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好望角可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重要资产,利润丰厚不说,还旱涝保收——有布尔人在那儿辛苦打理,公司只坐收利润就行。
正常来说,这么大的利空出现,股价应该大跌才对。
约瑟夫很快做出判断,只能是有人在强行拉升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价。
是谁做的呢?
荷兰政府?大股东?
动机呢?
约瑟夫突然眼前一亮,这事多半是荷兰政府的手笔,因为,东印度公司那可是荷兰人的“国民股”啊。
但凡手里有点儿闲钱的荷兰人,几乎都会买点儿东印度公司的股票。
算是一种国民习惯吧,毕竟荷兰人的父辈、祖辈是真因为东印度公司赚过大钱的。
这也就导致了,一旦东印度公司的股价有点风吹草动,荷兰全国的经济都会跟着出现剧震。
跌得稍微多点儿,就不知要有多少人因此破产跳楼。
约瑟夫顺着这个思路继续。
所以,要撬动阿姆斯特丹的股市,东印度公司就是最好的支点。
而恰好好望角是东印度公司的重要资产。
就从这里下手!
就算荷兰政府装死,上百万的荷兰投资者也不会善罢甘休的。
他快速写了一份命令,让人立刻发给德威特。
……
很快,阿姆斯特丹的报纸上煽动民族情绪的文章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具体介绍英国入侵好望角的战斗经过。
当然,好望角的消息起码得一个多月才能传到这里,但这并不妨碍舍勒尔用自己的文笔来“播报”战况。
“英国舰队封锁了福尔斯湾……”
“数千英国陆战队士兵包围了开普……”
“港口因战争停止运作,大量商船不得不绕行纳塔尔补给……”
“开普守军难以为继,将向英军投降……”
“在失去开普之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营收将遭受重创,出现大幅亏损……”
实际上,好望角的损失并不至于令荷兰东印度公司伤筋动骨——其在远东,特别是印尼一带才是核心收入来源。
此外还有东非、印度的北兰达、南美的圭亚那等殖民地。
然而,阿姆斯特丹的股市却像是被触动了敏感的神经,开始有人大量抛售东印度公司的股票。
三天工夫,股价就跌到了每交易单位317股。
荷兰政府顿时坐不住了,开始出手干预。
于是更多的负面消息被爆了出来——“英国人可能会对停靠开普港的东印度公司货船征税”,“英国或许已经制定了进攻北兰达的计划”……
随着卖空盘越来越多,荷兰议会果断做出决定,阿姆斯特丹开始执行严格的新闻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