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30章 啊啊啊啊!(1 / 2)二月风似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发着白光的烈日炙烤着大地,使得京师内外的气氛也为之一窒。

紫禁城的金瓦,在如此烈日之下,也在反射着更让人难以忍受到的炙热光线。

与此同时,空气中也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闷热让人忍不住的想,若是这个时候能一场风雨就好了。

可惜,老天爷总是如此,总喜欢和人们心中想着的反着来。

陈洪站在东厂诏狱前的廊檐下,手中把玩着两颗不知盘了多久的文玩核桃。

这对核桃不仅被盘的油光发亮,而且色泽也盘的厚重至极,宛如玉石一般。

但此刻的时候,似乎并未将心思放在手中的核桃上,而是在盯着眼前被东厂番子押解而过的一队官员。

在陈洪的眼里,这些官员在往日里一个个都是趾高气扬的大公鸡,但在此刻他们却跟丢了魂一样,一个个面色灰败,官服凌乱,有的甚至连鞋子都没穿好,他们被粗鲁地推搡着前行。

“二祖宗,这是今日第三批了。”

一个穿着青色贴里的年轻太监小跑过来,躬身禀报。

陈洪本来慢条细理的神情动作,突然一手,眼中露出凶狠至极的光采,抬手就是一记无比响亮的巴掌,甚至都将自己手中的文玩核桃都要在那个小太监的脸上打碎!

“二祖宗?什么二祖宗?!”

陈洪气的胸口起伏,他最受不得的就是手下的人对他的尊重不够。

如今黄锦不过才刚刚回来,嘉靖皇帝又给他恢复司礼监太监的身份,结果这般狗东西,就开始见风使舵,跟陈洪叫上了二祖宗。

这岂能不让陈洪炸毛?

被打的小太监捂着脸,嘴里也流着血,被吓的跪在地上,口齿不清的求饶着,“孙子知道错了,孙子知道错了”

但陈洪似乎还不解气,对着一边的其他的东厂番子说道:“将他也给我关进诏狱,严加审讯,咱家怀疑他也拿了逆贼的好处!”

一旁的东厂番子瞬间就如狼似虎的冲了出来,就像是老鹰抓小鸡一样,拎着那个小太监的后衣领,就将他也往东厂诏狱里拖。

小太监吓的哇哇大叫,而且也肉眼可见的失禁当场,在地上留下一道无比醒目的痕迹。

看着这个小太监被抓进诏狱的大门消失不见之后,陈洪的心情总算是好了一些。

作为现任的司礼监掌印太监,他深知自己这个位置来之不易!

如今黄锦又杀了回来,他若不能在人前立威,不能将嘉靖皇帝交代给他的案子办好,那么他可能很快就会被嘉靖皇帝直接换掉。

所以,这个时候,陈洪必须狠!

而且还要狠到让自己人都瑟瑟发抖的地步!

看着那一队官员被悉数拉进诏狱大门之后,陈洪又清了清嗓子,声音不高,但却带着狠辣至极的口吻说道:“你们今天继续审,务必问出董份在朝野内外的全部党羽。帝君最痛恨的就是结党营私,这些人都是董份的同党,一个都不能放过!”

“是,儿子明白。”

一旁年纪与陈洪相差不了多少,但身份地位明显不如陈洪的一干东厂骨干太监连忙如此回道。

好像是很担心自己回应慢了,就会被陈洪记恨在心。

而后其中一个太监额头,在这个时候,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也不知是因为天气的炎热,还是此刻的紧张,

他小心的对着陈洪说道:“老祖宗,这几日抓的人实在不少,朝中已有议论.儿子在想,要不要先缓一缓?”

陈洪猛地转身,眼中寒光一闪,恶狠狠的盯着那个太监,声音带着一股彻骨的阴冷寒意,“议论?谁敢议论?”

陈洪冷笑一声,“董份勾结倭寇,走私海外,意图不轨,帝君龙颜大怒,命咱家彻查此事。那些为董份鸣冤叫屈的,他们不是同党,又是什么?莫非你也收了好处?”

那位太监被陈洪的气势吓的噗通一跪,直接给了自己一巴掌,带着哭腔:“老祖宗明鉴,儿子绝没有收过任何人的好处.”

陈洪看着这位太监的怂样,也不耐烦的摆摆手,“都滚!”

一时间所有在陈洪身边的太监,轰的一下就都散了,生怕又惹了陈洪的没头。

在这些太监走远之后,陈洪又从袖中抽出一份名单,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朝中官员的名字,有的已经被已经被他画了勾,表示已经被他抓住拿下,有些没有画勾,这是没有没拿的,还有一些名字后面只是点了一个点,这说明陈洪在犹豫。

看着这份从董份家里“搜出”的同党名录,陈洪陷入到了沉思。

“要不要顺势将徐阶也拿下呢?”

陈洪眯起眼睛,想着徐阶的名字。

现在的徐阶对于陈洪而言就是一个定时炸弹,早知道嘉靖皇帝会委任他如此重要的大任,当初就不该和徐阶眉来眼去。

现在弄的被动了,陈洪也忍不住糟心起来。

毕竟比起嘉靖皇帝能给的好处和权力,徐阶那边能给他的实在是太少了。

所以,在这一刻陈洪的心里忍不住纠结了起来。

可是很快,陈洪也只能叹息一声,因为董份今天的下场,就是徐阶大义灭亲,举报他的下场。

这个时候,陈洪若是强行牵连徐阶,弄不好还会偷鸡不成蚀把米。

正当陈洪纠结盘算之际,一阵突然而至的急促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一个跑的上气不接下气的东厂档头慌慌张张地跑来,对着陈洪一拜:“禀报老祖宗,大事不好了!有数十名官员聚集午门,跪地请愿,请求释放被捕同僚!同时还要弹劾您。”

陈洪闻言,面色猛然一沉,眼中也冒出了一抹更寒的冷光:“都有谁?”

“领头的有礼部侍郎,还有都察院的一位左副都御史、以及兵部的郎中、翰林院的编修.几乎在京各衙门的官员都有参与,而且人数还在增加!”

陈洪眼中怒气一闪,直接沉声道:“走,咱家倒要看看,到底有哪些所谓的忠臣,敢在这个时候包庇这些乱党?”

同时,陈洪又对着来禀告之人说道,“去调一队东厂番子,让他们都带上鞭子。咱家要亲自去看看这些'忠臣'的嘴脸!”

午门外,夏日的烈阳下,青石板都被晒得滚烫。

数十名身着各色官服的官员,他们整齐地跪在午门前的中央,丝毫都不畏惧夏日的暑气。

最前排几人就是刚刚那位东厂铛头所言的几人。

他们几个人跪在最前面挺直腰背,双手都高举一份奏疏,纹丝不动的跪着。

在他们身后,其他一同来请愿的官员,同样也是神情肃穆,哪怕额头上已经汗水涔涔,官服前后都已经被汗水浸透,也没有一个人改变姿态,好似这一刻他们又拿出了当年考科举时,苦练出来的毅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