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封神演义的记载中,姜子牙的能力不是特别突出,但在历史上,他的地位却尤为突出,被后人誉为兵家始祖,武中圣人。
周朝三圣,文王姬昌,元圣周公,武圣姜子牙,其能力都是历史证明过的,足以推动时代的发展。
除此之外,姜子牙更是封神大劫的主角之一,为应劫之人。
这样的人物既然来到朝歌,那敖丙无论如何都不能放过,就算不能让其为自己所用,也要借他之手完成一些事。
比如,攻打北海妖族!
大规模作战,尤其看重统帅的能力。其能力越强,将士发挥出的力量也就越强,反之亦然。
而姜子牙被后人尊为兵家始祖,武中圣人,统帅能力无需多言,必然是当代拔尖的。
由他统兵讨伐北海,势必能大破北海妖族,废其气运。
……
姜子牙不是书院的学生,而是书院的讲师。别看他修为不高,但身份却是不低。
姜姓吕氏之后,吕国贵族,伯夷的后裔,而伯夷则是炎帝后裔,禹皇指定的接班人。
当年禹皇统治末期,按照古老的传统,禅位于伯夷。
只是令人没想到的是,禹皇陨落后不久,夏启突然发动叛乱,率军杀死了伯夷,自立为王。
伯夷在位时间虽短,但终究是禹皇指定的继承人,于法理上,他才是天下共主,夏启不过一谋逆之辈罢了。
因此,伯夷被杀后,其后裔被诸多上古氏族联手保了下来,并传承至今,为大商八百诸侯之一的吕国吕侯。
姜子牙身为炎帝后裔,能力又非常出众,自然有资格担任书院的讲师,教导一众诸侯传人。
毕竟,姜姓诸侯在大商,也是一股极为庞大的力量,没人敢公然得罪。
……
“你就是姜子牙?”
书院之中,看着面前白发苍苍的老人,敖丙不解的问道。
他猜到姜子牙修为不高,却没有想到会这么低,才刚刚步入炼神的门槛,距离成仙都极为的遥远,别说是与天地同寿的金仙之境了。
修行共有四个阶段,分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返虚合道。其中炼精,炼气,炼神三个阶段,代表的是仙道之前的修行境界。
直到返虚之后,方才算是成就仙道,代表着天仙、玄仙、金仙三个境界。而合道,则是指太乙、大罗,混元三个境界。
准圣是大罗的延伸,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两个境界其实算是一个境界。所以,准圣虽然被单独列了出来,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个境界。
就如混沌魔神,大罗之后,就是混元,根本没有准圣的说法。
敖丙现在是神通大罗,神话太乙,分别处于合道的第二个与第一个阶段,勉强算是一个高手。
在他想来,姜子牙好歹也拜入了元始天尊门下,得圣人教导。因此,就算他天赋再差,再不济也能摸到仙道的门槛,得道成仙。
可像现在这样,才刚刚踏足炼神之境,这也太离谱了吧。
说句难听点的,就是一头猪,得圣人指点,放在昆仑山修道几百上千载,那也能成仙。
姜子牙现在这种情况,让敖丙实在不知该如何评价。
他只能说,姜子牙的身体肯定有问题,生来就被仙道拒之门外,否则在昆仑山上修炼这么久,绝不会只有这点修为。
元始天尊对姜子牙的评价,此生无望仙道,敖丙原以为是指他没有机会修成金仙之境。
毕竟,在强者眼中,唯有与天地同寿的金仙才算是仙人,天仙玄仙之流,不过伪仙罢了,根本不入流。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个此生无望仙道里的仙,竟然指的是天仙,真是够离谱的。
“回禀相国,在下确实是姜尚姜子牙,不知相国找我所谓何事?”
疑惑的看了敖丙一眼,姜子牙不解的问道。敖丙现在名气极大,他就是想不知道都难。
只是,他不明白,像敖丙这样的大人物,为何要指名道姓的来见他,实在令人费解。
“你一阐教弟子,不去西岐,反倒跑来朝歌,我来寻你,不是很正常的吗?”敖丙笑了笑,很是诛心的问道。
阐教现在与大商水火不容,乃是众所周知的事,这种情况下,身为阐教弟子的姜子牙,竟然还敢跑来朝歌为官,其心思难免引人多想,是不是有什么阴谋。
“实不相瞒,我虽是阐教记名弟子,但却被老师赶下了山,说我此生无望仙道,不如下山前往人间,寻一世富贵。”
“而在下山之后,我见大商在相国的治理下国力蒸蒸日上,大有中兴的气象,立即就意识到,我的富贵应该就应在大商了。”
“恰逢此时,大商书院设立,欲招揽四方贤才,我便赶来朝歌,谋一场富贵。”
姜子牙神情不变,就敖丙的疑惑,有条不紊的解释道。
他的意思很简单,元始天尊欲兴西岐,以取代大商这点他很清楚。可就他下山所见,大商国力蒸蒸日上,大有开创盛世之象。
这种情形下,根据他的分析,周国没有半点取代大商的可能。但这就与他老师元始天尊所言发生了冲突,既然圣人说周国能取代大商,那就一定能,不能也能。
在自己的判断,与老师的预言间,姜子牙肯定更信老师的预言。他猜测,未来应该会有什么变故发生,导致大商国力衰微,进而给了周国将其推翻的可能。
按照这个推论,姜子牙应该隐居山野,潜心研究治国之道,以待天时。但奈何,他虽有此心,可寿元不允许啊。
他不过炼神之境,并不能做到长生不老,寿元最长不过万载。而他下山时,已经上千岁了。
也就是说,他的寿元最多还剩九千载。听着是很长,但与大商数百万年的国祚相比,根本算不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