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尹此刻坐在陆府书房的太师椅上,眉头微微皱起,神色凝重。
他的右手手指下意识轻轻叩击着案头那本古朴厚重的《晋祠志》,发出有节奏的“笃笃”声,仿佛是在试图敲出应对晋祠复杂局势的良策。
书案上烛火摇曳不定,橘黄色的光芒在一旁翻开的《水经注》泛黄纸页上投下晃动的阴影。
那些阴影如同鬼魅一般,随着烛火的闪烁而不断变幻形状,仿佛也在为晋祠如今那捉摸不透的局势而不安。
《水经注》上关于晋祠周边地理水文的记载,在这光影交错间显得愈发神秘莫测。
仿佛隐藏着解开晋祠当前困局的线索,却又难以捉摸。
应天府尹时而目光紧盯着《晋祠志》上关于晋祠历史典故、人物事迹的记载,时而又将视线移向《水经注》。
他试图从这些古籍的字里行间寻找到能化解危机的灵感,在古籍与现实的局势之间苦苦思索,探寻着破局之道。
“陆大人可知,圣母殿檐角那对宋代铁铸武士像?”
言语间他突然抬眼,“三日前有人瞧见,其中一尊武士的铁手指被人拗断了。”
陆风原本沉稳的面色陡然一变,瞳孔瞬间微缩。
仿佛两颗锐利的寒星,透露出一丝警惕与凝重。
晋祠这个看似只是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地方,此刻在他眼中却如同隐藏着无数危险的神秘漩涡。
对于晋祠三绝中的铁人传说,陆风亦早有耳闻。
在官场多年,他听闻过无数奇闻轶事,而这晋祠铁人的传说更是在坊间流传甚广。
相传在遥远的北宋时期,有匠人怀着对天地神灵的敬畏之心。
依照北斗七星的方位,精心铸造了四尊威风凛凛的武士铁人,用以镇守晋祠的大门。
这四尊铁人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从原地踏步而出,捍卫着这片古老的土地。
更为神奇的是,传说这铁人身上的指甲竟会随着国运的兴衰而生长。
当国家繁荣昌盛之时,铁人的指甲便会微微变长,好似它们也在感受着盛世的气息。
而一旦国运衰落,指甲则会停止生长甚至回缩。
这一传说为铁人蒙上了一层神秘而庄重的色采,在当地百姓心中,它们已经成为国运兴衰的某种象征,被人们虔诚地供奉与敬畏。
陆风深知这样充满神秘色彩且与国运相关的传说,一旦被心怀不轨之人利用,必将引发轩然大波。
如今若有人蓄意损毁铁人,那绝不是偶然之举,必定是冲着“晋水龙脉”的谶语而来。
“晋水龙脉”的说法由来已久,在当地的古老传说中:晋水乃是龙脉所在,与国家的气运紧密相连。
那些妄图破坏晋祠铁人的人,恐怕是想通过破坏所谓的“龙脉”,达到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或者制造社会混乱。
想到此处,陆风心中的忧虑愈发浓重。
他意识到晋祠之事背后,或许隐藏着更为复杂的阴谋与势力角逐。
陈三适时插话道:“火器监在晋祠北厢设了三处暗窑,前日小人巡窑时,发现新铸的‘一窝蜂’火箭弹少了三枚。”
言语间他从袖中掏出了半块焦黑的布片,“这是在窑顶捡到的,像是西域回回炮的引信残片。”
陆风接过布片,鼻端嗅到若有若无的硫磺气息。
火器监与西域火器的关联,恰是朝堂忌讳的暗线。
他忽然想起上月兵部密报,哈密卫使臣曾绕道太原,行踪诡异。
“晋祠如今是三方拉锯之地。”
应天府尹铺开舆图,朱砂笔圈点出三处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