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九十二章 有眼不识金香玉(1 / 2)冰霜恋舞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西夏皇帝的信中,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先说的是宋辽夏三国之间多年的恩怨。

然后又提到当年宋夏之战,辽国不仅夺了西夏占据的那一片草原,还大兵压境,逼迫大宋增加岁币。

最后则是邀请大宋一起,联合灭辽。

这种事自然不可能在朝堂之上谈,否则朝会结束,立马就会走漏消息。

赵兴已经派人去往西夏,目的就是联合西夏对辽国出兵。

没想到辽国居然比他还急,算算时间,大宋的使臣可还没到西夏呢。

不过赵兴也没机会利用这件事占据主动权。

除非能在派出的使臣见到西夏皇帝前,派人告知。

否则李谅祚见了大宋使臣,知道大宋这次出使的目的,就晚了。

现在时间肯定是来不及了,赵兴只能打消这个想法。

“大宋皇帝陛下!”

梁乙埋躬身道:“外臣此次前来,吾皇还备了一件珍宝,让外臣单独送给陛下。”

此言一出,梁乙埋身后的几个西夏使臣脸色一变。

他们是李谅祚派来监视梁乙埋的,可梁乙埋现在提出要单独献礼,他们还怎么监督?

若是此时反驳梁乙埋,就让大宋看了笑话。

就在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赵兴开口了。

“哦。”

赵兴微笑道:“朕对贵使说的珍宝很是好奇,那就看看吧。请贵使去垂拱殿,退朝!”

说完,赵兴直接起身在百官恭送声中离开了大殿。

来到垂拱殿,等待了一会,梁乙埋在三水的引领下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个抱着木盒的太监。

木盒长大约两尺,宽不足一尺,里面装着什么不知道,但从内室略微有些吃力的神情可以看出,里面的东西不轻。

“外臣拜见宋皇!”梁乙埋行礼道。

“免礼!”

赵兴摆手道:“不知夏皇给朕准备了什么珍宝?”

“陛下容许外臣卖个关子。”

梁乙埋微微一笑,转身打开木盒,然后让开了身子。

“夏皇这是在羞辱…这是金香玉?”

赵兴看到木盒中放着一块褐色石头,脸色一沉,不过很快灵光一闪,认出了盒子里的东西。

“不错,正是金香玉。如此大的金香玉世所罕见,吾皇知道宋皇爱没人,便将其送给宋皇。”梁乙埋微笑道。

而金香玉并不是一种玉,而是看着像石头的东西。

远古神话故事中,夸父追日时,其妻为弥补夸父疲劳而化作一块金香美玉,夸父系于胸前精力充沛、不知疲倦、忘我追日。

有句话叫:有眼不识金香玉。

因为金香玉外表看着其貌不扬,宛如杂石。

这也是赵兴一开始认为李谅祚在耍他的意思。

赵兴小的时候在曹皇后那见过金香玉,因为时间太久了,后面才反应过来。

不过曹皇后那只有一块拳头大小的金香玉,这块这么大,确实能够算是稀世珍宝了。

金香玉神奇的地方是能够散发一股香味。

这种香味和后世的巧克力有些类似。

最神奇的是,金香玉香味很淡,凑近了才能闻到。

可只要伸手在其上摸一摸,手上就会沾染香味,不仅更加浓郁,还持久不散。

金香玉不仅能当天然香料,还是吉祥的象征。相传拥有者可以逢凶化吉遇难成祥,经千万年孕育而成并富有灵气,佩戴之人既不会感到空虚寂寞也不会感到痛苦忧伤。

“夏皇倒是舍得。”赵兴微笑道。

一块金香玉而已,珍贵是珍贵,可也就那样。

什么逢凶化吉,都只是传说罢了。

说到底,这玩意对女子的吸引力很大,因为香味特殊,加上是天然香味,香味比那些胭脂水粉好闻多了。

在赵兴看来也就那么回事罢了。

“吾皇以此为礼,也是向宋皇展现夏国的诚意。”梁乙埋微笑道。

“诚意朕看到了,说吧,夏皇为何想联合大宋对辽国出兵?大宋又能得到什么好处?”赵兴淡淡道。

虽说他占据不到主动权,可梁乙埋并不知道他已经派人去西夏了。

赵兴倒是想看看,李谅祚为了劝说他答应,会许诺什么好处。

“灭辽不管对大宋,还是我夏国来说,都是好事。如今辽国经过几次内乱,元气大伤,此乃天赐良机。大宋苦辽国久矣,此乃合则两利的事。”梁乙埋说道。

“朕自然明白。可夏国也应该知道,大宋在北方修建长城,花费巨大。如今的国力,难以支持和辽国交战,否则大宋早就出兵了。”赵兴一脸可惜道。

“宋皇说笑了,大宋接纳了萧太后等人,除非愿意交人,否则辽国必然不会罢休。说起来,我们夏国等于是在帮大宋。”梁乙埋微笑道。

他觉得赵兴有些太过贪婪了,居然还想问西夏要好处。

西夏没有这个打算,还打算问大宋要好处呢。

“你之前不都说了,辽国经历多次内乱,元气大伤。你觉得辽国此时会对大宋动兵么?”赵兴淡淡道。

“现在会不会不一定,可将来必然会。防范于未然的道理,宋皇应该懂的。”

“你说的确实有道理,可两国联合出兵,出兵多少,灭辽后地盘如何划分,总要有个章程吧?夏皇是什么意思?”

赵兴也清楚,西夏不可能给大宋什么好处,也懒得扯皮了。

“打蛇不死反受其害,既然要出兵,那就两国倾尽全力。吾皇说了,西夏可以出兵三十万。打下辽国后,燕云十六州那些,西夏全都不要,归大宋所有。而草原和河湟归夏国所有。”梁乙埋说道。

赵兴心里冷笑,他说西夏怎么主动找大宋联灭辽,原来是在打河湟的主意。

虽说董毡接纳萧太后等人,显示出了异心,可此时双方并没有撕破脸皮。

一旦赵兴答应联合,和辽国打起来了,可不是想停就停的。

而西夏那边只要透露消息给董毡,说大宋已经把他卖了,董毡即便不完全信,也会产生怀疑。

为了自保,甚至有可能直接投靠西夏。

“联合灭辽朕可以答应,但是河湟是大宋的,董毡对大宋忠心耿耿,朕不可能把河湟给夏国!夏国若是非要如此,联合之事只能作罢了。”赵兴淡淡道。

“宋皇不愿意答应,那我夏国岂不是吃亏了?”

西夏也没想过赵兴会答应,其实赵兴答不答应不重要,只要愿意联合出兵即可。

董毡心怀鬼胎,只要他们散布消息,说和大宋达成了交易,董毡必然会怀疑,如此就足够了。

之所以让他提,也只是试试,同时也是让大宋相信,西夏是真的想和大宋联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