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包饺子
王奉心中暗暗吃惊。
几十辆坦克,若是真被小鬼子合理利用起来,还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按照日军的常规作战体系,坦克只是辅助步兵推进的支援性武器,根本不会单独使用。
这几十辆坦克,看上去很多,足以掏空华中派遣军的半个家底。
可若是分发下去,一个步兵大队只能得到23辆。
但现在情况似乎发生了些变化.
事已至此,只能见招拆招。
王奉:“命令谢尔盖,时刻监视战车联队动向,例行汇报改到每十分钟一次!”
赵方远将其余各部电报,一一呈送到桌案上。
为了节省时间,王奉亲自拿起,眼睛快速在草纸上扫视。
其他各部稳扎稳打,一切都在按照既定的计划执行。
值得一提的是,第51军发来的电报。
我部已成功突破至澥河南岸,军长亲率敢死队,与日寇进行搏杀,吸引敌主力部队来援,减轻正面战场压力!】
电报样式,应该不是战争时期的,大概长这样
电报是以通讯兵的口吻发出,内容很简略,根本描述不出战场细致情况。
但也能从中窥见一二。
王奉轻轻挑眉。
他原本以为,于学忠能在澥河北岸和日军周旋,就已经很不错了。
毕竟实力有限,也不能多强求什么。
张学良被囚禁于南京之后,东北军没了主心骨,彻底丧失了往日的辉煌。
被列为杂牌军不说,不管走到哪,还都要顶着怯战而逃的帽子。
正儿八经的娘不亲,舅不爱。
发放补给军饷的时候,有人吃肉,有人喝汤,客居他乡的东北军,想要舔盘子,还得和别人争抢一下。
况且第51军编制残缺严重,约莫只有半个军的实力。
面对精锐的甲种第十八师团,不光能稳住战线,还能反攻到澥河南岸,着实有些令人意想不到。
估计是拼了老命,顶着被彻底歼灭的风险孤注一掷,才会有这样的战绩。
王奉:“统一回电,总指挥部悉知!”
随后低头看了眼手上的腕表。
马上要凌晨两点!所剩的时间不多了。
天一亮,日军战机就会从后方机场起飞,参加战斗。
王奉补充道:“另外传令各部,加快进攻节奏!”
赵方远敬了个礼:“是!”
与此同时。
第一‘红旗’山地步兵团临时指挥所。
吴光胜站在一旁,仔细钻研战术地图。
行军打仗,讲究步步为营,向来没有一拍脑子就能做出的决定。
况且是围歼一支日军甲种师团,如此重要的事,务必确保要万无一失。
张虎也跟着看向战术地图,眉头紧锁:“老吴,要不你在这里盯着,我去前线看看!”
吴光胜摇了摇头:“不行!”
“你又要去一线战斗?亲自扛着枪,和鬼子在战壕里厮杀搏命?”
张虎挠了挠头,心中蠢蠢欲动:“咱不就是这么跟着长官,一步步打上来的吗?”
吴光胜叹了口气,出言劝说:“这次长官没给咱们部署具体的作战任务,全兵团上下五千多号人,该怎么打,该往哪打,都得咱们自己研究。”
“你是兵团长,得亲自坐镇指挥部.”
听着自己搭档的话,张虎点了点头。
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
王奉和赵方远不止一次和他说过,在其位,谋其政。
大家伙再也不是街边撂地,只会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匹夫了。
肩上扛着的一颗将星,不仅仅是权利,更是一种责任。
全兵团上下五千多号弟兄,性命系于一身,都等着他发号施令,做出决策。
战场上子弹不长眼睛,岂能乱来。
在这一点上,吴光胜就要明白许多。
他专精谋略,整顿后勤,在副兵团长的位置上,干着参谋官的活。
而张虎则擅长动员,鼓舞士气。
第一‘红旗’山地战术兵团,执行的任务都是最艰巨的攻坚战,穿插战,稍有不慎就会踏入雷池。
关键时刻,需要这么一位兵团长站出来,做弟兄们的主心骨。
二人搭档配合,是目前整个战斗群中最协调,最合适的。
张虎应了一声,随即看向竖立悬挂的战术地图:“老吴,你有什么想法?”
吴光胜皱眉沉思,片刻后说:“咱们手里有五个大队,规模大致和团级相当,后勤体系完备,无论单拎出来哪一支,独立作战能力都很强。”
“我的建议是,以三个大队的兵力,向敌人纵深处穿插,就像三颗钉子一样,狠狠扎进日军内部,将其牢牢钉死在河岸。”
“另外两支大队,在后方兜底抄网,防止日军对我部进行合围!”
“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