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对熊文灿的处置有了决定,可熊文灿在奏折中提及的事却依旧要解决。
温体仁已派人去核实了,不过就算核实的消息还没来,朱慎锥心里也知道熊文灿所说的事不会有假。
一来熊文灿没有这样的胆子谎报,要知道这可不是小事。二来这件事其他人不清楚,朱慎锥心里却是很明白的,熊文灿奏折中所说的是事实。
熊文灿在奏折中告知朝廷,小琉球那边有西洋的红毛鬼作祟,登岛为祸,在岛上筑城,欺凌大明子民,多行屠杀抢掠之举,岛民不堪受辱奋起反抗,但双方实力差距太大,岛民不敌红毛鬼,死伤惨重。
如今岛上诸多岛民不是逃离红毛鬼占据之地,去了其他地方躲藏,就是被红毛鬼所抓获后奴役,帮着红毛鬼筑城开荒。还有一些岛民冒险渡海,来到福建求助于大明朝廷,希望朝廷能发兵小琉球为岛上百姓做主,铲除此患,驱逐红毛鬼。
熊文灿接到消息时正好已卸任了福建职务,正准备去两广上任。小琉球不属于大明本土,可以说是海外之地,但因为岛上百姓除去土著外大部分都是福建人,所以按其远近和惯例自当由福建管辖。
所以小琉球一事应该是福建官府来处置,可熊文灿已不是左布政使了,而这时新的接任者还没到福建,得到小琉球那边传来的消息后熊文灿勃然大怒,却又无能为力,所以这才写了这份奏折上书,希望朝廷重视此事,发兵小琉球以解决岛上红毛鬼。
小琉球其实就是台湾,这个名称古就有之。
而熊文灿奏折中提到的红毛鬼也不是旁人,正是荷兰人。
天启二年时荷兰人就和大明打过一仗,当初占据澎湖的荷兰人突然袭击福建厦门,当时厦门守军顽强抵抗,荷兰人意图占据厦门的军事行动遭受失败,但也给厦门带来了重大损失,其中恰好在厦门的七十多艘商船被荷兰人击沉,另外守军也死伤不小。
当时的福建巡抚南居益上书皇帝告知此事,天启皇帝下旨让南居益全权处理福建战事,驳回了荷兰人大言不惭的议和条件。在朝廷的支持下,南居益着手备战,原本是准备使计趁谈判机会偷袭,可谁想行事时漏洞百出,非但没能成功反而吃了亏。
事后天启皇帝狠狠责骂了南居益,让其戴罪立功,南居益痛定思痛重新整顿兵马再战,最终耗时一年终于攻占了澎湖列岛,除少部分荷兰人逃走外,大部分全部被明军俘虏,事后这些俘虏押至京师,天启皇帝下旨全部斩杀,传首九边,以慑天下。
此战后,荷兰人消停了许久,被打疼了的荷兰人就此退出了小琉球范围不敢来犯。但谁都没想到,一晃十多年过去,这荷兰人居然又卷土重来了,不仅再一次占据了澎湖,还直接登上了小琉球,在岛上大模大样地筑城,摆出一副长久在此的姿态。
堂堂大明,天朝上国,怎能让西贼如此欺凌?而且这一次来的荷兰人不仅数量比之前更多,规模更大,对岛上大明百姓的手段更为残酷。作为大明臣子,曾经的福建左布政使熊文灿如何能忍?哪怕他已调任两广,可依旧憋不下这口气,这才上书朝廷,希望朝廷尽快发兵,灭此贼寇。
“天启二年,荷兰人来犯后被击溃,至今过去也不过十多年,这荷兰人吃记不吃打,居然胆敢再犯我大明!温先生,你认为此事应该如何解决?”朱慎锥直接问温体仁。
温体仁觉得这话有些不好回,因为这件事他还没确定,而且这一次荷兰人和上一次不同。天启年间荷兰人是直接袭击大明本土,攻打厦门。而这一次荷兰人却没这么干,并没主动进攻大明,只是占据了小琉球在岛上筑城。
虽说小琉球的岛民除去当地土族外大部分是大明人,其中基本都是福建移民。可问题在于小琉球不属于大明本土,虽在福建沿海势力范围,朝廷却从未在岛上设置正式衙门,除去仅仅在澎湖短时间驻兵外,对于小琉球的行政管理基本是一片空白。
由此可见,小琉球仅仅只是名义上归属于福建范围,却又是化外之地。这一个地方,对于大明而言可以说是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