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应对之策
第二日,等裴元醒后,想着昨天那微妙的进展,简单的洗漱过后,就很心痒的出了院子,想再去韩千户那边看看。
结果刚推开院门,就见隔壁的院门口正罚站着三个垂头丧气的家伙。
听到这边的门环动静,三人一起看了过来。
接着,三人脸上都流露出期盼的神色。
彷佛在说,“快来呀,快来呀。”
裴元默默吐槽一句,三只傻鸟。
随后果断将院门关闭。
裴元呼唤守门的亲兵,让他准备了吃食,又把孔续叫来一同用餐。
孔续为了裴元画的大饼,在外奔波了有些日子。
偏偏南油的事情,进展又一直不太顺利。
整个人看上去都黑瘦憔悴了不少。
裴元见到孔续的第一眼,不等他开口诉苦,就主动道,“孔镇抚奔波不易,等到南油的事情走上正轨,本千户必为你筹措些功劳,让你这官位往上动一动。至少,替你择一上佳大州去做个知州,也让你正经走上仕途。”
孔续听了大喜过望,身上的疲惫彷佛都一扫而空。
他本就是热心仕途的,要不然也不会百般钻营了。
之前虽然因为功劳做了上元县主簿,算是摸到了仕途边边了。
但是一个南京城下的小小主簿,又算得了什么?
不但每日案牍劳形,没多大权力,还只能在遍地高品的南京城,夹着尾巴做人。
所以裴元开出正六品的价码后,何儒就毅然的抛弃了以前的身份,以孔续的马甲活出了第二世。
可是在锦衣卫做镇抚,文不文武不武,毕竟有些不伦不类。
在孔续的观念中,没开堂坐衙,就感觉和自己期待的人生差了点什么。
没想到现在裴千户交代的事情,还没什么着落,人家就痛快的让自己看到未来了。
大州的知州,那可是从五品。
而且大明的州,都设置在比较要害的地方,本身带有一些军事属性。
州的辖境内,要么有卫所驻扎,要么就是有守御千户所。
比如说,济宁州和东平州。
这些军州有不少需要和驻兵打交道的事情,特别适合孔续这个文不文武不武的晋升序列。
而且有程雷响的例子在,再加上孔续来时正九品主簿直接跳正六品镇抚的操作,让裴元的话充满了说服力。
孔续感动的拜倒在地,“卑职必定竭尽所能,绝不让千户失望。”
裴元亲自上前将他扶起,随后邀他去桌前坐下。
两人一边吃着,一边说着淮安那边的事情。
孔续努力的想要让裴元知道他的努力,把这些时日发生的事情以及自己的应对,尽可能详细的对他说了一番。
大致情况,和裴元之前预料的差不多。
孔续有些无奈的诉苦道,“卑职都加到很高的价码了,那扬州知府孙禄仍旧不肯同意通行。底下办事的人,也没敢收钱的。”
“卑职后来又承诺,愿意折价向江南地区卖油。这样的话,他们什么都不用做,单纯加价贩卖,就可以利用现在的高价,获得不低于以往的收入。可是他们宁可要平价的大豆,自己去榨油,也不愿意要折价的豆油。”
“卑职还听说,要是他们这边点了头,到时候撕破脸的就不止是他们这些人了。”
裴元冷笑听着,随后询问道,“从河南运去的那些豆子榨了多少油了?”
孔续估摸了下,答道,“小半总是有的。”
裴元立刻给出建议道,“行吧,榨出来的油先慢慢卖着。剩下的大豆,要尽快全都运来阳谷。”
孔续听了大为惊愕,“千户,山东的大豆也该要收获了吧?这个节骨眼上,千户不把大豆向南运输,怎么反倒把辛辛苦苦运去的豆子再运回来?”
裴元叹了口气,“哪还顾得了这个。”
说完,也知道是该给孔续透透风了,于是便道,“你说他们宁可要平价的大豆,自己去榨油,也不愿意要折价的豆油,这就说明,他们无论如何都要把我们挤出榨油的市场了。”
“别人既然要断本千户的财路,那本千户也不能束手待毙。”
“眼下已经没有侥幸可言了,谁先意识到这点,谁先抢先出手斩尽杀绝,谁就会占据主动。”
“现在趁着他们占尽优势,仍旧幻想着逼迫咱们平价向南出售大豆的空当,赶紧把积存的大豆运回来。要是等他们反应过来,只怕这些大豆想顺利运回来都不容易了。”
“至于榨出来的油,我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抛售一部分。”
南方的豆油价格大涨,可是这么多便宜的豆油,却堵在宝应湖运不过去。
裴元不信他们就这么心齐,也不信没有人动心。
现在之所以没人跑来联系,其中的主要原因,不是那些相关利益集团众志成城,而是那些动心了的豪强和这边不熟悉,不敢冒着背叛盟友的风险和对手交易罢了。
裴元只要找到合适的目标和靠谱的中人,仍旧有希望把这些已经榨出来的油抛售掉。
现在豆油的价格,已经涨到了每斤一百多文。
相比而言,寻常年节的大豆价格,则是在一百文四十斤左右。
陈头铁在河南的时候,靠着从湖广前线买来的折价大豆,打崩了河南的大豆市场。
从而以极低的价格储存了大量的大豆,这个价格可是远低于市场的。
当时因为买的大豆太多,根本无法运输,还是凭借着一封封份量十足的信,借用的官库存储的。
虽说存储期间产生了一点默认的损耗。
但是最终陆续运到淮安的大豆也有二十万石之多。
如果不是裴元拿了霸州军买命的那些金银珠宝,当时都凑不出这么多的银子。
将近八万石豆子榨出的豆油且不说,榨油剩余的那些豆粕掺杂谷物做成豆饼,也有很好的销路和不错的价钱。
裴元如果能顺利把这些成品出货,不考虑运回阳谷的那些大豆,也足够大赚一笔了。
至于这件事该请谁来办,裴元心中已经有了一个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