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罗森可不会一直甘心只做模仿者,它们的目标,一直都是想要超越711便利店。”铃木敏文话锋一转,继续说道:“老板,我跟您汇报的事情,自然不止这些。”
“嗯,你继续说。”林浩然点了点头。
“自从得到老板您的资金支持之后,我们711便利店的扩张速度,相比以往,的确快了许多,到5月份,我们在日本的连锁店铺数量,就已经超过1700家了,现在几乎是一个月时间就等于往年一年的扩张速度,基本上我们日本大区可以在6月初就能突破两千家规模。
不过,罗森便利店也动手了,4月底,他们不知道从哪里获得了一笔大额资金,开始对东京都市圈进行大规模的布局。
在加盟这块,罗森给予了比我们更为优惠的政策,甚至是补贴,有一些原本准备加盟我们711便利店的加盟商,最终却被罗森便利店说服,加盟它们,如此一来,彻底影响了我们711便利店的扩张速度。
这个月,我们原本预估能够新增两百五十家到三百家店铺,可在罗森便利店不择手段的方式下,我们的扩张速度有了明显的变慢,最终新增预估只有两百家到两百五十家之间。
按照我们如今的策略,是自营店占三成,加盟店占七成,所以加盟店的扩张速度尤为重要,但是如果我们像罗森便利店那般,不计成本地去扩张,对我们的盈利将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而且,这种恶性竞争一旦开启,很可能会破坏整个便利店市场的生态平衡,最终两败俱伤。
“所以,你的想法是什么?”听完铃木敏文的来龙去脉之后,林浩然好奇地问道。
恶性竞争,在商界太常见了。
比如他在香江的时候,就遇到过许多次。
比如,丰泽电器公司,被怡和电器城恶性竞争,想要以舆论来搞垮丰泽电器公司。
所以,对于罗森便利店的做法,林浩然并不觉得奇怪。
毕竟,如果说711便利店的一生宿敌是谁,那绝对是罗森便利店。
两家便利店的发展史,几乎是一模一样。
“老板,以罗森便利店如今不择手段的策略,也只会把他们的招牌越搞越臭,我们711便利店不能为了占领市场,而如同他们那般盲目地把加盟政策降低,把成本抬高,把资金拿来补贴,甚至是以压榨供货商的方式,这绝对是不行的,我们711便利店绝对不跟风这种行为。
但是,如此一来,就降低了扩张的速度,老板您说过,市场就在这里,咱们不占,就被别人占去,所以我们的扩张速度,也不能变慢。
因此我代表南方公司想向您申请增加投资资金,提高自营的占有率,如此一来,虽然我们的风险承担会提高,可我们的标准并没有降低,我们的招牌并不会因此而受损,反而能在稳健发展中进一步巩固我们的市场地位。”铃木敏文继续说道。
显然,铃木敏文知道,林浩然在丰田汽车的股票中赚了一大笔资金。
这在整个日本,都不是什么秘密的事情。
林浩然并没有着急着回应,而是思索起来。
向南方公司增资,本身就是他的打算。
毕竟,如今整个南方公司都是他百分百控股的企业,也就是说,这是他的个人资产。
在铃木敏文等人看来,如今711便利店的扩张速度不算慢了,可在林浩然看来,还是太慢了。
特别是日本市场,现在不布局多点,不把市场巩固下来,怎么能在经济泡沫时期狠狠地捞上一笔?
如前世的711便利店那般,等90年代之后,再大肆扩张?
那样,太浪费了。
他如今让牛奶国际不断收购知名快消品牌,为的就是与旗下零售店相结合,形成一个生态链,从底层到销售,都牢牢把握住。
如此一来,不仅仅让这些快消品牌的产品销量更高,他也跟着赚更多的钱。
等到经济泡沫来临的时候,他的便利店在日本各大城市都布局得非常密集了,那时候,更是狂赚的时候。
毕竟,经济泡沫时期,可是有五六年的时间。
而这段时间,日本人赚得太多了,消费能力也空前高涨,便利店作为满足人们日常即时需求的业态,必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林浩然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心中其实早已有了增资扩大自营规模的打算,铃木敏文的提议正合他意。
不过,提高自营规模可以,加盟店也不能忽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