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九十章 出宫(2 / 2)冰霜恋舞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张桂芬犹豫了一会说道:“陛下还记得那次马球场回来,遇到有人溺婴么?”

“嗯?”

赵兴闻言一怔,很快想到张桂芬说的是那次从吴大娘子马球场回来遇到溺子的事。

“朕自然没忘,怎么了?”

赵兴点了点头道:“皇后是怪朕继位后一直没有动作?”

“不是。”

张桂芬摇了摇头道:“那次过后,臣妾让人查过,除了溺死的,还有很多百姓养活不起,把子嗣丢弃的。臣妾就让人在城南买了一个宅子,专门收拢那些被丢弃的孩童。”

“你怎么没跟朕说过?”

赵兴没想到张桂芬这些年居然一直在收养孤儿。

“臣妾不忍心,就当行善积德吧。”张桂芬微笑道。

“你收养了多少人?”赵兴问道。

“哥儿有三百三十一人,姐儿要少一些,有二百一十六人。年纪最大的也才五岁。”张桂芬说道。

哥儿比姐儿多这么多,看着有些不可思议。

毕竟古人都看重血脉传承。

事实上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哥儿被抛弃,是因为百姓养不起,抛弃是希望能被好心人收养。

而姐儿即便养不起,也可以养个几年卖掉,还有一些人会将其溺死。

但是哥儿年纪太小,根本没人要,因此才会出现收养的孤儿男女比例差距那么大的情况。

“你跟朕说是没钱了?”赵兴问道。

“嗯。”张桂芬点了点头,说道:“汴京附近抛弃孩童的情况还是很少的,只要有人送弃养的孩童来,臣妾都会让人支付一笔钱财。”

养五百多个孩童,其实花不了多少钱。

可安置照顾都需要花钱,送来孩童的人还要支付一笔,压力越来越大。

张桂芬虽然是皇后,但也就吃穿不愁罢了,实际上能用的钱不多。

她倒是有不少陪嫁,可这些钱都在宫里,进出很难带出去。

养这些孩童的钱,都是她在闺阁时存下的钱,还有陪嫁那些庄子这些年的收入。

随着消息传开,送来孩童的越来越多,甚至还有很多父母不远数百里把孩童送过来,花费越来越大。

张桂芬让人买的几个宅子,陆续都已经住满了。

再想接收,就得买宅子。

因为住的人太多,别人根本不愿意租,只能买。

她就是想告诉赵兴,允许她让人把嫁妆带出宫,购买宅子,安置那些孤儿。

“朕是皇帝,这些事本该朕做的,是朕这个皇帝不称职。”赵兴听完,抓着张桂芬的手说道。

“陛下不是说,我们夫妻一体么?”张桂芬笑道。

“哈哈,没错,咱们夫妻一体。”

赵兴笑了笑,正色道:“你这样做没错,可是光靠你一个能救济多少?他们大了如何安排,你考虑过么?”

“臣妾也想过,可是臣妾也不能不管,只能慢慢考虑了。”

张桂芬出身高贵,不知道民间疾苦。

上次要不是赵兴出面阻拦,她也不会知道民间居然还有这种事。

她自然知道收养的这些孩子,现在还好,只要让他们吃饱就行了。

可是她不能养这些孩子一辈子,将来大了的安置才是麻烦。

她身为皇后总不能等他们大了,把他们卖去为奴为婢。

“安置的问题朕回头想想办法,你说的朕准了,朕回头会交代刘三石的。”赵兴说道。

“多谢陛下!”张桂芬微笑道。

“应该朕谢你才是,你这是帮朕分忧。”

“陛下,臣妾想去看看他们。”张桂芬说道。

没有成为母亲前,她只是觉得那些孩子可怜,于心不忍才让人收养他们。

可自己做了母亲后,她对于那些孩子就不仅仅是怜悯了。

“朕陪你一起去。”赵兴说道。

“陛下国事繁忙,臣妾自己去就行了。”张桂芬说道。

“朕再忙,也不缺这点时间。朕陪你去看看,说说他们安置问题。”赵兴说道。

“嗯。”

张桂芬点了点头,问道:“陛下想怎么安置他们?”

“现在还小,先请人教他们读书认字吧。有天赋的将来可以参加科举,要是没有天赋,等大些让人教他们些一技之长,让他们能够安身立命。”赵兴说道。

其实赵兴是想等他们大些,把他们送去火器司,或者让人教他们习武也行。

这些从小教导出来的,又没有家人,用起来也放心。

可是这样安排,功利心太重了,张桂芬未必能接受了。

赵兴看出来了,张桂芬现在是母爱泛滥了。

按照张桂芬所说,她收养孤儿,已经有好多年了。

正常来算,不可能只收养这么点。

应该是怀上孩子后,才加大收养力度的。

张桂芬不至于把那些收养的孩子视如己出,可在她心里,那些孩子跟她的孩子也差别不大。

“还是陛下考虑的周全。”张桂芬笑道。

晚上,张桂芬睡着后,赵兴还在考虑那些孤儿的事。

朱元璋那么痛恨贪官,除了他看到元末贪官污吏横行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父母就是被那些贪官污吏给逼死的。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穷苦出身的朱元璋,对于民间百姓疾苦深有体会,因而在称帝之后,十分关心普通百姓的生存状况。

建立了养济院,接纳那些老无所依,幼有所养的孤寡老人和孤儿。

但是最早的孤儿院并不是在明朝建立的,而是在宋朝。

最早的官办孤儿院,就是在宋朝时期建立的,只不过那是南宋时期。

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南宋朝时期共有慈幼局二百八十六所,收养孤儿十万余人。

除此外,父皇其实也出过相应的政策,规定一家只要收养一个孤儿,就可以减少一个人的徭役,大力提倡对孤儿的收养。

南宋时期,为了休养生息和繁育人口,朝廷颁布“胎养令”,规定禁止贫民抛弃孩子,养不起孩子政府给补助。孩子出生后,还可以领取“生育补贴”,帮助家庭减少养育孩子的压力。

光靠张桂芬收养,能养多少人?

父皇指定的政策,实行后效果微乎其微。

养一个孩童和减免一个人的徭役根本不成正比。

百姓养自己的孩子都压力很大了,哪里有能力收养孤儿。

赵兴觉得南宋时期颁布的‘胎养令’就很不错,准备让人详细拟订后,颁布实施。

杜绝是不可能了,减少婴儿被抛弃的情况还是没问题的。

不过官办孤儿院还是要建的。

不知道胡思乱想了多久,才睡了过去。

次日,赵兴处理了一些重要的政务,把‘胎养令’和建立孤儿院的事情跟张庆之简单说了一遍,让他先拟订个大概章程,便和张桂芬一起出宫了。

“登基一年多了,朕还是第一次出宫。”赵兴感叹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