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年底获得的荣誉,每一年都没有少于十个,还成为了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她在清河制呢厂,还跟着厂里一起学习过王孟德精神呢。
回到家跟公公婆婆一说,大家都乐得不行。同时,隔三差五来家里的那些领导们,可全都是来感谢的,他们的家人或者自己,得了疑难杂症之后,在其他医院治不好,最后都是丈夫给治愈的。
还有每年从南方十几个省市地区寄过来的那些土特产,以及这些地方出的票证上,时不时的印着王孟德的头像。
这些事例,无不说明自家男人的厉害。
而且,她脑海里还有几十个秘方,这些秘方虽然暂时看不出来作用大不大。
但丈夫曾经郑重的跟她说过,每一个秘方,以后都能让一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
这要是四个孩子们,每人继承一部分医术,以后可就吃喝不愁了。
所以,她在心里暗自下定决心,四个孩子都必须学医才行,谁要是不愿意,就算是狠揍,她也不会心疼。
看着她若有所思的模样,王孟德猜到了她心中所想,于是轻声的劝说道:
“胜男,你也别太在意这件事,他们如果不愿意学,也不要强求。
咱们现在还年轻,以后时间还多着呢,总会有人愿意学的。”
“那不行,你这一身的本事,可是别人想学,求都求不来的好事情呢。
他们必须跟着你身边学习,不然以后这身本领可就便宜外人了。”
何胜男坚持道。
王孟德在中医研究院替师父教导几名师弟师妹,后来又收了几名弟子的事情,她早就知道了。
也听说丈夫教的尽心尽力,不能说毫无保留,也是把大部分的绝活都传了出去。
她嘴上虽然没有劝说过,但心里一直觉得惋惜,这要是搁以前,可都是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
“明天和他俩聊一聊,看看他们的兴趣有多大吧。”
王孟德没有再多说什么。
反正两个儿子聪慧过人,真要是对医术感兴趣,以后绝对能继承他一部分的衣钵。
就算兴趣不大,学一学也没有坏处,不仅能让他们学一门技术傍身,还可以让他们有个事情做,不至于荒废了。
两个弟弟跟他身边可是只学了很短的时间,没想到在部队上,居然就成了香饽饽。
第二天晚上。
王孟德回到家里,在等待吃饭的空隙,他抱着丫丫,冲着两个儿子问道:“元勋,元第,你们家想不想学习医术?”
正拿着玩具在玩的哥俩,闻言连忙抬起头,大声的说道:“爸爸,我们愿意学,你教我们吧。”
“好,你们既然愿意学,那我从今天就开始教你们,不过这可是一个长期的事情,可不能半途而废,也不能喊累叫苦。”
王孟德心里高兴,嘴上却打着“预防针”道。
学习医术是一个非常辛苦的事情,特别是中医,果然枯燥,时间又长,一般人都很难长期坚持下去。
“爸爸,您放心,我们一定努力的学习,长大了也跟您一样,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大夫。”
王元勋和王元第异口同声的说道。
这时,他怀里的丫丫,也扭着身子说道:“粑粑,我也要跟着你学。”
“好,好,丫丫也一起学,不过你要是累了,可不许哭鼻子。”
王孟德听到闺女也感兴趣,连忙宠溺的说道。
当天晚上,吃完晚饭后,王孟德就开始教三个孩子学习中医的基础知识。
几天后。
他惊喜的发现,这三个孩子,居然还对学习医术保持着非常大的兴趣。
不仅每天跟他学的认真,平时在家里,也减少了出去玩的时间,有空就拿基本医术诵读和背诵。
还有一个地方更让他高兴,那就是三个人的医学天赋,按照他的估计,这三个人,每一个人都比他的师弟师妹和几个徒弟要高。
以后持之以恒的坚持学习下去,绝对能继承他的一部分衣钵,成就最少也能达到中医名家的水平。
后继有人了呀!
王浩和冉小梅也注意到了这个情况,他俩也激动不已。
特别是王浩,直呼以后老王家就是中医世家了。
再过两天就是大年三十了。
今天恰好是星期天,四合院里,家家户户都在准备着过年的吃食。
一时间,肉香味,油炸食品的香味,飘满了整个院子。
几个半大孩子,在中院跑来跑去,欢快的疯着。
每年最快乐的时光,就是过年了。
不管是家里条件好,还是条件不好的,每个家庭都会尽力的准备好吃的。
这些都是平时吃不到的。
南锣鼓巷副食品店后门,郭胖子往四周小心的观察了一下,发现没人后,便小声的说道:
“孟德,你之前交代的事情,都给你办好了,你放心,绝对隐蔽。”
“好,等年后我去给郭叔拜年,顺便聊一聊你弟弟工作的事情。”
王孟德笑着说道。
后院。
许大茂独自一人躺在床上,他大年三十那天回去老宅跟父母一起过,所以不需要提前准备什么。
闻着各种香味,他烦躁的翻了个身。
从去年开始,他就感觉自己非常的不顺。
老婆娄晓娥不声不响的跑了,虽然给他留下了不少的金银财宝和一处房产。
但那些金银珠宝,最后都被刘海中给弄走了,据说一部分进了李怀德的口袋里。
后来,他好不容易抓住机会,成了轧钢厂的组长,最后却被王孟德给弄下来了,就连放映员的岗位也没了。
每天只能风吹日晒的在电影院门外检票。
等好不容易言巧语的哄到了一个带娃的寡妇,没想到被贾东旭看到了。
为了不被人发现,他可是送出去了好几斤的猪肉,最后还是没有填饱对方的肚子。
就在他心里想着事,突然就听见门外传来了轧钢厂保卫科张科长的声音:
“许大茂,快给我滚出来,你的事情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