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2月31号,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今天也是1980年的最后一天。
过了今天,就进入1981年了。他坐在康乐大厦51楼的总经理办公室里,手中端着一杯咖啡,目光透过落地窗,俯瞰着中环繁华的街景。
“老板,我们要不要发一些什么公告?此事虽然对我们置地集团没有造成任何影响,可对老板您的声誉影响可不小,这些无良媒体,还真嫌事不够大。”一旁的马世民将手中的情报信息放下之后,抬头问道。
林浩然轻轻抿了一口咖啡,淡淡地说道:“不用急,先让子弹飞一会。”
“今天各大售楼部也如同昨天一样,几乎门可罗雀,香江注册总署那边也传来消息,今天的二手过户依然惨淡不已,甚至预约的都不超过五十单。”马世民继续说道。
这些,都是情报上的资料,是置地集团旗下独有的情报来源。
“对了,明天的官地拍卖会是在下午三点半开始吧?”林浩然再次确认道。
“是的,老板,拍卖会定于明天下午三点半举行。我之前已经向您汇报过,原本除了我们置地集团,还有三家地产公司报名,但据最新消息,佳宁集团昨天已经退出了,现在只剩下会德丰洋行和太古洋行还在名单上。”马世民详细汇报着。
“不过,我个人的观察是,会德丰洋行和太古洋行似乎并没有真正参与竞拍的打算,他们更像是为了给总督府面子而勉强出席,凑个热闹罢了。”马世民补充道。
如今,香江的英资地产公司已经所剩不多了,置地集团这个最大巨头已经被林浩然收为己有,九龙仓被包裕刚收了,和记黄埔也被李加诚收了。
所以,实际上如今的香江英资地产企业中,也就剩下会德丰洋行和太古洋行撑一下门面了。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林浩然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那对我们来说,岂不是更加有利?竞争对手越少,我们成功拿下那些地皮的机会就越大。”他的语气中充满了自信和期待。
明天所拍卖的官地,可都是稀缺资源啊!
如果错过,那可就太可惜了。
虽然香江在1982年会发生地产危机,可危机不过经历短暂的两年时间而已,就开始恢复,并且进行新一波的暴涨。
因此,如果这几块地皮如果错过了,对置地集团而言,那可是大大的损失。
都是位置极佳的地块啊!
“对,如果官地不终止拍买,说不定我们能够以起拍价竞拍成功,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够大大节省了许多资金!”马世民也有些兴奋。
这些地块,如果放在往常时期去拍卖,绝对能够拍卖到天价,价格可以远远超过市场价。
毕竟,稀缺性以及核心地段位置,就注定了它们的价格不能按照市场价来算了。
可如今,最有可能的竞争对手佳宁集团已经退出了,另外两家就当他们是摆设,特别是会德丰洋行,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不断将资产置换到海外,不断买船,他们又怎么可能高价去购买香江的地皮呢!
而太古洋行,虽然地产业也属于他们的核心业务,但是他们更注重的是航运、业与食品、航空、贸易等业务上去,是一家非常多元化的洋行,在香江地产业不明朗的情况下,他们也不可能往地产业中投资太多资金。
因此,这两家正常情况,基本可以排除在外。
既然如此,岂不是代表着,置地集团没有任何竞争对手了?
一想到这里,不管是林浩然,还是马世民,都感到异常兴奋。
这简直就是天赐良机,让他们能够以极低的价格获取到这些价值连城的土地资源。
“那你说,总督府会不会中止这次的拍卖呢?毕竟,这种情况,代表着政府会损失不少。”林浩然抛出一个问题。
往常的官地竞拍,他也不是没有参加过。
这几年,基本上每一场的官地竞拍,都非常激烈,最终最大的受益者,自然就是英港政府了。
他们获得的财政收入,虽然表明上说留给香江用,实际上大家都心知肚明,最终资金不过都是转移回去英国罢了。
可如今,因为前段时间置地集团抛售了这么多个地产项目,导致香江的地产企业绝大多数都无心继续参与拍买。
再加上这次突如其来的危机,如果继续举行这场拍卖会,不用想,政府的收入绝对大大减少。
“在这种情境下,政府不太可能突然中止官地拍卖。”马世民分析道,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信心,“毕竟,这次拍卖会的消息早已提前大半个月广泛传播,各大媒体也争相报道,整个香江对此都颇为关注。
一旦政府决定中止拍卖会,这无疑会向市场传递出一个极其负面的信号,连总督府都对香江的房地产前景失去了信心。
这样的后果,我想,总督府是绝不愿意看到的,因此,我大胆推测,这场拍卖会应该会如期举行,更何况,如今都已经临近拍卖会的举行时间了,他们想要中止,早就该中止了。”
林浩然闻言,微微颔首,对马世民的分析表示赞同。
政府的每一个决策都会在市场上引起连锁反应,尤其是在这样敏感的时刻。
中止拍卖会,无疑会加剧市场的恐慌情绪,对政府的公信力也是一大考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