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到来的速度比所有人预想的都要快。
战争发生的开端更加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九月十六日,纥石烈志宁率六千精锐骑兵从大名府南下,进驻濮阳。
此地不仅仅直指东平府西面门户寿张,更是距离汴梁只有二百里。
这下子不只是天平军紧张了起来,就连完颜亮同样惊惧。
他麾下兵马虽然依旧有十万,但除了合扎猛安之外,都是心思驳杂,打不了硬仗的。
这次南征失败,金国两位皇帝并立,更是对完颜亮威望造成了极其巨大的打击,他想要重新收拢人心,需要很长时间。
可若是将合扎猛安派遣出去,那么这十万大军岂不是立即就会不稳当起来?
完颜亮到了这个时候,还希望能通过拉拢纥石烈志宁的手段,平息这场战事。
然后,他的信使就一去不回了。
没什么可谈的了,准备作战吧。
即便再不情愿,完颜亮也还是亲自指挥六万大军,渡过黄河,进驻白马城,以期望能逼退纥石烈志宁,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可这立即又引发了连锁反应。
陕州以北,黄河对面的解州出现了完颜毂英的旗帜,并且似乎有大军异动。
当身处关中,依旧与吴璘对峙的徒单合喜将这个军情上报之后,完颜亮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就没有昏过去。
完颜亮所统治的西金形状大约是个哑铃,两边粗的地方分别是中原与关中,中间细的地方就是陕州。
所谓自古潼关一条路的潼关,就在陕州境内。
如果完颜雍派遣兵马,在陕州站稳脚跟,那么西金就会被分割成关中与中原互相不能呼应的两部。
没有中原的粮草支持,徒单合喜与张中彦再如何忠诚,也只能向完颜雍低头。
否则这二位是真的会被吴璘宰了的!
事情到了如此恶劣的情况,完颜亮反而又被激起的赌徒性子,直接扫了扫府库底子,尽起汴梁大军,主动在河北发动了进攻。
何尔几路来,我自一路去。
你不是想要用晋地的完颜毂英牵制我吗?我直接进攻一马平川的河北,看看你完颜雍敢不敢在幽燕跟我大决战!
他娘的梭哈!
十万大军兵分两路。
一路四万兵马,由仆散忠义率领,出卫州,进攻相州。
一路六万兵马,由完颜亮亲率,太子完颜光英也被带在了身侧,从白马直扑开州。
身处开州濮阳的纥石烈志宁见状吓了一跳,也不顾其余,直接引兵后退了。
他的目的还是为了接应刘萼,顺便守住大名府这个河北南大门,麾下只有六千精骑罢了,拿头跟完颜亮死磕?
虽然纥石烈志宁觉得完颜亮的行为有些疯狂的意味,但这么多兵马来袭可做不得假,他立即向完颜雍请求援军。
消息传到完颜雍那里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九月二十三日。
完颜雍早就对此有所准备,首先派遣大将徒单海罗率两万兵马南下河间,随后则是亲率三万大军南下,为徒单海罗的后继。
刹那间,完颜亮与完颜雍就大有在河北打一场战略决战的架势,一战定了乾坤,决定北地归属。
不出所有聪明人所料,两个金国果真打起来了。
完颜亮进驻濮阳倒是没费什么事情,因为这些地方官也在左右摇摆,昨日东边的陛下强盛,自然会投靠,今日西面的陛下厉害,同样会转向。
两位大人物勾心斗角,不要折腾我们,到时候谁赢我们听谁的。
这就是在找死了。
政治斗争之时还可以待价而沽,但现在都已经是乱世,你还要搞这么一套,怎么,你麾下也有一万兵马?
因此,完颜亮率军进驻濮阳之后,直接开始了屠城。
不得不说,封建时代,屠城算是比较有性价比的提振士气方式了,因为不仅仅可以获得一大笔财货粮食女子,更能让麾下儿郎们变成嗜血的野兽。
兽军大约也就是如此了。
很快,完颜亮亲率六万兵马的士气就变得膨胀起来。
完颜亮见状大喜,立即率军北上,围攻大名府的核心元城。
然后事情在这里就出现了一些偏差。
纥石烈志宁之所以率军撤退,是因为他根本摸不清地方官员以及豪强大户的脾性。
大家都是金国人,你到底是要投靠完颜雍还是完颜亮,人心隔肚皮,如何能看得清楚?
纥石烈志宁最担心的就是他在城池内坚守,地方豪强觉得这天下归谁都无所谓,何苦遭受兵灾,顺势打开城门投降。
那他就成笑话了。
但完颜亮在濮阳干的这破事实在是太吓人了,都开城门投降了,还要屠城,你还讲不讲政治规矩?是不是已经疯了?
是,我们也是知道军政的,明白皇帝陛下您手中这几万大军根本不稳当,但我就问你有没有屠城吧?我们又如何能相信你在大名府不会搞这一套呢?
这也就导致了大名府众志成城,死守城池,要跟完颜亮斗到底了。
当然,纥石烈志宁也不会因为这三言两语而继续驻扎在元城,而是率六千精锐沿着永济渠一路向北,于五十里外的馆陶镇建立营寨。
在火炮没有发明的时代,攻城本来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当城池有完整的城防设施,又有意志坚定的守军后,攻城兵马就只能建立攻城营地,一点一点的去啃城池了。
史书上那些转战千里,势如破竹的名将往往都是在击垮对方主力野战军后,方才让守城之人内心崩溃,城池变得一触即碎。
元城可是从前宋时期就着重建设的雄城,粮食虽然不太多,却也不是能一鼓而下的。
完颜亮是个聪明人,他如何不知道屠城会造成的后果?
但他没有办法,若不是用濮阳的财货女子喂饱了麾下兵马,他们没准现在已经自行溃散了。
现在顿挫于元城之下,倒也是理所当然。
沿着永济渠布放,随后慢慢啃嘛,不着急。
等着仆散忠义占下了相州,随后北上铭州,就可以用一记凶猛的左勾拳,直接将纥石烈志宁的后路兜住。
完颜雍的兵马到时候来多少死多少。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十月初一,纥石烈志宁与徒单海罗合军,合计近三万兵马,一刻不停,立即铺设浮桥,在永济渠上游渡河之后,竟然全军南下,向着完颜亮杀来。
与此同时,仆散忠义刚刚率军抵达铭州,就有人向他告发,汉儿军不稳当。
仆散忠义原本还以为又是军中传言,也就让儿子仆散揆去例行检查一下。
这一查还真的查出事情来了。
仆散忠义这四万兵马中大约一万五千多是汉儿军,大部分都是幽燕汉儿出身。
刘萼之前传信,让他们在抵达洺州之后,直接向北逃,到时候哪怕编制散了也不怕,只要到了幽燕,一切都好说了。
但是为首的将领却有别的想法。
他也是要在完颜雍身前立足的。
能完整的带回去一支兵马岂不是更加能展露本事?
然而想要保证完整建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无论如何,在事先也得给麾下的军官们将事情说清楚。
可这些军官也是有自己的心腹的。
信息一下子变得无法控制起来,汉儿军中的所有人都在说要回家之事。
也因此,仆散揆只是稍稍探查,就发觉事情不对,快马加鞭的回到了仆散忠义身边,以作应变。
汉儿军也知道露了相,但到了此时也退无可退,只能仓促发动,全军拔营向北。
仆散忠义同样也只能仓促应对,亲率数百亲卫甲骑,想要用擒贼先擒王的手段来平息叛乱。
事实上,仆散忠义不愧为这个时代最为顶尖的军事家之一,区区万余汉儿军面对仆散忠义的亲自突袭根本无从反抗,不多时,不止军官被杀,全军就已经溃散。
可关键就在于,想要回家是幽燕汉儿所有的期望,全军即便溃散,也是一起向北逃,仆散忠义想要收拢都没办法。
汉儿军这一逃,连带着许多奚人、契丹人也跟着跑,仆散忠义这四万大军几乎发生了哗变,还没有怎么交手,就已经损失过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