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处报警,其余蜀军诸营,以及下辨城中的蜀军本部,也随即戒备了起来,号角声在寂静的清晨中颇为刺耳。
不过军队的调动是需要时间的。
三百骑兵斜插着从东北方向而来,直直朝着下辨城驰去。城中军队还未准备好出城,曹真等人就到了城北一里左右的位置,抵近大略看了看周边营寨,紧接着没有半点停留驰了回去。
诸葛亮在下辨城中,被亲卫唤醒之后,尚未来得及更衣,就披上裘袍火速登上北面城墙。等诸葛亮到达城墙上时,曹真的三百骑兵已经远去了。
最早预警的蜀军营寨,已经开始涌出数百步卒,列成阵势拦在平地以对。
曹真并不在意,率骑兵稍绕了些路,就从北侧掠过,擦着弓弩射程的边,绕过了这支刚刚开始列阵的蜀军步卒,回到了来处的山谷入口。
待曹真挥鞭率先停驻后,身旁的亲卫也将旗帜挂在长杆上,双手用力擎起,骑兵们也渐渐汇聚到身后。
初冬时节,战马刚刚热起身来,马背上冒着丝丝热气。士卒们也纷纷面露兴奋之情,目光注视着旗帜的方向。
彼处数万蜀军,虽说未有直接迎战,但趁其不备抵进到下辨城下,从另一角度将城池与敌军布置看了个真切,怎么说都是件极令人兴奋的事情。
曹真没急着走,回去的路都是现成的,若蜀军真来,步卒也追不上马速,趁着此时与亲卫和费耀、邓艾等人寻得一处高处,朝着下辨城的方向指点了起来。
“公威,士载,方才蜀军营寨你们可看真切了吗?”
费耀没有作答,反倒是嘴角带笑的看向邓艾,方才曹真欲要提携邓艾之语,他也听到了:“不如让士载来说一说,彼处蜀军营地形势如何?”
邓艾并不怯场,简单回忆了几瞬,当即朗声答道:
“大将军,费司马,方才属下在骑兵之中确实见得一些。”
“下辨城墙东北处有一营寨,城东河对岸处可见一大寨,东面两座山上可见小营四处,更南边的山口大路处隐约见得一营,再多些就看不清了,想来也是扼守于大路通往河池之处。”
费耀点了点头,显然对邓艾所说极为认可,随即转头看向曹真,似要看看这位大将军的反应。
曹真道:“士载所言不错,蜀军此举,可以称得上是猬集了。以士载所见,诸葛亮究竟有何目的?”
邓艾不假思索说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营寨立在彼处,未必其中就有人马,兵力也未必要按营来算。是真要死守还是虚张声势,还是要具体打一打才能知晓。”
“蜀军远来至此,却做出一副严防死守的姿态,许是要借下辨此处,阻断大将军与征西将军东西联合,从而再图战机。”
曹真点头道:“士载此语,与我想到一处去了。我军缺粮之事,想必瞒也是瞒不住的,诸葛亮或许就要借着我军粮少而与我相持。”
费耀此时说道:“大将军,若如此该如何应对?难道要将下辨城拱手让给蜀军吗?”
曹真嗤笑一声:“一座空城,既无田土又无百姓,他若愿取,取了便是。”
“蜀兵自西而来,看来我这里并非用武之处,又要张儁乂立功了。”
邓艾心中琢磨着曹真的话,突然心头一动,看向曹真问道:
“方才大将军所说之意,是不是要我军在此与蜀军相持,然后再请征西将军从西面断蜀兵粮道,从而一举得胜?”
曹真道:“两军交战,不是你断我粮道,就是我断你粮道,不过是寻常战术罢了。至于能不能一举得胜,谁又能说得准?”
“回营吧,然后招募勇士翻山去祁山大路,与张儁乂传讯。”
说罢,曹真打马便回,未有一丝停留。费耀、邓艾对视一眼,而后紧紧跟上。
曹真率骑兵回营路上,并未受半点阻拦,这就是骑兵的好处了。骑兵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凭借马速,做出步卒无法做到的战术动作,从而达到侦查、追击、截击、对冲等目的。
近乎同时,数千里之外的许昌城中。
曹睿用过早膳后,在虎卫的簇拥下来到书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