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2章 气笑了(2 / 2)起酥面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拉高视角,我仿佛看到了作者悠然平和的笑脸,他告诉我们:别灰心,别焦虑,青春就是这样的,它注定给我们带来遗憾,让我们变得不完美,让我们回头看过去时眼含热泪,可它正因为不完美而显得宝贵。

拥有一段热烈灿烂而不完美的青春,是我们这些普通人最终极的幸运。

我不曾拥有过。

我只能旁观。

而你们这一代年轻人仍然有机会让自己的青春升华出热烈灿烂,这太好了。

所以,方星河没有写在书里的祝愿,我来写在后记里——

愿你们勇敢真诚,以不计得失之心,摘星辰于手,以不负韶华之志,揽日月在怀。

如此,世界又会美好一分。”

潦草小狗在方星河的书的后记里装了一个大逼。

好多读者看到时都忍不住嘀咕:方星河是个天才,你又哪里是什么普通庸人了?

妈的,满级大佬装萌新,臭不要脸!

但是余桦的后记很好地总结了《最好的我们——以一种强度适中的伤感和遗憾,将读者拉回青春。

所以,16岁以下的孩子,方星河的主力粉群看得郁郁不欢,25到40岁之间的青壮年反而深深感怀。

毛小彤心塞塞的问母亲:“我不明白,他们明明那么相爱,为什么不能在一起呢?”

母亲温声回道:“因为相爱并不能解决一切啊……”

成年人都懂,也能释然,但满天星又被憋着了一回。

星网中,未成年方粉的吐槽一贴又一贴,一楼又一楼,幸好有姐姐粉和妈妈粉中和,否则都没法看。

“胸口发闷。”

“方野那么好,夏时简直有病!”

“错啦,夏时是对的,反而是方野太幼稚了。”

“总之他们没有在一起我不接受!”

“他们都很好,只是时间不好,那天的太阳不好,风不好,空气中传来的梨香气也不好。”

“不明白,但我好像失去了力气,空落落的,干什么都没劲。”

“一样。”

“我更惨,我今年大二,男朋友谈四年了,但我忽然发现他和方野一样冲动幼稚,却没有方野的坚韧和魅力……草!这怎么处下去啊啊啊啊?”

“给他买本《最好的我们!”

“对对对,让他仔细看,看懂了就还有救,继续自以为是,那还是分了吧。”

“姐姐们,我好心疼方野啊!”

“妹妹,每一个18岁的少女都是夏时,24岁的时候就变成了秋时,28岁的时候已是冬时,她等不起,我们也等不起,慢慢你就理解了。”

“方方真的好会写啊,夏时的这句台词,看得我眼泪哗哗流,止都止不住。”

“今年我30岁,5年前我读不懂这句话,现在真的感同身受。”

有阅历的人把《我们夸出了,所以,尽管懵懵懂懂的少年少女们不相信自己的青春会以如此狼狈的姿态收场,却也不再质疑。

而在方粉之外,《我们的口碑也彻底爆了。

吉报:“作为青春文学,它是标杆。”

苏童:“纯以青春文学而言,《我们比《苍夜雪更纯粹,它不够文学,但更现实,我好像真的回到了青春。”

李其纲:“细腻又真实,欢乐又悲凉,读之如饮冰酿。”

刘震云:“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回味的书,轻松隽永,余韵悠长,方星河的文字功底又进步了,金句频出,好到不能更好了。”

李小林:“剧情很满,但不杂;幽默很足,但不闹;爱情很纯,但不假;整体气质很文艺,但不飘。好书,好书!”

除了一小部分文艺界的老古董,民间也给予了极大的认可。

这就很搞笑。

其实从文学性、社会性、艺术性等角度出发,《苍是更好的文学作品,《我们真的就只是纯粹的青春群像文,两者的价值根本划不了等号。

但是《我们深得大众喜爱,过了25岁的读者,少有不夸的。

骂《苍夜雪黑暗虐心的那批人,现在却不骂《我们幼稚了,甚至主动给方星河找理由——

“方星河完全有能力写深刻,但他降级来写青春,方才体现出了他的水平之精妙、控制之自如……”

“前两部作品是完完全全的方星河,犀利、偏执、疯狂,而《我们应该是二十年之后的方星河作品,我不明白他现在是怎么写出来的。”

“我原以为这会是一本更疯癫的混乱青春,阴郁、意识流、结构像是恶魔的迷宫、行文高高在上……但我错了,方星河通过另一种方式完全地玩弄了我,《我们读起来舒服得根本不像方星河。”

这还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如此找补,而是亚洲文学界的广泛共识。

日本那边赞叹:“作为一个偏执的天才疯子,方星河桑居然能够将普通人的亲情爱情友情写得如此温暖真实,实在是神鬼之才。”

韩国那边更加信誓旦旦:“《我们看似只是一部青春小品,其实正是方星河i功力更进一步的体现,它的写作难度远大于前面两部作品,是极度克制下的非自然产物,却又自然得仿佛潺潺溪流……”

类似的评论实在太多,搞得好多正常人都不自信了。

“真的假的?”

“难道真是我们没看懂?”

“可是,我实在想不明白它到底难在哪里啊?”

杨蜜指着海报上方星河那张脸,理直气壮,振振有词:“你看看他那张脸,再想想他的才华,仔细回忆一下,他吃过什么亏?上过什么当?被哪个女生拒绝过?什么时候软弱过迷茫过?”

“所以?”

“所以像他这种意气风发的天生大赢家根本写不了失败者!如果写了,那就是压着真实思想硬写的,硬写都能写到这么好,不厉害吗?”

“噢,原来是这样,那确实好厉害!”

当方星河回到学校时,同学们简直像是看神一样,崇拜仰望。

小伙伴们更是一有机会就问:“哥,你是文学大师了吗?他们都说你写普通少年是弱项,缺乏真实体验,所以肯定有一个原型……是我吗?哥!”

方星河被缠得不胜其烦,哭笑不得。

“是是是,就是你。”

谁来问都是,然后十三鹰内部就干起来了……吗的我才是隐藏主角!

瞧瞧,多离谱啊?

可事情就是如此魔幻,方星河的“自我克制”得到各国文学界的高度赞扬,多种文学奖的评委给他寄信,似乎真有人在考虑,《少年的我们值得一个重量级奖项。

方哥沉默了好一会儿,气笑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