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明王朝建立开始,军棍这一刑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就存在着极为明显且复杂的差异。
这些差异背后,蕴含着微妙的权力博弈与残酷的刑罚门道。
当监刑者一声令下“着实打”时,整个行刑场面便充斥着令人胆寒的残酷意味。
受刑之人往往会被强制脱去上衣,毫无衣物的缓冲保护,直接暴露在冰冷的军棍之下。
在这种情况下,军棍每一次落下都带着十足的劲道,直击受刑者的皮肉筋骨。
通常而言仅仅50棍之内,就足以令受刑者命丧黄泉。
每一击都像是死神挥舞的镰刀,无情收割着受刑者的生机。
那沉闷的击打声,仿佛就是生命消逝的倒计时。
倘若监刑者说的是“认真打”,虽然程度相较于“着实打”稍缓,但依然不容小觑。
这种情况下,50棍以上才有可能夺走受刑者的性命。
相较于“着实打”,“认真打”虽然在力度上稍有保留,但依然会给受刑者带来难以承受的伤痛。
身体在军棍的反复击打下,也会逐渐不堪重负,死亡的阴影始终如影随形。
若是普通的“打”,相对而言,伤害程度主要集中在皮肉层面。
尽管军棍落下也会带来疼痛与伤痕,但是不至于轻易危及生命。
更多的是让受刑者在身体表面留下一道道红肿的印记,成为他们犯错的代价与教训。
值得一提的是,大明有着一批专业的行刑者。
他们如同掌握了某种神秘技艺的高手,能够凭借独特的手法精准控制伤害程度。
令人惊叹而又毛骨竦然的是,这些专业的行刑者甚至能做到表面上受刑者看起来毫无损伤,肌肤依旧完整,但实际上内脏却已悄然碎裂。
这背后是长期行刑积累下的经验与技巧,他们的每一次挥动军棍看似随意,实则暗藏玄机。
军棍落下的角度、力度以及接触身体的瞬间变化,都在行刑者的精准掌控之中。
同时受刑者自身的身体条件,也在承受军棍击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体格健壮的习武之人,因其长期锻炼而拥有强健的体魄与坚韧的骨骼肌肉。
或者肥胖者因其体内脂肪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他们往往耐受性更强。
在面对军棍击打时,或许能够承受比常人更多的击打。
然而对于普通的、毫无防备与特殊体质的人来说,情况则截然不同。
在行刑者毫无留手的情况下,仅仅10到20棍,就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首先可能是粉碎性骨折,骨头在强大的外力冲击下,会如脆弱的树枝般断裂。
其次也可能是内出血,血液在身体内部肆意流淌,却无法及时得到救治,最终导致受刑者死亡。
此刻正值深冬时节,午后的天空阴沉沉的,厚重的铅云仿佛随时都会压下来。
凛冽的寒风如同一把把锐利的刀子,在营帐外的刑场上肆虐着,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呼啸声。
已经被扒去外衣的张长史,仅穿着单薄的里衣,瑟缩着趴在冰冷刺骨的刑台上。
那刑台在严寒的侵袭下,宛如一块巨大的寒冰。
透过薄薄的里衣,将彻骨的寒意源源不断地传递到他的身体里。
张长史瘦骨嶙峋的脊背,就这样暴露在这冰天雪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