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三十八章 总兵(2 / 2)夜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旦解决了这些问题,明军的战斗力自然直线上升,根本不怕所谓的八旗精兵。这点朱慎锥太了解了,要知道新军就是他亲自训练出来的,新军的装备、待遇在这个时代都是最高的,而正是有了这些,再加上严格的训练,新军才拥有如此强悍的实力,哪怕同等兵力情况下面对八旗精锐也能打得对方抱头鼠窜。

大明的边军都有以上的问题,其中辽东的问题是最严重的。而且袁崇焕当年在辽东乱搞,也使得辽东将门的力量不断增强,其中最代表的人物就是祖大寿和吴襄了。

祖大寿和吴襄两人基本掌控了大部分的辽军,尤其是最能打的关宁铁骑就在后者的手中。虽然两人对大明都很忠诚,但不否认他们各自也有着小心思,这其实就和当年的李成梁是一样的,如果没有当年李成梁养寇自重,也不可能有后来的努尔哈赤崛起,更不会让辽东演变到如今的局面。

一下子调动两人是不可能,这会损害到辽东整体战局。所以朱慎锥要动辽东只能先动吴襄,之所以动吴襄一来他是山海关总兵,其防区在山海关一带,而祖大寿的防区在宁锦,祖大寿直接面临建奴的威胁和进攻,临战换将是大忌,而且这些年祖大寿的表现不错,虽然每次被皇太极打得苦不堪言,可他却一直坚持应战,用尽办法和对方周旋。

所以祖大寿是不能动的,祖大寿在前线,宁锦防线就能稳住。而动吴襄就没这个问题了,他在山海关,山海关相比宁锦防线远离战场,除非祖大寿的防线崩溃,这才会让山海关暴露在敌人面前。

此外动了吴襄还有吴三桂在,作为辽东年轻一辈最杰出的将领,吴三桂这些年风头正劲,而且当年长城一战,吴三桂深得王晋武的看重,战后不仅为吴三桂请功,还在朱慎锥的面前大力推举吴三桂,夸赞他少年英雄。

对于吴三桂,朱慎锥比任何人都清楚,在历史上吴三桂的名气可不怎么好,可毕竟现在还没发生的事不可能就此迁怒于吴三桂。而且现在的吴三桂对大明的忠诚是实实在在的,相比一肚子心思的吴襄而言,吴三桂更忠于大明,更为纯粹,也有着年轻人为国效力的一腔热血。

孙承宗见了吴襄后直截了当告知了让他去京师的安排,并且提出他离开辽东后会由吴三桂来接替他的山海关总兵之职。此外,孙承宗还给吴襄带去了朱慎锥的圣旨,圣旨上不仅夸赞吴襄这些年为国征战的功劳,给了高度评价,还特意把吴襄的爵位转为世袭罔替,也就是说吴襄这个一等伯爵的爵位以后可以传给吴三桂,同时吴三桂身上同样也有朝廷之前授予的二等子爵爵位,这个爵位朝廷不收回,依旧可以传给其子。

如此一来,吴家等于一门两爵,这在勋贵中是极为罕见的,由此可见朱慎锥对吴襄的优厚待遇。

面对这样的情况,再加上来说这事的又是孙承宗,吴襄根本就起不到拒绝的念头。别看孙承宗这个老家伙离开朝堂这么久了,可他在辽东的威望是无人可比的,别说是自己了,就连当年袁崇焕也不行,孙承宗一个眼神就能让吴襄胆战心惊,现在朝廷已对自己开了例,给了这样的优厚,吴襄再不知趣就是自寻其辱了。

就这样,吴襄仅考虑了一日就表示同意,愿意交出手中的兵权给吴三桂,同时去京师。

孙承宗对吴襄的知趣很是满意,又安抚了他几句后让他尽快准备,既然已经答应了此事,那么宜早不宜迟,速速去京师为好。

至于吴三桂那边非但没有因为他爹吴襄去京师而感到不满,反而吴三桂心里很是高兴。

原来早在孙承宗到辽东之前,王晋武就私下派人给吴三桂送了信。信中王晋武对吴三桂说了不少话,尤其是夸赞吴三桂打仗的本事和对朝廷的忠诚,同时也表示了对吴三桂这样年轻有为的将领现在依旧不能独自领军有些遗憾。

甚至王晋武还表露出了招揽吴三桂去新军的想法,提到了一旦吴三桂愿意来新军,他可以直接给吴三桂一个总兵的职务。这封信让吴三桂看完后心中又是欢喜又是遗憾,他虽然对新军的诱惑很是心动,可作为辽东将门后起之秀,他也明白辽东才是自己的根本,一旦孤身入新军,恐怕没有辽东这么自在了。

而且辽东目前是前线,吴三桂觉得在辽东更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如有一天能为朝廷彻底平辽,解决建奴之患,那么他吴三桂不仅能够青史留名,更能借此成为真正的大明军中名将,名扬四海。

就在接到这封信后不久,孙承宗就到了辽东,之后吴襄就明白了孙承宗的来意。随后,吴襄找来吴三桂商议,想问儿子对此的看法,没想吴三桂得知这消息后心中狂喜,因为一旦自己老子走了,那么山海关总兵就是自己的了,而且关宁铁骑包括吴襄手中掌控的精锐辽军也全成了自己的,这岂不是自己一直梦寐以求的?

所以吴三桂当即表态支持朝廷的要求,并且站在吴家的角度劝起吴襄来,说什么吴家一门两爵,这是前所未有的恩德,而且他们吴家是将门,又从来没有造反的打算,为国尽忠才是吴家的本分,既然如此吴襄去京师是享福的又不是受罪的,为何不去呢?朝廷给了吴家面子,又拿出这样的诚意,他们吴家可不能不知好歹啊!

在吴三桂的这番劝之下,吴襄这才做了同意去京师的决定,而今日吴襄马上就要走了,吴三桂心中更是欢呼雀跃,等自己老子一走,这山海关就是自己的了,接下来他就能在此大展手脚,建立不世功勋,为大明,为朝廷平定辽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