刚才对母亲说的话重复一遍。

听完,小姑和小姑父两口子齐齐停下脚步,定定地望着李恒,好久才开口:

“难怪!难怪!”

“那就是了,我说寻常人怎么可能写得出这样的大作。”

两口子一人一句,几乎同时出口。

话落,两口子互相对望一眼,小姑从包里掏出出远门必备的相机,递给周母说:

“嫂子,给我和李恒拍张照。”

小姑父也悄摸站了过去,站到李恒另一边,夫妻俩一左一右把李恒夹在中间。

等要拍照时,小姑又叫停,问李恒:“有书房吗?”

李恒:“.”

几乎秒懂对方意思,但还是回答:“有。”

“能不能去书房合照?更有书香气,更有纪念意义。”小姑眼睛亮亮地。

都这样了,不看僧面看佛面啊,看在周诗禾同志的份上,怎么也不好拒绝不是?

于是一行人进了书房。

“哟!果然是作家十二月。”进到书房,小姑一眼就看到了书架上的《活着和《文化苦旅的单行本,顿时惊叹道。

这些都是《收获杂志送的样本,里面都有李恒的亲笔签名。

尤其是最新的三本《文化苦旅,他还没给肖涵、宋妤和子衿寄过去呢,想等着开学一起寄,但上面的签名早好了,甚至连序号都是一样:no.1

小姑左手拿一本《活着,右手挑一本《文化苦旅,然后站在李恒身边对向相机镜头:“嫂子,我这造型怎么样?”

“挺好。”周母等三人站好,咔嚓一声,为这个还没彻底“长大”的小姑子拍两张合影。

说是没长大,其实小姑今年也才36岁,除了工作时比较严谨外,平时随心所欲惯了,懒散得很。

拍完照,一众人回到了餐桌上。

这让李恒松了口气,要是刚才人家提出要自己一本书,那得多不好,上面都签了名的,属于名有主,要送的话只得去新华书店另买新的才行。

好在人家出生于大家族,知进退,没有提出这要求,甚至由于周母催着吃饭,连书页都没怎么翻。

“嗯,这猪腰子火候到家了,嫂子你也尝尝,不比你做的差。”筷子一开动,小姑就接二连三试菜:“唔,这臭鳜鱼也不错,是霉豆腐做的吧。”

李恒点头,“对,我们湘南那边,都是用霉豆腐,算是湘菜特色做法了。”

一番尝下来,小姑说:“都比较好吃,但我最爱冬笋片和腊味野兔,这两菜你是怎么做的?教教我。”

见所有人望过来,当下李恒没藏着掖着,把江湖菜做法说了说。

说完,他指指狗肉冬笋、爆炒腰和腊味野兔,问:“这三个菜都放了一些辣椒,吃得惯么?”

小姑父笑说:“你这已经是在照顾我们了吧,辣椒应该是比平常少放了很多,虽然有点辣,但我现在有些上头,越吃越想吃,根本停不下来。”

有酒就菜,些许辣味反而更加助兴,一桌子人吃得其乐融融。

别看周母没怎么发言,但从频繁下筷子的次数就可以看得出来,还是比较认可女儿说辞的,李恒很会做菜,虽然这些菜算不上大菜名菜,却非常下饭,很好吃。

小姑提醒丈夫:“下午还要开车,少喝点酒。”

“没事,我心里有数。”小姑父口里说着没事,嘴巴却减少了喝酒的量,反倒是加快了吃菜的速度。

这顿饭菜好酒好,边吃边聊持续个把小时才结束。

饭后,小姑两口子匆匆洗下手,就又窝在了沙发上,根本不提回家的事,这让周母也不好催促。

周母对女儿说:“带妈妈去你那边看看。”

周诗禾说好。

随着母女俩离去,麦穗贴心地对李恒说:“你去书房忙你的吧,碗筷我来洗,诗禾家人我会照顾好的。”

“嗯,好。”李恒进了书房,忙今天的任务去了。

写作就像舂糍粑,要一直不停舂不停舂,要一鼓作气舂,要不然中间一停,很久就会产生懈怠情绪,然后就不能持久,早萎了。

这种事李恒是太他妈有经验了啊,根本不敢一天到晚都不碰书,那样第二天保准还想玩,玩着玩着就废了。

隔壁26号小楼。

周母到一楼二楼每个房间转一圈,忽地问:“那麦穗和李恒在处对象?”

周诗禾回答:“不是。”

周母侧头,“哦?难道妈妈看错了?”

周诗禾说:“李恒的对象另有其人。”

周母问:“余老师?”

周诗禾哭笑不得:“你为什么猜余老师?”

周母说:“寒假的时候,怕担心你出意外,家里对余老师稍微做了一些调查,发现余老师好像很少对异性这么上心。”

周诗禾笑了笑,“余老师家里应该是相中了李恒,不过李恒对象在沪市医科大读书。”

周母错愕:“余家看上了李恒?”

“嗯,具体来说,应该是余老师母亲。”周诗禾如数相告。

之所以这样,就是不希望妈妈多想。

女人都爱八卦,不论贫富不论尊卑,天生有一颗八卦的心,周母来了兴致:“跟妈妈详细讲讲。”

周诗禾沉吟一阵,把沈心来庐山村的表现简单讲述了一遍。

耐心听完,周母琢磨开口:“这样的话,就解释得通了。”

ps:求订阅!求月票!

先更后改。

还有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