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财、声色场和性。
加入远东俱乐部的苏联鬼佬们,打着文化交流的幌子来到香江聚会。
起初尚带着几分拘谨,
但在翟远的不断撺掇下,这些乡巴佬们很快就在一个个纸醉金迷的夜晚,真正见识到什么叫资本主义的声色犬马。
“家乐哥,接下来你什么都不必做,只管带着苏联鬼佬游山玩水。”
灯红酒绿的自然选择号赌厅,
交响与流行乐交替回荡,衣不蔽体的舞女轻歌曼舞,堆在赌台上的筹码和现金晃得眼晕。
翟远扫了眼看傻了眼的苏联鬼佬们,揽起一旁陈家乐的肩膀下达最新指令:“总之呢,中意赌的每人每天100万筹码,输不完不准下船,中意蒲的每人每晚两个美利坚金丝猫打底,食不晒不准下床……罗曼尼康帝酒饮一樽扔一樽,高希霸抽多两口换上新的,香槟开瓶只为听一声响,所有的名表名牌名车随便选,参鲍翅肚从原产地空运过来,顺便搞几斤黄金打磨成金箔金粉,给他们做配菜或者调酒……”
翟远不断启迪陈家乐该如何烧钱,让苏联鬼佬体验到宾至如归的感觉。
他拍拍陈家乐后背,说:“一句讲晒,今次来香江要让他们觉得自己是罗曼诺夫在世,这就是远东俱乐部存在的意义。”
团结这些没见过世面的苏联鬼佬们,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他们内心的馋虫欲望勾起来。
今次塔季扬娜两公婆带队,随行的不仅有叶氏集团的要员,
其中更不乏中央银行行长维克托-哈尔安斯基、第四坦克师师长奥尔洛夫、计划委员会副主席杜拉索夫-亚历山德罗维奇等,象征莫斯科财军政方面的代表,
除了是远东俱乐部会员,同样是叶氏集团需要拉拢的人物。
在苏联玩的再花也毕竟有限的很。
但到了香江做文化交流、经济考察,翟远有十足信心,分分钟颠覆这群吃个拼接牛排,就好似过年一样乡巴佬们的认知。
由奢入俭难,等鬼佬们再次返回苏联,他们自然会怀念接下来这段奢靡时光,增进对俱乐部的认同感。
那有朋友就要问了,远哥远哥,人家这些高官要员好歹也是出使过美利坚的代表,不会这么没见过世面吧?
实则不然,他们去欧西大国是代表苏联访问,得顾全……
翟远啪啪拍了拍脸颊:“这个!”
苏联代表每次访问完美利坚,入住的酒店连卷纸都被偷走,来香江何至于此啊!
…………
返港以后,第一天先进港督府,拜会卫亦信。
与卫sir聊的都是公事,比如如今的大屿山新机场项目。
随着新界女人和疍家人的风波过后,翟远不在香江的日子里,立法会前后开了数次会议,配合内地的基本\法案,
新修版《新界土地豁免条例》正式出炉。
从遗嘱认证到地租评估,从新界女到疍家人重新分配,终于不再像过去港府只得把口讲人权平等。
以船为家的渔民们纷纷洗脚上岸,摆脱贱籍,地政总署一夜之间批落登记六万多份‘小型屋宇发展规划申请’的文件。
在新乡议局翟远派系的支持下,
过去被乡绅们囤积或限制开发的地皮,分到女人和疍家人手里,稀释了被人为炒高的地价,地产商也跟着一哄而散。
紧随其后,由卫亦信牵头,内地表态通过的大屿山新机场项目,造价直线下降了数百亿港币。
“预算降低以后,内地的阻力也小了不少。”
卫亦信放松般吁了口气,笑容疲累道:“新机场将来一定是香江的门户,希望这是我在香江施政期间留下最大的政绩。”
翟远沉默片刻,笑吟吟附和一句:“卫sir辛苦。”
开埠百年,香江总督走马观花般来来去去,
回头望去,论政绩贡献,麦理浩自然是毋庸置疑排在第一位,卫亦信大概就能排第二位了。
以至于在往后,脱欧的大英帝国日子越来越难过,为了缓和跟内地的关系主动释放善意,连履新的驻华大使都是卫sir的儿子魏磊,要知道在此之前,卫sir回下议院养老以后,因为次次开会都在抨击英国仍干涉香江事务,全家已经坐了很长段时间的冷板凳。
“我的任期最多还有一年时间。”
卫亦信望着翟远笑道:“连任肯定是没机会了,所以接下来一年时间里,我要把全部心思放在新机场的计划上面。你现在已经身为乡议局主席,又与苏联、内地的关系密切,再多我就帮不上忙。希望在我离任以后,香江依旧有你这样的年轻人继续操持建设,给市民带来信心,所有的基础建设只是招牌,人心齐才是根本。”
翟远当然知道他说的是什么。
自《联合声明》签署以来,英国便开始将放宽对香江人才的引进入籍计划。
1987年更推出所谓的bno护照,发放给社会各界精英人士。
迄今为止,香江平均每年有3万人移居外地,除了英国本土,美利坚、加麻大、新西兰和澳洲等国家,也单独放宽了对香江富豪和精英的移民政策。
仅仅今年一年,就有近10万香江人移民到加麻大。
和记黄埔、新鸿基地产、新世界、太古等公司,在黄金地段的cbd写字楼里,工位空缺了六成左右。
这就是卫亦信所谓的‘信心’二字。
改朝换代,各方势力除了眼红香江的财富,亦眼红这里的人才储备。
麦理浩执政十年,推广九年义务教育,这一代移居的香江人跟周边国家相比,说是人才肯定没什么问题。
“该走的走,该留的留~”
翟远轻叩桌面,不置可否的耸下肩,抬头对卫亦信笑道:“人心不齐那就换过一批。”
卫亦信闻言怔了怔。
“卫sir,其实你还有一件事可以帮到我。”
翟远微微一笑,不疾不徐说道:“香江本就是一座流动的城市,有出就有进,只要资本的水流足够湍急,无论走多少所谓的人才,新的移民、新的精英都会被吸进来填补空位。”
“呢个世界好大,仲有大把没办法施展抱负的人才被困在泥潭,而我今次去苏联就发现了很多。”
“那些自诩为精英的人愿意走就走喽~我们重新筛选出新的精英填补空缺,很难做到吗?”
翟远望着卫亦信,嘴角带笑:“我在苏联时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中港通讯、九一文娱、快播科技和神山半导体都需要源源不断的新人才加入,无非今次放大到整个香江而已。”
“好简单,立法会明天就能召开会议,开放对外来人才的引进计划,这件事有你卫sir这位港督点头,当天就能落地形成文件。”
“就算97之前香江每年移民过十万,难道这十万人个个都是人中龙凤?当然不会啦,只要港府每年从外埠引进五千个教授学者、工程师、教育家咩咩咩这些真正的人才,足够填数!”
翟远一口气说完这番话,慢条斯理点起支烟,靠在椅背上吞云吐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