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人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
现如今,特拉比松的局势渐渐明朗了起来。
大致可以分为三股势力在这里你来我往。
首先是特拉比松城内的贵族群体,他们在卡尔迪亚军区,占据了大面积的庄园,是这里原先的主人,但一个个尽显虫豸丑态。
其次便是有着格鲁吉亚王国支持的科穆宁兄弟,他们麾下的格鲁吉亚军队兵强马壮,对于夺取一国充满了野心。
第三股势力,便是以盖里斯为首的保罗派农民,以及外国干涉军。
就目前的局势来说,由于盖里斯同大卫·索斯兰之间的密约,后两股势力在约安尼斯不知情的情况下啊,已经开始合流要组成联军。
但就算约安尼斯自己不知情,他也心中忐忑不安,觉得自己难以应对科穆宁兄弟。
特拉比松,或者说卡尔迪亚军区,并不是什么自古便兵强马壮的地方。
相较于其在军事上的建树,不论是现在,亦或是未来,都更以经济著称。
作为丝绸之路北线,陆地到黑海的中转,特拉比松要钱不少,要兵没有。
据传闻,卡尔迪亚军区将军麾下兵马最多的时候,能有一万部队。
但那也只是传闻,并未在正式的战役中出现。
至于之后,历史中有关特拉比松帝国的记载,则表明特拉比松帝国兵马最多的时候,也只2000人。
一个“帝国”兵马两千,便是旧耶路撒冷王国旗下一名大贵族,所能动员出的兵力,都能超过这个数字。
又有记载,特拉比松帝国一次战役中,将自己的部队分为两部,其中一部约为六百人,这六百人损失后,帝国损失惨重。
真实的历史就是如此,并不存在什么成体系的力量层次,往往会出现各式各样的“奇葩”。
这也意味着现如今,科穆宁兄弟,所率领的2000军队,对于特拉比松军区而言,已经是全力以赴都难以应对的敌人了。
因此,固然约安尼斯在会议上慷慨陈词,迫使会议上的众多贵族,一个个向神明立誓,誓要保卫自己的城市。
但不少人,照旧一颗红心两手准备,除去确实捐钱出力,从各自土地上动员兵力开始集结,也有人试图私下里同阿莱克修斯兄弟建立联系。
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约安尼斯本人,在经过内心苦苦挣扎后,写了一封信送往西边。
他知道自己这么做,几乎必定招致骂名,但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当他真正手握军区大权的时候,没有人能当面指责他的决定。
如此,远在君士坦丁堡的香槟伯爵,又或者说罗马尼亚皇帝西奥博尔德,在一周之后,收到了来自特拉比松特使的书信。
……
我叫西奥博尔德,一名法兰西布卢瓦家族的伯爵,布卢瓦家族创始于1025年,并于1152年继承了布卢瓦、沙特尔等伯爵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