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如果作战,肯定要在琅琊、东海留兵防守。
相当于臧霸、昌霸这两伙人只能协防海岸,无法协助他正面破敌。
也不能指望陈登,跟陈登意气相投归意气相投;不能期望陈登这样的朋友能带着陈氏宗族的族产来给他拼命。
陈登能顶住内部压力,强撑在广陵不主动、被动投降,就已经对得起彼此的友谊、交情了。
这也意味着,刘备只能以本部去拼张勋、刘勋两路大军。
兼并、收纳一些孙策的溃散士兵后,现在刘备本部也堪堪两万人。
分守彭城、下邳的话,固然能将刘勋、张勋分别挡住,不使对方合军。
可这样的话,两处战场都处于兵力劣势,缺乏野战破敌的操作余地。
偏厅内安静下来,刘备这里最缺的就是谋划路线的军师。
刘备、关羽能算明白怎么打仗不吃亏,依旧停留在豪夺力取这个阶段;缺乏巧取的操作经验。
这一刻,刘备莫名有些怀念陈群。
现在是袁术,击退袁术后,下一波又会是谁?
是曹操、孙策联军,还是袁绍、曹操、孙策的联军?
关羽目前只能充当军师角色,向刘备进言:“袁术兵马顺流而下,行军迅猛。还请再派使者,请大将军、大司马救援。”
简雍也开口:“自陈王遇刺国灭,刘繇病故失地,天下五家宗藩已去其二。朝中有识之士,自会督促大将军、大司马积极出兵救援。”
糜竺只是拱手长拜,表达催促之意。
刘备也是起身,毫无之前的从容,来回踱步。
片刻后,看向简雍:“向曹孟德、孙伯符派遣使者,立刻草拟文书,向他们申明利害。我徐州若陷于叛军反臣之手,下一步就轮到他们,这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实难幸免。我不期望他们出兵助战,不要扰我腹心即可。待战后,我自会向朝廷表述他二人功勋。”
曹操在朝廷的黑名单,孙策也在黑名单上,明面上他们两个的代言人是袁绍。
简雍长拜:“喏。”
当即转身快步离去,去挑选合适的使者人选,以及草拟文书。
刘备又说:“我不虑刘勋、张勋,所虑乃孙贲。”
糜竺再拜,说:“仆这就组织船队出海,向孙贲陈述国家大义之所在。”
装满财货的运船,应该能让孙贲放点水。
也不是孙贲多么贪财,而是孙贲主动上岸作战没有什么好处。
争功,你争的过张勋、刘勋?
既然争不过,干嘛冒险上岸作战?
找个地方把船停下,牵制住刘备的后续兵力,再钓钓鱼,等张勋、刘勋正面战场取胜后锦上添难道不好么?
对孙贲来说,刘备重创或打残刘勋、张勋中任何一个人,那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因为孙策的原因,孙贲必须证明自己对袁术的重要性。
如果袁术麾下人才济济,那孙贲才会陷入危险。
“好,待我手书一封,一并送到孙贲面前。”
刘备也猜到糜竺想要干什么,关羽闻言立刻去给刘备研墨。
不多时,刘备书写一封言辞恳切的亲笔信,交给糜竺去操作。
至于能不能奏效,只能看孙贲自身的良心和眼光。
糜竺离去后,关羽就说:“或许可以邀请孙策南下。”
刘备闻言,缓缓点头:“我也有如此打算,这也要看孙策的决断。”
刘繇病故,旧部与孙策的许多亲旧撤离江东,去投了豫章郡守华歆。
华歆是朝廷这边的人,相当于孙策将校的家属人质转移到了朝廷手中。
袁绍又抓不住孙策的软肋,双方无法互信,孙策想必也非常不安。
至于孙策的恶劣前科,此刻也只能忽视。
毕竟徐州完了,下一个被针对的绝对是孙策!
孙策,甚至比大多数徐州士人、官吏更希望刘备能击败袁术,遏制住袁术目前空前的膨胀、上升速度。
若是袁术击败刘备,半年内得到徐淮吴越、汝颖梁沛这些地区,那会对中原人心走向造成巨大的轰动。
争相投奔、依附袁术的时候,那不是天命,也是天命了。
到那个时候,建号不称帝的袁术,也会理所当然补完最后一道程序。
或许现在不称帝,就是想抓住皇帝后,举行禅让仪式后才会称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