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四千万美元投资的电影,《源代码》的规模放到如今这个时代并不算大。
郭凡在拍完这部影片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是一部难度不大的影片,起码对他来说就是如此。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部放在如今华语电影框架下,也能制作得出来的影片。
因为《源代码》没有什么技术上的难点,更重要的是,如何构思出这样一部结构精巧的影片。
从前郭凡以为华语电影和好莱坞的差距是电影工业水平,至少差个十几二十年。
但现在他发现,技术上的差距反倒是其次,人的差距才是最要命的。否则为什么好莱坞能出现《源代码》这样的影片,但华语电影却不行?
不要说因为电影工业的差距,《源代码》并没有那些动辄上亿美元投资的电影那么多大场面,也不需要大特效。
以华语电影的水平,完全能够实现得了。
当然了,可能有人会找借口,说这部影片的编剧是小吉伯特。但忽略小吉伯特,这些年好莱坞也有去年上映的《月球》。
小成本独立科幻电影佳作,500万美元的投资,获得了不俗的票房和口碑。
往前还有《蝴蝶效应》和《黑洞频率》,都是成本不高但都收获不错口碑与票房的影片。
还有更多更多,而这些和小吉伯特都没什么关系。
如果你还是嫌弃以上影片成本都太贵,那《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总该能复制吧?
就几个人谈话的场面,中國历史可要丰富许多,能把观众给聊晕。
所以最后郭凡和小吉伯特讲:“我认为所有的差距,归根结柢是人的问题。不自信,就是华语电影圈子最大的症结所在。
总是认为我们做这个不行,做那个不行,没有自信踏出这一步就永远不可能做到这些。”
小吉伯特认为郭凡说得很有道理,这是郭凡通过自己的总结观察和学习,得出来的属于自己的答案。
现在郭凡属于是建立信心的一个过程,当然了,《源代码》电影得成功。
如此小规模的一部电影,倒也没有专门举办首映礼的必要。
小吉伯特还是和郭凡以及《源代码》影片主演杰克·吉伦哈尔一起,在西瓜视频的《星访问》直播节目中露面,宣传这部电影。
如今是2010年了,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速度的增速,已经可以实现互联网实时直播了。
虽然看起来可能不如电视机画面那么清晰,但实时直播和互动的模式还是吸引了很多的观众。
直播当天,直播间涌入了三十几万观众。
对网络直播刚兴起不久的这个模式来说,这个人数已经相当的多了,也颇有趣味。
在直播活动中,三人也分享了有关于影片的一些小故事。郭凡讲述了自己执导这部电影的一些心路历程,并且表示影片会带给大家惊喜。
“这对我来说并不容易,从中國来到这里,幸运的是,我碰到了小吉伯特导演,一个欣赏我的导师。”
郭凡拿着话筒看着小吉伯特说道:“当他提出要把这个项目交给我的时候,我非常的惊讶。
紧接着就是失眠,那时候我反复的问自己。
我能搞定吗?搞砸了怎么办?
幸运的是,影片最终制作出来了。”
小吉伯特则说道:“我们常说,每个人身上都有潜力,只是还没有发觉出来。
中國有个古老的寓言故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