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李东江此次回来,竟又带回两个年幼的儿子,李骁又多了两个堂弟。
二婶与李东江本是患难夫妻,历经生死考验,感情一向深厚。
可李东江常年在外征战,面临巨大的战场压力,难免需要渠道发泄,所以,也就有了大把大把的女子,主动或者被动的出现在了李东江的帐中。
仅仅是生出孩子的女人,便有八个。
加上二婶所生的两儿两女,李东江的子嗣竟有十人之多。
在纳妾生子这事上,比起李骁也丝毫不逊色。
返回龙城的这段时间,在李骁大力滋养之下,又有三个女人怀了身孕,李骁的子嗣也会越来越多。
“大嫂,我不是容不下这些孩子,可这一年年添人进口,我这心里……”二婶坐在炕边,抹着眼泪,话里满是委屈。
秦大妮握着她的手,轻声安慰:“妹子,我懂你的苦。”
“可东江在外打仗,脑袋拴在裤腰带上,难免有身不由己的时候。”
“这些孩子也是李家的血脉,你是嫡母,他们终究要敬你。”
“咱们做女人的,只能多担待些,把家里照顾好,让他们在外能安心打仗。”
李骁在旁听了几句,心中并无波澜。
对于这些后来出生的堂弟堂妹,他没有丝毫感情,真正让他认同的,只有大虎、二豹等二婶所生的兄妹四人。
但他也清楚,既然是李氏的血脉,便不能不管,日后让他们当个衣食无忧的闲散宗室便好。
至于爵位、官职,只能凭他们自己的本事争取,若真有能力出众者,他也不介意酌情提拔。
李骁不禁感慨,也就是自己老爹去的早,不然也肯定给自己弄出一大堆弟弟妹妹来。
转眼到了八月初八,咸阳将军府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许久未见的大虎、二虎也都赶回了龙城。
二豹身着红色喜服,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一群同龄的战友,敲锣打鼓地去接新娘。
迎亲队伍返回王府后,拜堂仪式正式开始,二叔二婶坐在主位上,看着二豹与新娘拜天地、拜高堂,脸上满是笑容。
大虎、二虎便围到李骁身边喝酒,随意的说着各自管辖之地的情况。
大虎负责东海事务,他喝了口酒,沉声道:“灵州移民到漠北后,已经渐渐适应了当地生活,要么放羊,要么垦荒,日子还算安稳。”
“可一些原本的草原部民,还有当年逃窜的部落余孽,总时不时出来闹事,这两年我光平叛就杀了不少人。”
“杀得好。”
李骁放下酒杯,语气果决:“咱们大秦最不缺的就是人,杀光那些叛民,再从汉地多迁些百姓去漠北填充。”
“用不了几年,漠北就全是咱们的人了,看谁还敢闹事。”
大虎点头,又补充道:“对了,辽东的契丹人听说咱们让金国割地赔款,最近有些不安分,偷偷派人联系过我,想要求咱们支援。”
“他们在金国受女真人压迫得厉害,早就想反了。”
李骁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他知道,历史上契丹人后期确实多次叛乱,最终帮助铁木真拿下了辽东,断绝了女真人返回白山黑水的后路。
如今大秦崛起,自然要争取这股力量。
“继续跟他们加强联络。”
他叮嘱道:“可以暗中支援些武器,等时机成熟,咱们里应外合,拿下辽东!”
一旁的二虎听得心痒,忍不住抱怨:“你们都在汉地打仗,一打就是三年,就我留在伊犁,天天闲得发慌。”
“虽说偶尔能去欺负下辽国王廷的边境部落和东喀喇汗国,打打草谷、抢些人口,可都是小打小闹,一点不过瘾!”
他说着,还不忘劝说李骁:“哥,咱们不如向西开战吧,拿下辽国王廷和东喀喇汗国,多痛快!”
李骁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急,时机不远了。”
二虎闻言,顿时喜上眉梢,端起酒杯就跟李骁碰了一下:“好!我就等哥这句话了!”
与前院男人们的豪饮畅谈不同,另一处院落中满是女眷们的欢声笑语。
北疆的礼教本就没有中原那么严苛,女子不必“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骑马射箭、甚至上阵杀敌都是常事,此刻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自在又热闹。
韩玖远的夫人正拿着一方绣帕,笑着对老太太说:“老夫人,您看,二豹媳妇这模样多周正,眉眼温顺,又是敦煌汉民家的姑娘,将来定能把二豹照顾得妥妥帖帖。”
旁边的李东河夫人也跟着附和:“是啊,她父亲还是甘肃按察使,跟随大王征战多年,家世清白,跟二豹真是般配。”
老太太坐在主位的软榻上,听着女人们的夸赞,原本带着病态的脸色都红润了几分,嘴角一直没合上过。
李东江后来生的那些庶子,虽然也是她的孙子,但老太太真正有感情的还是李骁、大虎、三豹这些由她看着长大的孙子。
如今看到二豹成亲、三豹也马上成亲了,老太太心满意足,也就没什么心事了,只觉得浑身都轻快了不少。
二婶坐在一旁,看着老太太开心,之前因李东江纳妾生子的委屈也消散了大半,跟着一起说笑,院子里的氛围愈发温馨。
聊完新娘,话题很快转到了三豹身上。
老太太笑着说:“再过一个月,就该轮到三豹成亲了。”
“等三豹也成了家,老婆子我也就彻底没了啥心事了。”
“是嘞,以后啊,您就安安心心的享福就行。”
“老夫人您就是天生该享福的命,儿子儿媳对您这么孝顺,孙子一个个的又这么出息……”
听着周围妇人们的恭维,老太太嘴角笑容都止不住。
笑呵呵说道:“三豹孩子只比二豹小一岁,要不是前几年东征耽误了,早就该成家了。”
萧燕燕接过话茬:“三豹稳重,跟二豹的爽朗不一样,将来定是个顾家的,他媳妇有福气。”
女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向秦大妮和老太太道喜,说得两人眉开眼笑。
没一会儿,话题又飘到了三凤和四凤的婚事上。
因为战事的原因,二豹和三豹的婚事已经偏晚了,不过也没耽误他们纳妾生子。
庶子比嫡子的年龄大,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但三凤和四凤却正是婚配的年龄,却还没定下人家。
自然也就成了整个秦国的香饽饽,甚至远在万里之外的宋国、辽国,也都盯着她们呢。
妇人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给二女介绍优秀的少年,把自己家的亲戚,周围认识的人都想了一遍。
毕竟,谁要是能跟李家结亲,成了外戚,那可就能少走一代人的弯路。
可听着妇人们的介绍,三凤、四凤全都无动于衷。
萧燕燕看着坐在身边的姐妹俩,笑着打趣:“今天来的年轻儿郎多,有不少是二豹在军中的好兄弟,你们要是有看上眼的,尽管跟我说。”
“要是都没瞧上也没关系,让你们大哥把整个秦国的好男儿都招来,任你们挑选,看上哪个就嫁哪个。”
“咱们李家的女人,可不能委屈了自己。”
三凤和四凤从小在北疆长大,性子像草原女子般爽朗,丝毫没有中原女子的娇羞。
三凤大大方方地说:“嫂子说得对!”
“我未来的夫君,可不能比大哥差太多,就算比不上大哥,至少也得跟二哥、三哥差不多。”
“得是能上马打仗、下马治军的好汉!”
四凤也跟着点头:“我也是,至少也是得立下过不少战功,但又不要太粗鲁!”
话音刚落,三凤便拉着四凤起身:“走,咱们去前院看看,说不定真有让你合眼缘的。”
“这么叫让我喜欢的?你不要啊。”
“我才不要呢,能达到我喜欢条件的能找出几个来?”
“实在找不到,我就不嫁了,当个女将军。”
两女也不愿意在这里听这群妇人们聊天,打完招呼便离开了。
妇人们看着她们的背影,又开始说笑起来,恭维老太太,孙子出息,孙女俊俏。
三凤、四凤离开之后可没打算去李骁所在的主院,那里都是长辈和已婚的官员,没什么年轻儿郎;真正热闹的,是二豹那群同龄战友所在的偏院。
刚走进偏院,姐妹俩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三凤身穿白色长裙,发髻上插着一支珍珠钗,明艳动人。
四凤则穿了件青色襦裙,眉眼灵动,带着几分娇俏。
两人本就生得漂亮,如今身上更添了几分贵气,让满院的年轻将士都看直了眼,嬉闹的声音也逐渐消失。
“这两位是……”
有几个第一次来龙城、不认识三凤四凤的将士,忍不住小声问身边的人。
“穿白裙子的那个是三姑娘,大王的妹子,青裙的那个是咱万户的妹子,四姑娘。”
“嘶嘶~”
听到二女的身份,一些年轻人瞬间惊讶,隐隐的更是激动起来。
他们自然也听说过三凤和四凤的名气,那是连宋国皇帝、辽国太子都想要求娶而不得的女人。
如今竟然出现在了自己的眼前,是来干啥的?
难道是……
不少人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连喝酒的动作都放缓了,小心翼翼的目光偷偷的看向二女,希望她们能注意到自己。
三凤和四凤则是毫不在意众人的目光,大大方方地在院子里走动,时不时凑在一起小声说笑。
四凤指着不远处一个身材挺拔的年轻将领,对三凤说:“三姐,你看那个怎么样?长得挺英俊的,虎背熊腰,骑术肯定不差,要不让大哥……”
三凤顺着她指的方向看了一眼,笑着摇头:“长是长得还行,就是看着太稳重了,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我觉得他更适合你,性子温和,跟你正好互补。”
姐妹俩你一言我一语,毫不避讳地对将士们评头论足,惹得不少人脸上发烫,却又忍不住想在她们面前表现自己。
有的故意提起自己在战场上的战功,有的则展示自己刚练的骑射技巧,原本喧闹的院子,竟变得有些拘谨起来。
就在这时,院子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道身穿黑色甲胄的身影快步走来。
走到院门口时,那人似乎意识到自己太过匆忙,深吸了一口气,放缓了脚步,装作随意的模样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