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战机的轰鸣声在天际回荡,炸弹如同愤怒的巨兽般呼啸而下。天空仿佛被这股力量撕裂开来,巨大的火球像是火山喷发似的,带着毁灭的气息将大地掀开至半空。
这一刻,大地在颤抖,仿佛在炸弹下痛苦呻吟。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此起彼伏,犹如世界末日的丧钟,宣告着末日的降临。
“快跑啊!”军营里有人惊恐地尖叫着,试图逃离这恐怖的轰炸范围。但他们的脚步又怎能快过那些从天而降的炸弹?
炸弹落地,火光瞬间冲天而起,地动山摇之中,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将周围的一切瞬间吞噬。烟尘弥漫,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片灰暗之中。
在军营之中,生命如同脆弱的玻璃般被轻易摧毁。人们的尖叫声、痛苦的呻吟声此起彼伏,但这一切都被巨大的爆炸声所淹没。在这片死寂之中,只余下火焰在废墟中肆虐的咆哮声,和滚滚浓烟遮天蔽日的恐怖景象。
远处的人们目睹了这一切,他们眼中充满了惊恐和无助。他们想要逃离这个恐怖的地方,但双腿却仿佛被钉住一般无法动弹。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生命在轰炸中消逝,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恐惧。
这场地毯式轰炸不仅摧毁了军营,将一座座营地夷为平地,更在人们的心灵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那些幸存者在废墟中挣扎求生,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无助和迷茫。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也不知道这场灾难何时能够结束。
“救命啊!有人吗?”
废墟中传来微弱的呼救声。
一名幸存者挣扎着从废墟中爬出来,他的身上布满了伤痕和尘土。他环顾四周,只见一片狼藉和废墟。他的朋友、上级都不见了踪影,只剩下他一个人孤独地站在这片废墟之中。
此刻的他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人们在废墟中徘徊寻找着战友的下落,但往往只能找到一些残肢断臂和冰冷的尸体。
这场轰炸让这些侥幸活下来的人深刻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在地毯式轰炸面前,人类的无力。
所有的一切都被摧毁了,只剩下无尽的痛苦和绝望。这种恐惧和绝望让他们心中只剩下一个念头——逃离这个恐怖的地方!
于是,在轰炸结束后不久,许多人纷纷扔下了手中的武器和装备,带着满身的伤痕和疲惫仓皇而逃。
地毯式的轰炸效果是显著的,尤其是对人心的重创,面对地毯式的轰炸,人们所感受到的是发自内心的绝望。
空军的侦察机一次又一次的飞过那些区域,研判着目标的损失,许多遭受重创的军队,为了躲避轰炸,不得不撤离城市和军营,撤往雨林之中,而反对派的武装力量,则直接占领那些地区。
“该死的,我们肯定已经完蛋了!”
在地下隐蔽所里,苏哈多将军抬头看着爆炸中有些震颤的隐蔽所屋顶,说道:
“哈达应该立即向他们投降才对!哪怕是有俄国人的帮助,我们也赢不了这场战争。”
“是的,司令,真搞不懂,为什么非要靠近俄国人,因为苏加若倒向俄国,所以他完蛋了,可哈达仍然依靠着俄国人!他们就不知道sea对俄国人是非常警惕的吗?”
尽管雅加达军队是依靠着俄国人武装起来的,但是很多右翼军官并不赞同苏加若倒向俄国人,哪怕是他们同样敌视sea,但是同样也反感俄国。
早在几年前,陆军里中右翼势力就被苏加若清理个干净,几年前,40名陆军高级军官组成的“将领委员会”在军法学院秘密集会,准备于建军节时发动政变,推翻苏加若政府。但是行动被苏加若的安全局掌握,于是他抢先行动,在俄国人的帮助下,不仅将那些将军逮捕处决,而且还清理了军中的右翼势力。
可即便是如此,仍然有不少漏网之鱼,而苏哈多则是其中之一,他非但没有被清理,甚至还因为在清理期间的表现,被晋升为陆战战略后备军司令。
可实际上,他只是隐藏的有点深而已。
现在和很多人一样,面对轰炸,他把自己的本性暴露了出来,或者说,面对危局苏哈多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不是警惕,而是恐惧,他们看来我们根本就是俄国人在东南亚的代言人,所以他们才会态度如此坚决的非要搞掉我们。”
苏哈多接着说道。
“只要我们一天还依靠着俄国人,他们对我们的敌意就不会减少,现在就是要彻底摧毁所有的一切,以免我们继续作为俄国的打手,威胁他们的安全。”
“威胁他们的安全?他们那么强大,我们那么弱小,我们又怎么可能威胁他们呢?”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我们从俄国那里获得武器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威胁到了他们,至少在他们眼里是这样的。”
“该死的为了那么一点武器和贷款家伙出卖了整个雅加达,我们全都卖给了俄国人……”
苏哈多说着这些的时候,语气中带着不满与愤怒。
“现在我们的国家即将被他们所占领,这是他们投靠俄国人的代价。”
“可是司令官现在我们能干什么呢?”
面对下属的询问,苏哈多说道:
“也许我们还有一个选择。”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苏哈多的目光微敛,阴狠的目光一闪而过。
他来说,现在雅加达的遭遇让他看到了机会,或者说现在的局势让他看到了一个机会。
想要成功的话就必须善于抓住机会,就像现在。
“将军,你说的是什么样的选择?”
面对下属的询问,苏哈多将军说道。
“我们还有一个选择就是投靠他们。”
“投靠他们?投靠那些入侵我们的人吗?”
面对他们的质疑,苏哈多说道。
“没办法啊,毕竟天堂太远,sea太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