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既然上面需要。
他也可以先将之实现,去满足当下的军事需要。
“好,好,好!”秦云高兴地一连说了三个好字,更是忍不住重重地用拳头锤了一下桌子,神色激动不已。
林飞三人,更是乐得合不拢嘴。
研究的事情,他们不懂。可他们清楚一点,只要有了潜射d弹,就等于有了跟m帝和老大哥开战的底气!
……
在高兴过后。
秦云很快便表示。
只要是李暮的研究需要,波海造船厂上下务必全力配合。
像是查看档案室这种事。
以后甚至都不用再上报,直接就可以查看。
还有就是给了他随时调用全国各地任意人员的权力。
只要他看中的人,都可以向上面申请,直接将人调过来。
至于对方愿不愿意的问题。
这个不用考虑。
且不说没有人能拒绝这项研究。
国家需要,就是再有困难,他们也都会全部克服。
……
接着,在简单地吃过早餐后。
没过太久。
秦云就匆匆离去。
他这次来,主要就是为了“潜艇换航母”的计划。
收获潜射d弹,无疑是意外之喜。
本来孤注一掷的想法,此时也渐渐动摇,急着回去将这里的消息都告诉上级领导。
他相信。
在听完之后。
关于“潜艇换航母”的计划,一定会有新的不同。
……
这边,送走秦云等人的李暮,和丁修巡返回厂长办公室。
回想着刚刚发生的一切。
后者还犹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毕竟那可是秦云啊,开国的顶级指挥官之一。
虽说他也曾见过一两次,但像今天这般,离得这般近,确实第一次。
“不过和那位比起来,秦云领导反倒是显得有些普通了。”丁修巡忍不住看了一旁身边的李暮。
上级领导的关心,可不是谁都能配得上的。
就在他一边想着,一边走到办公室楼下时。
迎面忽然走来三个人。
定睛一看,正是黄伟旅、赵任楷和李一川。
一过来,他们便忍不住问道:
“厂长,刚刚那是秦云领导吗?”
说是询问。
其实他们心里已经确定了个八九不离十。
毕竟对方的样子,以及丁修巡、林飞等人的态度,已经足以说明一切。
“没错,正是。”丁修巡点头道。
闻言,三人虽早有预料,但还是不免震惊。
黄伟旅道:“秦云领导来我们造船厂做什么,难道是来找李顾问的?”
“很有可能,总不可能是为了033a潜艇来的吧,昨天测试都没来,没道理今天来。”赵任楷接着道。
两人说着,将目光看向李暮。
不用说他们都知道,八成是为了消声瓦、消声涂料和潜射d弹的事情。
也只有这种关键的发明,才能惊动秦云那种级别的领导下来。
丁修巡笑了笑,道:
“既然大家都猜到了,那我就不多解释了。秦云领导下来,便是为了消声瓦和消声涂料的事情。”
“当然,现在还要加上一个潜射d弹。”
“他已经发话了,会给予李顾问和我们波海造船厂最大的支持,满足我们的任何研究需要。”
他说完后。
听到这个消息的黄伟旅三人倒是并不意外。
毕竟秦云作为夏国科技发展的最高领导,亲自过来,要是连这点支持都没有,反倒比较奇怪。
“厂长,那这么说的话,我们是不是能够成立潜射d弹的研究项目了?”黄伟旅高兴道。
本来如果是他们自己研究。
想要立项,还需要不少的时间。
但现在有秦云的话在,完全可以将项目火速上马。
丁修巡没有说话,看向一直没有说话的李暮。
歼四人都看向自己。
李暮道:
“项目上马没有问题,不过我还需要两天的时间做准备。”
“在这之前,便先搞消声瓦和消声涂料。”
“对了,还有反潜雷达,这个也要搞,不过我会找专门的人过来配合研究。”
要研制潜射d弹,没有那么容易。
他虽然有资料。
但也不可能直接拿出来照着抄。
“我们没有任何意见,都听您的!”黄伟旅三人当即表示道。
……
随后。
李暮带着三人上楼,来到厂长办公室,将这里当成会议室,开展研究。
首先,肯定是消声瓦和消声涂料的问题。
虽然先前已经和众人简单地说过原理,但想要直接研究出来,还是有很大的难度。
除了材料之外。
采用什么样的吸声结构设计和制造技术,也是不小的阻碍。
不同厚度、不同材料和结构的消声瓦,效果不尽相同。
即便是同样的消声瓦,贴在不同处,也有不用的效果。
那老大哥海军v级“功青号”原子能潜艇举例,它的艏部外壳使用了“皮膜涂层”,而舯、艉部外壳则采用了100毫米以上厚度的消声瓦。
这种巧用,是大鹅的潜艇隐身性能能处于世界领先的关键。
李暮缓缓道:
“消声瓦技术,主要包括本体技术、安装技术以及瓦与艇总体的匹配技术。”
“本体技术我已经做过简单介绍,这里先不提。”
“今天来说一说安装技术,它是技术能否转化为战斗力的关键,如果处理不好,便会出现严重的脱落问题……”
……
了半个小时的时间。
李暮简单地说了说安装技术和匹配技术。
这两项技术,都是未来消声瓦技术的关键拓展,其重要性甚至不亚于本体技术。
就拿安装技术来说。
在后世的一些国家,潜艇的消声瓦都有比较明显的脱落现象,比如大嘤的“天才号”和“支持者”号。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对于潜艇的战斗力,无疑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而且他目前只能获取到大嘤建桥郡这边的资料库。
所以大嘤的消声瓦技术落后,他的技术也就没有办法解决脱落的问题。
虽说一时半会儿,潜艇上的消声瓦不会出现脱落,但也要防范于未然,提前做好技术储备。
他对于自己黄伟旅等人,还是非常信任的。
说不定不用他从阿斯克那里获取资料,便能把脱落的问题解决掉。
即便不成,也能打下一定的基础。
等到他获取到资料的那天,研究起来一定事半功倍。
……
和黄伟旅三人开完会后。
李暮便起身起来,和丁修巡来到波海造船厂的档案室。
这里,有着夏国关于原子能潜艇研究的一切资料。
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禁区。
哪怕是丁修巡、黄伟旅,想要进来,都得经过严格的程序审批,且不能独自进入。
不过他却不用这么麻烦。
在被丁修巡送到之后,李暮便让前者自行离去。
自己则在档案室中,根据索引,一份一份地看起这些年来波海造船厂对原子能潜艇的研究资料。
……
两个小时过去。
依靠着铁架子上的李暮,满意地合上最近的一份档案。
他并没有将所有的资料都全部看完。
而是略过大部分内容,只去看那些关键性的突破研究。
从资料上看。
在61年之前,对于原子能潜艇的研究,一直都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毕竟先前经费紧张,再加上连大蘑菇都没有造出来,进度缓慢十分正常。
不过在01型计算机发明出来之后。
对于原子能潜艇的各项研究,都出现了阶段性的爆发式增长。
尤其是第一代超算和第二代超算出现的时间点。
关于原子能动力装置、艇体设计、推进系统、导航和探测系统,以及武器系统,都有了惊人的推进。
“照这个情况看,65年之前,应该能把原子能潜艇搞出来。”李暮心中暗道。
提前了5年,对于夏国来说,绝对意义非凡。
当然,这个时间并不绝对。
毕竟人不是机器,设定什么效率,就是什么效率。
“不管如何,有了原子能潜艇和潜射d弹,至少蒸包岛战役发生的可能性又降低了不少。”李暮默默想道。
他早上听完秦云的话后,觉得有些奇怪,所以又查了查资料。
结果发现,夏国在下一场自卫反击战之前,其实还和老大哥干过一仗。
只不过为了维护两国关系,此事并没有在历史课本中提及,也没有被大加宣传。
这场战役,叫做蒸包岛战役。
虽说他们取得了最终的战役胜利,但也一度面临和老大哥全面开战的情况。
李暮心道:
“如果不是上级领导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战略思想,拖着老m下水,恐怕真的很有可能打起来。”
在蒸包岛战役结束后。
老大哥为了挽回颜面,开始在夏国的三北边境地区增兵,并陈兵于夏国和他们的边境,以及夏国和孟固边境。
超过100w的士兵,近两万的机械化战车从三个方向集结待命。
据说,连大蘑菇都直接对准了京都,随时准备进行“外科手术”式的轰炸。
在这种情况下,夏国即便最后取胜,国家也会变得满目疮痍。
若非是m帝忌惮老大哥变得更加强大,加上上级领导的“换家”战略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结果如何,犹未可知。
“决不能让这样的事,再次重演!”李暮在心中暗暗发誓。
换家战术,虽然确实令人惊叹。
但不难想象,这是万般无奈之下的决定。
如果不是真的被逼到了绝境,且看不到一点胜利的希望。
上级领导又怎么会做出决定——放弃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家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