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68章 地位变化(2 / 2)中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再就是如徐晃这样的一方都督,麾下自然会有一些杂号校尉、中低阶的将军。

可不到战争时期,徐晃这样的都督,也只是督护麾下各军,顺便有过问、监督地方郡县政务的权限。

徐晃可以纠察、问罪,但没有直接的人事管理权。

但权力这种东西,是很容易越线以及勾兑的。

所以徐晃这位朔方都督的含权量,要看徐晃个人的操作。

不同于五曹八屯,徐晃是后来带兵入伙的,先天不容于日益壮大,已成为主流的虎贲团队。

现在常茂关心衡方,就是感觉衡方会打破之前的各派势力范围,带着河东南部的两个县虎贲崛起。

他不喜欢衡方,也不喜欢中条山以南的虎贲,因为这些人行军迟缓,没有赶上最初的那几场恶战。

没有那种同生共死的经历,常茂是真的很难认同这些人。

不止是常茂,当时参加过血战的虎贲,普遍不喜欢这些后来享福的南部籍贯虎贲。

越是不喜欢衡方,常茂就越关心衡方战后的晋升。

常茂现在也只是豹骑督,等同于领兵校尉,臂章上是两杠两星;战后他怎么也能提升一阶,成为两杠三星的杂号校尉。

领兵都尉、领兵校尉都是两杠两星,区别就是麾下部队的成份不一样。

领兵校尉所率领的是常备兵,领兵都尉率领的是州郡兵,属于地方部队。

至于两杠一星,官秩千石,就是别部司马、部司马以及营督。

见常茂神情好奇,韩述想了想,就说:“阿茂你现在是太师宿卫将,不必计较这些。以我看的话,衡方战后怎么也能统兵一部。”

不管是校尉部,还是将军部,都是一个战略单位,等同于一个郡国单位,有自己单独的财政度支。

只要不是太倒霉,校尉部、将军部这种战略单位一旦构建完成,就不会轻易裁撤。

轻易裁撤的也就是领兵校尉、都尉,到了战争烈度降低的大背景下,杂号校尉部也会裁撤,只会保留名号校尉等少数常备。

就连各种偏裨将、中郎将部,也会进行裁撤……这是后汉的军事制度,典型例子就是常备野战部队少,用兵时才会进行扩编,战后就裁撤。

这种处理办法看着很利于财政和百姓休养,可战争规模小、时间短,频率不高的话还真是这样完美。

一旦战争规模持续扩大,频率也增高,那么就会滋生各种政治问题,哪怕是民间,也会因为大量掌握野战技术的老兵流浪、散布于各处,成为更大的不稳定因素。

不管以后是否遵循后汉的用兵、建军思想,只要随着战争烈度下降,领兵都尉、领兵校尉肯定会彻底消失。

是有这些兵力,和作战需求,因中高阶军吏不足,才构建出了这些临时作战单位。

以后中高阶军吏储备充足,自然不需要再搞这些了。

可其他校尉部、将军部必然会遭受削弱,这是将军、校尉们本能抵触的事情。

若是回到最初赵基规划的那种军制,其他将军或校尉,根本没有大声说话的本钱和底气!

韩述也是一边思索衡方的事情,一边思索战后军制的变化倾向。

之前他跟随在赵基身边,自然希望全军归属于赵基一人节制。

可现在,他有些舍不得将军身份带来的权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