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事太监和女官瞥着皇后手中飞速转动的念珠,屏声敛息。
过了不知多久,暖阁外再次响起了急促的奔跑声。
那小太监满头是汗地奔了进来,手中捧着一份公文。
小太监:“抄件,洛阳急递的抄件”
管事太监一把抢过那份公文,递给皇后。
皇后接过公文,连忙展看,看着看着,她的面容渐渐舒展开来,一边问道:“哪来的抄件?”
小太监:“回娘娘的话,内阁和六部九卿堂官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鲁国公有罪,有人认为鲁国公立了大功,也有人认为鲁国公不该连老弱妇孺一起杀了.皇上下旨,把洛阳的急递发京城大小衙门通阅,各处城门也要张贴抄件.明天在奉天殿举行大朝会.”
皇后明白了,皇帝其实已经站在了李虎这边,可惜大顺不是满清鞑子,大臣是鞑子伪帝的家奴,大顺的皇帝无法做到绝对的大权独揽,况且李虎这一次不仅得罪了天下士绅,还得罪了佛教。这背后牵扯的势力,就是皇帝也头疼。
这件事,李虎不能全身而退!
想到这里,皇后叹了口气,李虎太能惹事了。
又看了看那份抄件,皇后点了点头,李虎还是很聪明的,“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就冲这些财物,皇帝也得保下李虎,更何况他立了大功劳,且这件事证据确凿。
想着,皇后突然瞟见了那张大红笺纸,心里一咯噔,李虎不会是故意的吧?!
不对,按照急递上的时间来算,林家千金的信还没到南阳,李虎就去了洛阳。
皇后放下心来,接着又皱起了眉头,出了这种事,肯定不能再举行仪式了,至少现在不合适,可这样一来又会伤了李家和林家,林家千金又是李虎的心头肉.
皇后叹了口气,李虎要是不杀老弱妇孺就好了,那班清流肯定会在这件事情上做文章,她要替皇室的声誉考虑。
想了一想,皇后拔下了一支金凤簪,对那女官说道:“把这支金凤簪给林家千金送去,告诉她,本宫和太子会替李虎说话的,让她不要担心。”
那女光双手接过金凤簪:“是。”答着躬身退了出去。
皇后走到榻前坐了下去。
管事太监犹豫了一下,轻声说道:“娘娘,淑妃娘娘那边”
皇后摆了摆手:“不去了。”
管事太监:“是。”
送走内阁三位,戴权回到上书房,见永昌帝仍在批阅奏章,便到隔间提来铜壶,把茶水沏上。
永昌帝没有抬头,却开口问道:“你怎么看?”
戴权如往日那般答道:“该赏的要赏,该罚的一定要罚。”
永昌帝仍手不停挥地批着奏章:“赏好赏,罚,总要有个正当理由,他并没有做错什么.”
戴权苦笑了一下,李虎当真是给皇帝和朝廷出了一个大难题。周瑞和北镇抚司探子的密报昨儿就到了,他也想了一夜,不知如何给李虎定罪。
这件事,李虎做得滴水不漏,铁证如山,法理上没有任何问题,也就是德行有亏。
可他是武将,杀几个人算什么,更何况还是通匪的贼人。
难搞哦!
正在这时,当值大太监捧着一道奏疏走了进来,轻声说道:“皇上,这是毓庆宫送来的.”
“哦?”
永昌帝这才抬起头,将朱笔一搁,“替李虎求情的?”
当值大太监一脸为难。
永昌帝:“怎么了?”
当值大太监:“这个,不是太子殿下的奏疏.是詹事府几位师傅的联名奏疏,参、参劾鲁国公嚣张跋扈、贪墨军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