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7章 番外继业战争的受益者(18k)(1 / 2)恐怖伊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7章 番外:继业战争的受益者18k

继业战争,这或许是已知世界历史学界往后数百年乃至千年都无法跳过的大事件,这场战争虽然没有如流血世纪和伊耿征服一般彻底摧毁和重塑世界的秩序,但仍然急剧改变了这个世界。

从征服王离世到托勒特掌控王权,在不到四年的时间中,许多个人、家族乃至地区的命运都发生了不可逆的改变:许多曾被认为将永恒延续的统治被终结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些新面孔;另一方面,一些古老的纹章仍然飘扬在战旗上,但他们的主人也与祖辈截然不同。

在这一章的内容中,笔者将就“继业战争中的受益者”和“继业战争中的败退者”两部分展开,对那些在铁王座内战中兴盛或衰败的显贵家族做出简述,以帮助本书的读者对这些家族此后的历史拥有简略无误的了解。

继业者战争中的受益者

一、兰尼斯特家族

自篡夺者战争末期与拜拉席恩进行联姻,以及早早参与伟大远征的果断举措后,兰尼斯特家族不光在坦格利安王朝的崩塌中获益颇多,更是在征服王时代成为了维斯特洛最为庞大、强盛的家族。

雄狮如此的成就,一方面肯定要归功于时任家主泰温·兰尼斯特的一系列行动,另一方面则是兰尼斯特家族迥异于其它西方贵族的家族体系:大量家族分支不会随着血缘淡漠与主支疏远,它们团结在主支周围、结成紧密的庇护关系。因此,虽然兰尼斯特家族在继业战争中不幸撞上了其家族史上最差的家族领袖、一度处于家族分裂的边缘,但他们最终还是如不倒翁一般,于一切尘埃落定时站在胜利者的一方。

当瑟曦·兰尼斯特与其子乔佛里·拜拉席恩、托曼·拜拉席恩的死亡随着尸骨发掘被最终核实时,兰尼斯特家族已经在托勒特王朝重新发展兴旺起来,泰陀斯诸子的子嗣早已遍布王国各地;在科尔隆一世的时代,这个庞大的家族已经分出了四支支脉、统治着三块大领地,这些自西境群山中走出的狮子已经摆脱了继业战争的阴影,在新王朝恢复了强盛的势头,愿他们将不再遇到瑟曦·兰尼斯特般的家主。

一凯岩城的兰尼斯特家族

作为兰尼斯特家族史中举足轻重的家主,泰温·兰尼斯特一改其父泰陀斯时期的虚弱态势,在亲族和忠臣的扶助下将兰尼斯特家族推向了再兴。

可是,或许是由于自身经历的影响,在带领家族走向强盛的同时,泰温也为家族的危机埋下了种子:由于家庭教育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泰温诸子的行事总有些偏向极端,例如黄金双胞胎的长期乱伦,瑟曦·兰尼斯特在继业战争时期的一系列乱政,以及提利昂·兰尼斯特的弑父。

这一系列事件无不向世人警示着正确进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幸好詹姆与瑟曦这对姐弟在怀孕问题上不那么愚蠢、没有让乱伦的孽种降临世间,不然拜拉席恩家族、乃至当今托勒特家族的统治都将受到相当的冲击。

至笔者截稿前,凯岩城仍旧由泰温·兰尼斯特的子嗣统治,在詹姆·兰尼斯特战死、瑟曦·兰尼斯特被谋害后,他们的侏儒弟弟提利昂·兰尼斯特成为了新任西境守护和凯岩城公爵。

不过,虽然提利昂·兰尼斯特是在继业战争中被胡戈一世、兰尼斯特支脉和西境贵族们为推翻瑟曦·兰尼斯特而共同认可的人选,其自身能力也非常优秀,但弑父的阴影仍然笼罩着他,许多人也曾见过提利昂公爵在巨石宝座上闷闷不乐的样子。因此,当自己的女儿成年,并且其能力也在实践中被证明可保统治后,提利昂·兰尼斯特便主动退位、将西境守护和凯岩城公爵的头衔交给了自己的女儿。

在之后的日子中,提利昂曾在君临居住,也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国王之手,在科尔隆一世的统治稳固后,他离开了王国首都,与妻子一同在北俄索斯的群山中隐居、只与少数人保持书信往来。

足以让提利昂欣慰的是,他的女儿的确是一位合格的统治者,这也是在已存书信中他常常提起的一点。借由提利昂之故交波隆男爵的记述,我们可以相信,在越过低谷后,这位兰尼斯特的“小恶魔”的确安宁地度过了自己人生的后半段。

二瓦兰提斯的兰尼斯特家族

凯冯·兰尼斯特,泰温的长弟和得力助手,在兄长离世后,他勉力支撑王国的局势,还联合了王室的盟友们发动了拜拉席恩王室的最后一次反击,凯冯掌控铁王座的时间也通常被认为是拜拉席恩王朝最后的机会,当他死于未知凶手的刺杀后,雄鹿王朝就此走向了万劫不复的道路,也幸得凯冯的联姻计划生效,拜拉席恩才不至于彻底离开王国中心。

凯冯遇刺的噩耗对他的支脉造成的冲击是不可估量的,由于凯冯的长子蓝赛尔·兰尼斯特在继业战争期间的一系列政治动荡中选择放弃世俗权力,他的分支一时间竟无成年男丁主事,只得靠凯冯的遗孀多娜·史威佛竭力支撑,瑟曦·兰尼斯特对他们的敌意更是恶化了这一境况,在最危急的时刻,这位坚强的夫人不得不带着自己的两位幼子返回娘家、在玉米城暂避风头,甚至还险些被北上入侵的河湾大军所害。

万幸的是,在托勒特王朝,凯冯的孩子们总算苦尽甘来:由于凯冯是拜拉席恩家族和托勒特家族联姻的提出者和主导者,当托勒特家族获取王位后,胡戈一世给予了凯冯支脉宽厚的优待——他的遗孀和后代被接到君临生活,两位幼子也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当瓦兰提斯在王国的第四次远征中被夺取后,业已成年的威廉·兰尼斯特和马丁·兰尼斯特被任命为这座城市的官员,他们的家庭也随之迁移到这里,组成了东方兰尼斯特家族的一部分。

三洛恩的兰尼斯特家族

作为一位老道的将领和英勇的骑士,提盖特·兰尼斯特在伟大远征期间带领兰尼斯特的军队扫荡了洛恩河流域的敌军和盗匪,凭借这一功劳,他被劳勃·拜拉席恩任命为上洛恩大领地的统领,在此后的十几年间,他一方面不断接收、安置西境移民,一方面也不断与来自北方群山和东方草原的敌人作战,尤其是马人大入侵和征服王死后的东方反攻,在态势极其不利的情况下,提盖特·兰尼斯特仍然洛恩河中游苦苦坚持,也正因为他的努力,王国在东方的局势才不至于彻底糜烂。

作为远征时期就共同作战的袍泽,提盖特·兰尼斯特和洛恩的兰尼斯特支脉与胡戈·托勒特的关系一向保持良好,在劳勃时代,他们与潘托斯诸贵共同进退、警惕拜拉席恩王室的集权意图,而在外敌压境时,他们也一同作战、抵御着自四面八方而来的敌人,正因如此,当胡戈·托勒特受推举为东方大统领后,他立刻就任命提盖特·兰尼斯特为边疆总督、计查官和上下洛恩之主。

在托勒特王朝时期,提盖特·兰尼斯特继续担任这些职位,并成为了王国边防军的指挥官;当王国的第四次远征结束、上下洛恩大领地合并后,其“上下洛恩之主”和“上洛恩统领”的头衔也被撤销,取而代之的则是“洛恩统领”。

至科尔隆时代,洛恩的兰尼斯特家族仍然是洛恩河中下游沿岸的主导者,提盖特·兰尼斯特忠诚守卫着王国的东方边境,当他因老迈无法胜任这份职位后,他的儿子提瑞克·兰尼斯特便接过了父亲的官职和头衔、继续领导着王国的边防军。

四索斯罗斯的兰尼斯特家族

毋庸置疑,自史坦尼斯·拜拉席恩之后,吉利安·兰尼斯特便是王国最优秀的海军将领和大领地长官,其在索斯罗斯的建设受到了征服王和神眷者的先后认可。因此,当继业战争结束后,吉利安·兰尼斯特便在胡戈一世的授命下继续担任南方舰队司令和索斯罗斯统领,在抵御海国王朝兵锋的同时将这片蛮荒之地建设为王国真正的领土。

索斯罗斯是一片疫病横行、遍布野蛮部落与各种怪物的大陆,吉利安面对的是一份尤为艰巨的任务,面对王国的重任,吉利安不畏风险,多次亲自率军深入索斯罗斯,不断与索斯罗斯诸部落或征战,或贸易。

然而,纵然吉利安能力出众,大领地也有着王国源源不断的物资和移民支援,对索斯罗斯的开拓依然困难重重,当地的野人部落们时常与王国的移民爆发冲突,他们毁灭了一个又一个殖民地,绿色地狱中的瘟疫更是夺取了无数人的生命。

不过,虽然前路苦难重重,吉利安却从未放弃,在付出大量鲜血、汗水和泪水后,索斯罗斯统领终于完成了他早年定下的目标——让王国的统治在夷河流域站稳脚跟。如今,这条温暖大河的两岸已经建起了象征王国权威的堡垒,探险队和开拓团也正在不断向大陆腹地探索一一虽然这些活动大多无功而返甚至搭上性命,但统领的赏金与内陆的财富还是吸引了无数亡命徒投身于此。

至吉利安年老时,来自王国的移民已经成功在这片蛮荒大陆的海岸与河滩上扎下了根,老统领的兰尼斯特支脉则扎根于蛇蜥群岛,遥控南方大陆的一切。不同于危险的索斯罗斯,在维斯特洛人的利斧和锄头的挥舞下,蛇蜥群岛上充满疫病的森林越来越小,蛮荒逐渐被秩序替代:这个曾经被海盗盘踞的群岛,已经成为了王国对远东与南方施加影响力的重要根据地。

现如今,吉利安·兰尼斯特的后代们仍然领导着南方大领地的王国移民;他们遵循着祖辈的道路,用火与剑、血与汗为王国开拓新领土,不断发掘着这片绿色大陆上的资源与财富。

二、拜拉席恩家族

拜拉席恩家族,篡夺者战争的胜利者,曾经的王座之主;在继业战争中,由于小国王乔佛里和王太弟托曼被坦格利安支持者所弑杀,王位的继承顺延到劳勃·拜拉席恩的合法女儿弥赛菈·拜拉席恩身上,并最终转移至与她联姻的托勒特家族。对雄鹿而言,这场战争让他们失去了王位,但融合的血脉使他们依然被视为王族的一员,拜拉席恩仍然是内战的胜利者,在托勒特王朝、或者说拜拉席恩托勒特王朝中,雄鹿的支脉们仍旧强盛而可敬,于王国内部拥有其他家族无可匹敌的重要地位。

一风息堡的拜拉席恩家族

在托勒特王朝时期,史坦尼斯·拜拉席恩继续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一方面在御前会议中担任海政大臣,另一方面也是龙石岛公爵、风暴地总督与泰洛西统领,他阻挡了海国王朝海军的西侵,也尽心竭力地为王国看守着狭海这片王国往来沟通的主动脉;在史坦尼斯的治下,敌军的海上攻势被遏制在夏日之海和颤抖海的东部,而狭海则度过了风平浪静的数十年,就连石阶列岛臭名昭著的海盗问题也在不断的清剿下一度被解决,因为这些功绩,史坦尼斯受到了狭海两岸民众的一致赞颂。

当史坦尼斯因年老蒙受七神召唤后,依据他的遗嘱,胡戈一世分割了史坦尼斯的领地:风暴地由史坦尼斯的女儿希琳·拜拉席恩继承,而对王国至关重要的泰洛西大领地则被指定给征服王的合法化私生子詹德利·拜拉席恩。这个年轻人在东方的战事中显现了自己的能力,也因此获得了史坦尼斯和国王的重用,组建了自己的家族分支,即泰洛西的拜拉席恩家族。

二德斯勒托的月谷家族

米娅·月谷,征服王的长女,广为人知的私生女,同时也是被忽略的私生女。米娅在谷地度过了默默无闻的童年和青年,直到劳勃·拜拉席恩计划将自己的所有私生子合法化后派往东方就藩,她才获得铁王座的重视,并自取了“月谷”作为姓氏。

由于业已成年,米娅被允许返回故乡招募人手和移民,也因此躲过了瑟曦对劳勃私生子的屠杀。在谷地期间,她受到了以约恩·罗伊斯为首的谷地贵族保护,并且成为了公义者同盟打出的一面旗帜、卷入了谷地内部的争端与战争——直到培提尔·贝里席假借协商绑架大批谷地领主为止。

一开始,米娅·月谷被拘禁在海鸥镇,不过以雷德佛家族为首的反抗者很快设法将她救了出来,在之后的日子中,她被迫不断躲藏来逃避培提尔乃至拜拉席恩王室的眼线,在夫家的帮助下不得已逃往到河间隐蔽。直到继业战争结束,她才最终现身、向胡戈一世证明了自己的身份。

在托勒特王朝时期,米娅·月谷是最早被就藩到东方的拜拉席恩支脉,她的家族在德斯勒托的旷野上立起堡垒、为王国的边防军提供了支撑。米娅本人并不善战,但她的丈夫米歇尔·雷德佛英勇过人,在边境战争中立下了不少功勋;这对夫妻的结合通常也被大众认为是天造地设的,他们生育了不少子嗣,其中除开继承头衔的长子,大多加入了王国的边防军,与王国其他边疆领主的子嗣一样功勋卓著。

三玛塔里斯的拜拉席恩家族

艾德瑞克·拜拉席恩,本该袭名佛罗伦的高贵私生子。在征服王原本的计划中,艾德瑞克应该坐镇瓦兰提斯、为乔佛里拱卫洛恩河,只可惜征服王突兀的死亡和接下来的继业战争改变了艾德瑞克的命运,在战争期间,他辗转于蓝礼·拜拉席恩和史坦尼斯·拜拉席恩的王廷,时刻提防着杀身之祸,直到战争结束,他才得以安顿下来。

在托勒特王朝时期,艾德瑞克一开始就藩于争议之地、协助王国管理当地桀骜不驯的军阀;当王国的第四次结束,他改易至玛塔里斯,不但成为了王国的一位东方边伯,还担任了东疆长官。在这座边境城市中,艾德瑞克·拜拉席恩恪尽职守地守卫着王国的边疆,虽然也曾在海国王朝的第十三次远征中陷入生死危机,但他仍然创立了很多功绩。他的后人也有不少加入了王国军队,在其中担任着重要职位。

四维刻立那的拜拉席恩家族

贝拉·拜拉席恩,妓女之女,同时也是最幸运的劳勃私生子。当其它劳勃的私生子在君临被瑟曦几乎杀戮殆尽时,她已经因为一系列机缘巧合在里斯被推举为第一总督,虽然她后来被里斯的坦格利安支持者赶下台,但丹妮莉丝女王也没有降罪于她,而是放她回厄索斯大陆索取自己的土地,借此给胡戈·托勒特找一些麻烦。

不过,大概是为了集中精力应对丹妮莉丝女王,胡戈一世没有拒绝贝拉·拜拉席恩的封地索求,他慷慨地将维刻立那这片征服王计划赐予她的土地移交给了贝拉。虽然出身卑微,但贝拉仍然在这片“春润丘陵之地”上建立了自己的统治,依靠着夫家罗佳尔家族的协助,她获得了当地人的爱戴。

不过,比起统治,贝拉·拜拉席恩最出名的事迹大概就是她和自己的征服王老爹一般拥有众多的子嗣,或许是曾经的职业所然,贝拉热衷于交际,也因此产下了十几个孩子,既有婚生的,也有私生的。由于女伯爵的遗产显然不够他们继承,贝拉的儿子们早早就专心习武、准备在王国的战争中揽收军功了——这些子嗣也确实创下了大量功绩,许多人获得了嘉奖、被国家王座分封在王国各地。

或许,即使其它拜拉席恩支系全部绝嗣,贝拉的后代们也仍会繁荣昌盛下去吧,这一支脉或许没有继承拜拉席恩的勇武和智慧,但一定继承了先祖的多产与幸运。

三、佛雷家族

当胡戈一世提出东方远征的构想后,佛雷家族的家主瓦德·佛雷便意识到了其中振兴家族的机遇,事实也证明他选对了:作为一个曾经只是地方领主的家族,佛雷家族在远征结束后掌控了潘托斯和平地大领地,而随着托勒特王朝建立和发展,佛雷家族也达到了自己的顶峰——同时掌握着河间大领地和潘托斯大领地,子嗣还担任着王军统帅、司政官等职务,在教会和胡戈一世的宫廷中也拥有强大的话语权。如此之强盛,佛雷家族已让世人瞩目,孪河城和潘托斯也挤满了想要从双塔纹章处获得资助的人。

毋庸置疑,瓦德侯爵为投资胡戈的决定而无比自豪,正是这个选择,让佛雷能够将无数曾嘲笑他们出身卑微的家族踩在了脚下,就连曾经的封君徒利家族,如今也不过是双塔下游过的小鳟鱼。

为了炫耀家族的功绩与成就,在征服历305年,佛雷们在孪河城下建起了维斯特洛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比武大会赛场,由于双塔强盛的权势,狭海两岸的各路权贵也纷至沓来,在大会开幕的那一刻,瓦德侯爵宛如一位狭海两岸的君王般接受来自四方的敬意,在比武大会期间,他也十分难得地没有拿出臭脾气为难人,而是以友善的面孔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贵客。在这一场比武大会上,佛雷向狭海两岸宣告着这个时代是谁的时代。

不过,当一个家族宣布自己到达了顶峰,它距离自身的衰落也不远了。佛雷家族的强盛,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了瓦德·佛雷众多的子孙,这上百人分散在狭海两岸、涉及着各行各业,在不同的地区为了家族经营着人脉和关系,正因为这些瓦德的子孙们通力协作,才使得佛雷家族能够厚积薄发、鱼跃龙门。

可在如今繁盛的景象下,暗流也在疯狂涌动,那些被老佛雷亲自教导的儿子们仍然把家庭团结放在第一位,照顾每一个族人、也用好每一个族人,但随着老瓦德的衰老,那些后来的子孙们再也受不到这样的教育、也再没有那番为家族奋进的风貌了。虽然老佛雷和那些年长子嗣一直在压制着佛雷家族内部的纷争,但是这些人的大多年事已高,死亡已距离他们不远。

纸是包不住火的,佛雷的内部矛盾早已被外人所注意,如今老佛雷尚在,这些矛盾外人们还很难利用,但只要对待他蒙受七神召唤,一个可让广厦崩塌的机会便在眼前。

终于,瓦德·佛雷死了,他是带着微笑离开的。这场葬礼上,狭海两岸的名门贵胄络绎不绝,可也是在葬礼上,佛雷家族的内部矛盾已经显现出无法压制的倾向了,若不是年长者们维持着秩序,一些人或许会直接在老佛雷的葬礼上撕破家族竭力维持的幕布。

作为瓦德侯爵的继承人,史提夫伦·佛雷尽心竭力地维持着家族的秩序,但他同样年事已高,不多时也随了父亲而去。而在史提夫伦之后,接任佛雷家家主的长子莱曼却是个不学无术的混账,这自然引起了诸多佛雷支系的不满。于是,当贪食嗜酒的莱曼死于一杯毒酒后,佛雷家族内部的混乱便毫不稀奇了——各个佛雷支系都互斥指责对方是凶手,并为自己争取担任家主的机会。而当那位曾反叛家族的黑瓦德时隔多年重新出现、并设法杀死了自己的两位兄弟后,佛雷家族的继承战争也再也无法避免:各个佛雷支系都拉起兵马互相讨伐,佛雷治下的河间与潘托斯诸侯们也纷纷选边站队;一时间,双塔纹章下的两处王国大领地都陷入战火之中。

由于国家王座带来的和平,王国的腹地已经有一代人的时间没有经历动乱,因此,这场佛雷内战造成的恶劣影响立刻波及了整个王国。局势发展到这一步,胡戈一世也再无法忍受或等待佛雷家族内部解决问题,他很快出动王国大军,先是在战场上杀死了那位使局势变得不可挽回的黑瓦德,接着又强迫佛雷们终止战争、重新回到谈判席上解决问题,并最终让各支佛雷共同承认国王的亲密盟友伊尼斯·佛雷为新任佛雷家主。

不过,事情可不会这样就完了。潘托斯内部的贵族冲突已经持续了许多年,但河间可不一样,就算不考虑这里是胡戈一世的发祥地和维斯特洛的枢纽,在首都底下旁若无人大打内战也是国王绝不能忍受的。因此,胡戈一世在深思熟虑后下令撤销了佛雷家族的河间统领官职、将河间大领地划为王领;虽然佛雷们一齐向国王请罪、恳求他收回成命,但国王意愿已决。最终,在以伊尼斯、卢琛为首的老盟友的苦劝下,胡戈一世才放宽了这项惩戒,虽然河间大领地仍然被划为王领,但佛雷家族也得到了远北统领管理以布拉佛斯为中心的北厄索斯的任命和戴瑞城等地的地产作为补偿。

不过,在此后的岁月中,虽然佛雷家族整体的实力相较河间直辖前没有下降太多,但由于国家王座对于佛雷家继承顺位的明确站台,大量佛雷支系已经明白自己再无可能继承这些亲属们的头衔、官职和地产,他们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终于,当瓦德诸子纷纷离世后,庞大的佛雷家族也彻底走向分裂,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个关系复杂的佛雷支系家族,虽然佛雷家家主仍然存在,但他也无法调动起整个家族的力量。

当然了,虽然双塔纹章已经不可避免地走向分崩离析,但佛雷的后裔们可没忘记家族如何走向兴旺。许多老瓦德的后代都渴望自己是那个重新弥合家族、让佛雷再次迈向鼎盛的人——就算自己无法做到这一点,那至少也不能让自己所在的支脉局限于新旧七国的小封地中、碌碌无为地衰朽腐败下去。

于是,在先祖事迹的激励下,老瓦德的后代们开始不断走上了祖辈的惯性路线,他们一方面在各个行业中深耕、创立基业,另一方面也不断对外发动远征和殖民活动,在王国以外的土地上建立自己的统治,哪怕一世而亡也在所不惜。

因此,在托勒特王朝,有两句俗语精妙的概括了这个时代的佛雷家族:一句是“三百六十行,行行有佛雷”,另一句是“人迹所至,必有佛雷”。

四、曼德勒家族

作为胡戈一世事业最初的重要投资人之一,白港的曼德勒家族在托勒特王朝获得了大量支持,不过,对于这个被驱逐到北方的家族而言,在他们眼中国王最重要的优待还是允许他们重新对南方施加影响力。

在清算河湾后,为了稳固当地局势,胡戈一世给曼德勒家族开了个口子:曼德勒可以拿回他们在曼德河上的族堡和领地,如果族堡已经荒废,国王也允许他们进行重建。就这样,离开故土近千年的曼德勒们得以归乡重建他们祖辈的一切。

当然,曼德勒们虽然重建了南方的领地,并且协助国王控制河湾的局势,但他们并没有把家族重心转回南方:人鱼纹章已经在白港的城墙上铭刻了九百年,家族根基早已转移到北境,对曼德勒们说,南方故土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当然,在南方重新拥有一片领地也是再好不过的。

如今,曼德勒已崛起为与史塔克和波顿并立的大家族,在未来的北境,史塔克、曼德勒、波顿三家并立的局面还将持续许久,或许将维持另一个九百年。

五、波顿家族

自篡夺者战争后,得益于参与远征和继业战争中的正确立场,波顿家族恢复了家族曾经的地位,昔日红王国的领土也基本夺回,那些曾经被冬境之王所清剿和摧毁的区域如今已经重建了城镇与港口;与此同时,此前改信七神的行为也使波顿家族获得了大量意在教化或讨伐异教徒的七神教人士支持,若不是曼德勒家族还心存对史塔克的恩情、从中制约了波顿的行动,红王的后裔或许早就压制了冬境之王的后裔。

对于北境的三家并立局面,国家王座没有介入的意图,对于胡戈一世来说,这片蛮荒大地目前对王国只有一个作用,那便是就近支援守夜人军团;除开这点,王国对北境的要求不多——只要保持道路与港口畅通,每年上交一定的税收和物产就可以了。哪怕是七神教在北方的传播,也是以诸侯和民间力量为主导的。

可以预见,在最后一片旧信的天地中,七芒星也终将占据优势,除非王国分崩离析,北方的这番对立局面将不会出现剧烈的变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