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2章 新作发表(2 / 2)好想吃薯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首映式结束以后,江弦又在上海住了段日子,拜访了下他在上海的家人以及朋友。

首映式的事情,很多人都听说了。

像是张乐平、巴金都能听到些风声,因而对《芙蓉镇》剧组遭受的这场无妄之灾都感到有些愤慨。

但又没办法替他做什么,只能对江弦说些安慰性的话。

回到京城,江弦还没在家里焐热屁股,就被王濛喊了过去。

“王老师,怎么了?”

“前几天你在上海,我也刚好去了疆地,中作协开了个会,会上说了点事情。”王濛给江弦倒一杯水,脸色不太好看。

“说什么了?”

“主要还是批评新刊物。”

王濛苦笑一声,“冯沐同志批评了几篇文章,这个在我预料之中,不过我没想到他们要在《人民文摘》上做文章。”

“《人民文摘》?”

“有人举报说《人民文摘》账务情况不明,要介入调查,《人民文摘》的办刊风格也被拿出来说事儿了,总而言之,让你们先停刊整改。”

“停刊整改?”

江弦敲了敲桌子,“4月刊的稿子都快组好了,这时候让我们停刊整改?”

“4月的接着发,5月的停一停。”

王濛叹了口气,“我已经去找贺井之同志理论过了,但这次他的态度很强硬,要么《人民文摘》接受停刊整改,要么《人民文摘》就此停办。”

“.”

这绝对是赤裸裸的威胁。

江弦心里跟明镜似得。

他跟王濛这回的阳谋,结结实实让老家伙们吃了个大亏。

不过那群老家伙也不是吃干饭的。

这次看似是对《人民文摘》动手,其实那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王濛敢大改《人民文学》,底气正是《人民文摘》。

《人民文摘》一倒,他们顺理成章便能对王濛动手了。

“擦,一个比一个阴。”江弦骂了一句。

不只是《人民文摘》的事儿,也包括了《芙蓉镇》的首映礼。

翠花胡同。

《人民文摘》的院子里。

“刘蓓同志,刘蓓同志。”

余华气喘吁吁的追过去,“这是我刚写的一篇文章,你帮我看看。”

“你找编辑看啊,找我看啥?”

刘蓓辫子一甩,推着自行车往院外面走,她今天请了假,要去一个剧组试角儿。

正寻思着,一辆漆黑的伏尔加迎面驶来,缓缓停下。

“主编,您回来了!”

看着车上下来的江弦,刘蓓笑容灿烂的打个招呼。

“嗯。”

江弦冲她点点头,“麻烦你帮我把朱伟编辑喊到我办公室。”

“瞧您说的,不麻烦。”

朱伟很快得了消息,放下手上的事儿,快步进到江弦的办公室里。

“主编,多会从上海回来的?”朱伟问了一句,瞥见江弦正从公文包往外取着一沓沓的稿纸。

“老朱,坐下,跟你说个事情。”

见江弦一脸严肃,朱伟赶紧坐下。

“您说。”

“第一件事,咱们刊物要停刊整改一段时间,你安抚好大家的情绪。”

“真要停刊整改?”

朱伟腾一下站了起来,最近他也听说了一些消息,不过一直不太相信。

“你先不要着急,咱们4月刊还是要发的。”

江弦把一份稿子推到他的面前,“这是第二件事情,我这篇,你帮我发在咱们的4月刊上。”

4月,中影公司给《芙蓉镇》加订的拷贝很快流到各省市的影院。

一场更热烈的观影狂潮被掀起了。

很多人看了一遍都不够,一有空就去电影院,二刷、三刷。

“老孟,晚上去看《芙蓉镇》不?”

这天下班以后,工段长甩着两张皱巴巴的电影票凑到孟明杰身边儿,铝饭盒在他腰间叮当作响。

“文化宫七点半场,刘小庆那身段,啧啧”

他挤眉弄眼地用手在胸前比划波浪,引得旁边几个青工哄笑起来。

“不了。”

孟明杰把工具收进铁皮工具箱,弯腰锁工具箱时,一张泛黄的《芙蓉镇》首映票从箱子里掉出来。

回到老家以后,孟明杰对《芙蓉镇》的主创怀揣着一股怨气。

没买到车票就不来了?

主创团队这么敷衍的态度,那是根本就没把他们这些观众当回事。

因此,除了首映式,孟明杰一场《芙蓉镇》都没再去看,心里总觉一阵膈应。

不过最近几天,又听来一种新的说法:

据说上面给了《芙蓉镇》的主创团队一个选择,要么《芙蓉镇》首映式停办,要么就别让江弦、刘小庆、姜文这些人登场。

看似有的选,实则没得选。

不过这种说法从没得到证实,目前摆在孟明杰面前的,只有主创团队敷衍的事实。

对于孟明杰这个江弦的忠实读者来说,刘小庆、姜文其实都无所谓,他是真的希望江弦站出来,站出来解释一下。

至少不要是“没买上车票”这么荒谬的理由。

可惜,时间过去这么久,江弦始终没有站出来,也没有发过声。

厂办新装的日光灯管在头顶滋滋作响。

孟明杰往车间外面走,瞥见工段长后颈蜈蚣似的疤痕,听说是去年抢修炼钢炉时被崩飞的铁屑留下的。

“小孟不是挺爱看电影的么?怎么《芙蓉镇》都不看。”

“听说去上海看首映式来着,估计心里窝火呢。”

“哎呦,专门去上海看的?那可亏大了,那首映式办的,报纸上都说,一言难尽。”

“.”

孟明杰骑着自行车回到家里,妻子也刚下工回来。

“刚才回来时候,在兴业街那儿买了本新杂志。”

“啥杂志?”

孟明杰捧到手上,一看

——1985年第四期《人民文摘》。

孟明杰简单一翻,目录上的一个名字吸引了他:

江弦。

他顺着这个名字,往前看去,与这个名字对应的文章名叫:

《你别无选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