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8章 出征!目标不周山(2 / 2)清墨游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那族长微咬牙关,颤声道:

“不!老朽不是悲,我是激动……一辈子没见过我人族能聚这般多英雄,也没想过我们真敢向神魔开刀。”

说罢,他长叹一声,提起骨弓随队前行。

像他这般心怀又惧又希冀的人族勇士,可谓数不胜数。

当主力大军离去之后,昔日的集结营地霎时空旷许多。只留下零星炊烟与散落的残破物资。

倘若夜幕来临,再无万千人声,就会显得寂寥可怖。

偶尔一阵风卷起袍角碎帛,在空中翻飞,宛若幽魂在悲鸣。

这个在史册里将被记载为“反攻洪荒起点”的地方,也许会化作传说中一块神圣或阴森的丰碑。

阴云依旧悬在高天之上,未曾散去,好似沉默地注视着这场人族远征。

远征大队一走数里,便见地形渐趋崎岖:山石林立,峭壁嶙峋,曾经被妖族巢穴占据的洞窟不知埋下多少危险。

为免中途遭伏击,前锋部队分散搜索各处。

果然没行多久,就在一条狭谷中遭到一小群凶兽的凶猛突袭,兽群口吐毒息,声音怪异,如同半人半兽的咒骂。

火焰军毫不迟疑,燃起弧形火墙将之围困;李青云抽刀挥出一道刀光匹练,瞬间劈灭数头巨形蜥怪的攻势。

凡亲眼见他出手的年轻战士,心中更是信心倍增:

“不愧太乙仙,果然雷霆无匹!”

后续队伍虽也遇见些许妖兽抵抗,但有着广大军阵协同,加之数名半神首领相助,很快将这些零星阻碍拔除。

一路血火交错,尸骸狼藉,然而人族在推土般地前进。

浓重的血腥气弥散在荒石与土壤间,宛如宣告这条通往不周山的征途,必须铺满尸骨。

渐行渐北,地势更显苍莽嶙峋。

山岭重叠,雾色越发阴寒。

有时还能见到半空上飘过古怪的光影,那是玉虚宫派出的道者或弟子,在云端以符印观望周围山势,也为抵挡潜伏的神祇之力。

偶尔有雷电自乌云劈落,无处不透露着洪荒的桀骜。

可人族的铁蹄并未因此停歇,反而愈加速行。

远方似能听见瀑布如雷滚滚,或风穴发出呜咽鬼啸,更添克苏鲁般的诡秘氛围。

旱魃和李青云屡屡在前开路,不时要协助剿灭突现的妖群或毒瘴。

有时也会与玉虚宫某位上师配合,对极难缠的怪物施以御雷与火焰合击。

这样一来,道门的实力多少得以在前线展示,让人族的中坚部落士兵渐渐放下芥蒂,意识到这“仙家力量”也并非虚言。

只不过广成子一行并不与李青云多交流,往往远远助阵后便离开,更显神秘莫测。

数日来,队伍顶风冒险,连番的激战虽有死伤,但总体势如破竹,不断逼近不周山外围。

行军之余,黄帝与炎帝通过斥候互传讯息,得知哪一路分队成功拔除妖族据点,哪一路援军遇到毒雾干扰等;再做实时调度,让战线始终保持稳固。

每当夜宿时,营地再度点燃漫天篝火、张设防御阵列,给人一种悲壮又凝聚的安全感。

倒是李青云,无论白昼血战或夜间警戒,都难以彻底放松。

宫殿灰雾在他体内时有波动,令他不时胸闷心悸,只能竭力运转寂灭之律安抚。

好在未真爆发,尚能支撑指挥前锋战事。

这一路征途,若在往昔恐怕要走上数月,如今人族凝聚了极大决心,十日出头便跨过了两片险境,直抵不周山脚下的一千余里范围。

山巅常年被乌云笼罩,隐约有闪电撕裂夜幕。

大地仿佛自带惊悸般的震动,每走数里便能看到地面裂隙流溢出诡异的气流。

有人认为这正是天柱不稳的征兆,也有人窃语:或许是山腹里关押的远古力量在躁动。

一旦大军真正摸上山巅,那所谓“神战余波”恐怕会喷薄而出。

最后一晚,主力仍驻扎于一块狭长谷地,以岩石和栅栏布成临时的坚固营垒。

黄帝与炎帝的指挥帐篷就设在此处,周遭戒备森严,旱魃与李青云也在此歇息半日,好让前锋在进攻山脚之前保持巅峰状态。

直至深夜,风声渐作呜鸣,彷佛某种不祥的预兆;偶尔还能听见远处传来隐约的嘶吼,像无数饿鬼在荒原上游荡。

因知战事即近,军中将士少有人能安眠,大多握刀倚甲,枕戈待旦。

辎重车内堆满箭矢与丹药,火焰军则集体围成火圈,彼此击掌,激扬斗志。

李青云踱出营篝火的照亮区,目光落在北方高耸的山影上。

那山脉在夜幕下宛如沉睡的巨兽,却无形散发着威压与阴森。

天边忽然闪过一道血红电光,短促却刺眼,把山脉轮廓映得如同张牙舞爪的魔躯。“

不周山……”

他低声喃喃,只觉胸口悸动不已。

若照此势,人族明日或翌日清晨便会踏上正式攻山之战。

那时神魔的血腥反扑、玉虚宫的强援临场、自己体内的未知黑暗,以及四大凶兽的潜在毁灭,都要一齐发作了。

他握住刀柄,感到指尖生冷汗,却也同时凝聚成无畏之气。

过往磨难与生死的洗炼,让他学会唯有在绝境中继续前行,方能博得一线生机。

待回帐篷里坐定,他闭目运功,识海里再度见到灰暗宫殿的隐隐轮廓,似沉睡之魔眼盯着自己。

可如今,他反倒坚固了意念,“若你真蠢动,那就看谁吞噬谁!”

这般寂然感与火焰般的肃杀,交织整整一夜。

终于,破晓时分号角一响,整个营地顿时醒来,铠甲马匹相撞的声响不绝,战士们纷纷翻身上马或整理行囊,大军再度前行。

有士兵眼里闪着红丝,却强打精神,有半神则面露兴奋,欲要证明自身力量。

黄帝与炎帝率中军随后压阵,李青云和旱魃率先冲锋。

一声“出发”,队伍动若雷霆,将不周山那阴沉山壁视作劈向穹顶的刀锋目标。

此去再无回头路。

漫天兵戈在昏冥天穹下铿锵前行,仿若黑暗里的火龙翻卷,气势磅礴,伴着人族在洪荒中绝无仅有的团结与背水一战的悲壮。

朝阳刺破云层一角,照见前方广成子等道门弟子悬空而立,他们目送人族大军一路推进。

虽不见喜怒,却也不曾阻拦,隐隐聚力法阵,已是表态相助的姿态。

大地轰鸣。

马蹄、战车、步卒践踏之声迭起不休,一望无垠的队列向北延伸,没入深沉雾色之中。

狂风席卷,吹起尘埃与战旗,在天地间翻飞呼啸。

对他们而言,此刻每一步都走向未知与生死,却也迈向他们千百年梦想的那道曙光——倘若真能截断天柱,那神魔头顶的高高在上之势必将动摇!

是胜是败,唯有以利刃和鲜血一搏。

旱魃打马走在最前排,忽地回头,对李青云微一抬手,脸上虽无言,却透着难以形容的并肩豪情。

李青云却懂那意思:一路并进,生死相随。

微笑之下,他猛然催马加速,带领刀锋队如风般卷出。

他们肩负开路之责,也象征着人族此番“破釜沉舟”的锋刃。

而在队列深处,黄帝与炎帝亦脚步沉稳,相互对视一眼。

炎帝轻声说:

“这一步已跨出,再无回头可能。静待前方血战打响,我们随后殿后,伺机挥师山脚。”

黄帝点头:

“不错。看天命,亦看吾族之决死。”

云层翻滚,远方不周山若隐若现,宛若天穹下的魔巢,正张开利齿等待着闯入者。

风中似传来若有若无的冷笑,或者是从山腹里渗透的暗怨,也可能是某种上古封印在向闯入者咆哮。

然人族铁流一刻不停,跨过裂谷、山道、枯林,漠视沿途的尸骨与枯枝,仿佛以无穷热血与不屈,回答着那幽冥深处的寒意挑衅。

从此一幕开始,洪荒世界不再平静。

或许,幽冥之主正敲响他的冥军集结,或许玉虚宫那边也在窥视不周山的秘藏。

但对这支誓言不归的队伍而言,唯有继续前行。

每一步都使大地震动,每一道刀光都将劈开山岩与夜色;群山之顶,隐约雷电交织,映照出神祇与凡人即将正面冲撞的前兆。

带着这一切期待与悬念,大军绝尘而去,将热血烈焰染向荒莽,势要撼动那高高矗立的神之桎梏。

正如李青云心底所想:

“让刀锋告诉这洪荒天幕,人族当自强,无须神恩!”

若天柱必断,他们便要以性命为锤,轰开头顶万丈桎梏,哪怕彼端是森罗炼狱,也需拼尽全力朝前……

……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