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皇帝出身存疑一事,经过有心人的刻意传播,彻底席卷整个北武林。
短短一月之内,各种流言甚嚣尘上。
又数日,南宋皇帝拿出了能够坐实北宋皇帝是关七之子的‘证据’,其中包括:
小白年少时期修行的那座尼姑庵周边邻人、曾目睹关七与小白同行的客栈老板、因‘川卤面’事件被关七灭门的商户遗孤……
有了这所谓的‘证人’‘证据’,南宋皇帝当即表示,希望北宋皇帝归还半壁江山,以和平手段让两宋合一。
这个想法理所当然遭到了北宋皇帝的拒绝。
又过半月,南宋以‘取回赵宋皇权’为理由发动北伐,兵指汴京,两宋由此起烽火,北武林再陷动荡。
各江湖势力纷纷站队,或支持南宋的‘赵宋正统’,或支持北宋的‘正当防卫’,或自立一方,作壁上观,等待良机,或干脆选择退隐避世。
一时间,兵、匪、盗、荒,灾难四起,两宋各地动荡不已,民不聊生,大理同遭影响,经济不断下滑。
……
半年后,两宋交界,再来镇。
天空好似被一层黑布遮盖,压得行人喘不过气来。
春雨已经在镇上持续下了半个月,今日更是响起阵阵闷雷。
客栈门口,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小姑娘呆呆望着天空,呢喃道:“爷爷,这雨什么时候才能停啊?”
被她叫爷爷的是客栈请来的乐师。
老乐师已经有了年岁,一双眼睛浑浊黯淡,身形也相当瘦矮,双手几乎是皮包骨,全身上下,似乎只剩下那对耳朵还比较好使。
对乐师来说,耳朵就是吃饭的家伙,所以老乐师总把自己的耳朵清理得很干净,以便能够听清他人的说话声,以及准确辨认手中二胡的弦音。
听到孙女的提问,老乐师思忖了几秒,回答道:“大概是战争停止的时候吧。”
老一辈的人常说,天上的雨水是老天爷的泪水。
再来镇连续半月不见太阳,一定是天公不忍,在为那些死在战争中,以及即将奔赴战场之人痛苦。
小姑娘又问道:“那战争什么时候才能停啊?”
这个问题,老乐师就没法回答了:“这嘛……爷爷也不知道。”
小姑娘只能惆怅望天,轻轻祈祷道:“真希望它能早点停!”
“这些天一直下雨,客栈生意惨淡,都没什么人来听我们拉二胡了。”
小姑娘虽不大,思路却很清晰:对他们祖孙两人来说,只有拉二胡才能得到赏钱,如果没人捧场,他们就没钱吃饭。
老乐师闻言陷入沉默。
他知道客栈之所以生意惨淡,并不只是因为天公不作美,更因为如今的再来镇,正处于战争当中。
两个月前,北宋朝廷在再来镇往北二十里的‘朝南城’陈兵十万;南宋朝廷在再来镇往南二十里的‘望北城’陈兵十万。
二十万大军呈对立之势,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已经爆发过三场小战争,双方死伤人数各两万,也算得上伤亡惨重了。
再来镇只是个人口不足三千的小镇,被夹在中间,进不得、退不了,境地相当尴尬。
再加上每隔几天就有战事传来,故而镇上皆人心惶惶。
如此一来,当然谁也不敢轻易上街。
老乐师和孙女坐在客栈门口,望着嘈杂又寂寥的街道,相顾无言。
突然——
“老人家,你们这客栈还做生意吗?”
骤闻人声,老乐师吃了一惊。
定睛一看,只见绵绵细雨中,一道人影正撑伞静静站在三米开外,面带微笑看着自己。
老乐师拉琴多年,且年轻的时候还与一个瞎了眼的江湖高人学过本事,自负耳力少有人能及,平日里纵然隔着半条街道的距离,也能从雨声中清晰地听出有几道脚步声。
但这一次,他却直到来人站在自己面前三米,都没注意到动静。
‘这少年人……莫非是雨鬼?’
老乐师认真看了撑伞的少年好半晌,确认对方并非是镇上的人,又暗暗称奇。
‘两宋的二十万兵,一南一北把再来镇困在中间,以致近两个月来,已经不见外面的人来这里了,怎么今天竟来了个陌生人?’
多年的江湖经验,让老乐师意识到,眼前的少年极不寻常。
但客人已经上门,生意自然是不能不做的。
就算不为好心收留自己的客栈老板,不为即将入土的自己,他也得为自己的孙女着想。
“做的做的……小公子您里面请!”
老乐师站起身来,笑脸相迎。
少年举步上前,收起雨伞。
二人靠得近了,老乐师突然发现一件更古怪的事。
外面这雨虽说不大,风却不小,常人走在路上,绝不可能半点雨水也不沾,可偏偏这年轻公子身上竟然干燥得很,就连鞋面也不见半点水渍。
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