铳管修长笔直,工艺精湛。
上面隐隐刻着一些细密的纹路,似是某种独特的标记。
陈三的眼神中满是专注与爱惜,那眼神就如同看着自己精心雕琢的宝贝。
他的手轻轻拂过铳身,每一个细微的角落都不放过,仿佛要将这“迅雷铳”擦拭得纤尘不染。
周围铁匠铺里打铁的“叮叮当当”声不绝于耳,可陈三却充耳不闻。
他时而停下手中动作,对着“迅雷铳”吹去可能附着的灰尘。
时而又用软布反复摩挲,力求让铳身更加光亮。
在这一片喧嚣中,陈三沉浸在自己与“迅雷铳”的世界里。
仿佛这新铸的火器,承载着他对未来局势的某种期许,也肩负着某种特殊的使命。
枪管内侧,陈三偷偷刻下一行小字:“洪武十五年春,晋祠北窑造。”
这把本应上缴的火器,即将成为解开“晋祠谜局”的钥匙。
此刻,上元县中心区域的皇城内,一片庄严肃穆。
金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红墙高耸,彰显着大明皇家的威严与尊贵。
在这气势恢宏的宫殿建筑群中,朱棡的脸上写满了焦急与不悦,正大步流星地朝着朱元璋所在的御书房走去。
进入御书房之后,朱棡一眼便瞧见端坐在龙椅之上的朱元璋。
他不敢有丝毫懈怠,赶忙上前躬身行礼道:“父皇,儿臣今日前来,是为了昨晚被锦衣卫带走的公输器一事。”
话语间朱棡的声音微微有些急促,可见此事对他而言至关重要。
朱元璋微微皱眉,目光从手中的奏章上抬起。
随后落在朱棡身上,神色不怒自威。
紧接着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锦衣卫行事,必有原由。
况且公输器既然对你如此重要,平时就应该对此人严加管束。
而不是等到他闯下大祸,再跑到咱这里来求情!”
朱棡心中一紧,但还是鼓起勇气说道:“父皇,那公输器乃是儿臣费尽心思所得的人才。
他的脑子里掌握着诸多精巧机关与独特技艺,对儿臣意义非凡。
儿臣不知锦衣卫为何将其带走,还望父皇明察,能将公输器归还于儿臣。”
朱棡一边说着,一边偷偷观察着朱元璋的神色,心中暗自祈祷父皇能答应自己的请求。
宫殿内一时陷入沉默,只有殿外偶尔传来的鸟鸣声打破这份寂静。
朱元璋陷入沉思,他深知锦衣卫做事绝不会无端而为。
可朱棡的急切模样,又让他心中有些疑虑。
这公输器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
是朱棡的一己之私,还是牵涉到更为复杂的局势?
朱元璋凝视着朱棡那急切又略带忐忑的神情,心中暗自思忖。
短暂的沉默后,他抬手从身旁的案几上,拿起那份陆风呈报给自己的密折。
密折的纸张微微泛黄,其上密密麻麻的字迹,仿佛承载着无数隐秘的线索。
朱元璋轻轻展开密折,目光再次快速扫过上面的内容,似是在做着最后的确认。
随后他神色凝重的将密折递到朱棡手中,语气沉稳却暗藏深意地说道:“你且看看,这是陆风呈上来的,关乎晋祠的密折。
里面的内容可以证明,锦衣卫昨晚带走公输器,绝非是无端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