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17章 投名状(2 / 2)二月风似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现在看来严嵩之所以能上位,完全就是因为嘉靖皇帝在演他,最后不仅将严嵩演到了身败名裂的地步,也将其演到了家破人亡的境地。

虽然,现在他被朝廷荣养在了昌平的秦城庄园,但其中的苦楚和心酸又有谁能理解?

徐阶想到了现在的严嵩,在这一刻,他仿佛也看到了自己去秦城和严嵩作伴的场景。

这一刻都是那么的似曾相识,都是那么的身不由己!

而且,也都是儿子给埋的祸根.

是苦是毒都要咽下去.

五月中旬,文华殿的一次小型高层会议上。

徐阶正式呈上了《请开市舶司疏,系统阐述了对有限度开放海禁的建议。

徐阶的奏疏一如既往的文辞优美,论证严密,既考虑了国家利益,又兼顾了现实可行性,赢得了朱载坖的赞许,也赢得一众无关利益者的赞同。

而还有一方与海洋利益休戚相关者,则冷眼旁观着徐阶,似乎是要用目光审批徐阶的背叛!

“徐阁老此奏深得孤心。”

朱载坖赞赏的目光看着徐阶,那目光像极了当初嘉靖皇帝心情极好之时看严嵩的样子。

徐阶深深的埋头,“此皆臣肺腑之言。市舶司虽小,但事关重大,臣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朱载坖满意的点点道:“徐阁老用心了,海禁之事,确需与时俱进。若是只按照从前的思路重开闽、浙两市舶司,显得朝廷过于小气了。”

“所以孤以为,既然要明定市舶司在未来朝廷之中的关键作用,就不该再像原来那般小气。这样吧,再增设几处。”

说罢,朱载坖就在徐阶的这份奏疏上面用朱笔加了几个地名。

分别是:天津,上海,武昌等地。

天津好理解,那就是如今的天津卫,上海也好理解,那就是现在的松江府上海县,距离徐阶的老家华亭也仅有一步之遥,选在这里也很难不让人多想,徐阶是不是提前得到了什么好处和许诺,才会背叛江南的世家。

但是武昌这个地方,却是让人没有想到的。

首先武昌是内陆城镇,与大海根本就不沾边。

但是为何会有武昌?

就在众人疑惑的时候,朱载坖也解释了。

朱载坖道:“武昌虽位于内陆,但在长江之滨,长江衔接大海,可以互通商贸船只,以此地开市舶司,也是一种新的尝试。而且,市舶司职权太过单一,并不利于其后的发展。”

“所以,孤决议从今以后市舶司单列于户部之外,由新成立的海关衙门统属。具体税负规则,由内阁商定,交户部执行。形成双重管理,从而避免职权过重,产生以权谋私,侵害朝廷利益的事情发生。”

徐阶听完朱载坖的话后,立刻就拜:“王爷圣明!”

这突如其来的转变,也让李春芳惊呆了。

他看着现在的徐阶,感觉徐阶这是在抢台词!

若是徐阶再得圣心,那他岂不要又要熬到猴年马月才能上位?

所以在这一刻,李春芳对徐阶的危机感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但是这种臣子之间的竞争和小心思,朱载坖是不在乎的。

毕竟这些人都需要进步,而想要进步,就必须得有作为。

而他们的作为,自然也是朱载坖乐得看到的,乐得为其裁判的。

所以,李春芳现在对徐阶的竞争,也是朱载坖默许的行为。

朱载坖道:“既然如此,事情就议到这里吧。吏部记得好好的评估一番,看看主管市舶司的新衙门应该如此设置品级和内部职能司局。”

赵文华听到朱载坖的吩咐,立刻就出列一拜,“臣遵旨!”

随后文华殿点的高层会议就解释了。

离开文华殿的徐阶独自一个人走着,他知道,自己的危机是暂时过去了,但政治博弈永远不会结束。

他用支持开海的立场换来了家族的平安,却也埋下了新的隐患——江南士绅集团不会轻易原谅他的“背叛”。

回到府中,徐阶独自坐在书房,取出一封刚刚收到的密信。

信是松江老家送来的,汇报了销毁证据和转移财产的进展。看着那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徐阶不禁苦笑——徐家这些年通过走私积累的财富,远超他的想象。

“老爷,郭阁老来了。“

徐福在门外禀报。

徐阶迅速烧掉密信,整理衣冠:“请。“

郭朴匆匆进来,脸色凝重:“元辅,大事不好!刚刚收到消息,苏州、松江一带的士绅正在密谋联名上书,反对开海。领头的是华亭董家,言辞激烈,直指您.背信弃义。”

徐阶面色不变,心中却掀起惊涛骇浪。董家与徐家世代联姻,是江南士绅的核心力量之一。

他们的反叛,意味着徐阶将面临来自老家根基的挑战。

“我知道了。”

徐阶平静地说,“辛苦郭阁老了,此事我自有计较。”

郭朴看着如今的徐阶,心里其实也迷茫极了。

他也想去找李春芳站队,结果李春芳压根看不上他。

他也想找胡宗宪和赵贞吉示好,但这俩人似乎也有意和他保持距离。

以至于郭朴虽是入了阁,但就跟孤家寡人一样凄凉。

所以,他也只能一咬牙重新抱紧徐阶的大腿,和徐阶共进退一段时间再看看情况到底如何,实在不行就学着之前的严讷辞职回家也不失于是一种智慧。

送走郭朴后,徐阶又站在窗前,望着院中飘扬的柳枝,但他却没有感到一丝的暖意,却有一阵刺骨的寒意在心底升腾。

现在前有裕王的威逼,后有士绅的反对,他仿佛置身于一场没有赢家的棋局中。

“爹我回来了。”、

徐璠不知何时站在了门口,“听说董家带头反对我们?”

徐阶回头看见徐璠也并不意外,他知道自己这个儿子没有定力,并不会一直在松江老家老老实实的待着。

徐阶点点头:“意料之中。我们选择了朝廷,就必然得罪地方。”

“那现在怎么办?两边不讨好.”

徐璠忧心忡忡。

徐阶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既然已经选择了裕王,就只能走到底。传我的话,准备一份董家参与走私的详细证据,匿名送给都察院。”

徐璠倒吸一口冷气:“父亲!这.这会毁了董家!”

“政治就是如此残酷。”

徐阶声音冰冷,“要么他们死,要么徐家亡。既然董其昌不识时务,就别怪我无情了。”

这一刻,徐阶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那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自己。为了保全徐家,他已经牺牲了政治立场;现在,他不得不牺牲昔日的盟友。

窗外,柳枝越飘越长。

徐阶的心也是越来越冷,他也不想如此,可现在的他,已经别无选择!

他必须得有投名状递上去,让裕王觉得他还有用。

否则,单靠现在的这点忠诚,并不能换回徐家的平安。

——————

五千字,吊不吊?!

求月票(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