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刘封劝降
“轰!”
三名躲闪不及的守门士卒直接被撞得飞起,重重砸在照壁上,生死不知。张辽冲入前庭,毫不停留,长枪如毒龙出洞,左右点刺,瞬间又将两名试图阻拦的曹军刺翻在地。
“挡我者死!”
张辽一声暴喝,声震屋瓦,凛冽的杀气伴随着血腥味弥漫开来,让闻讯从两旁厢房冲出的曹军士卒为之一窒。
“结阵!快结阵!长枪手上前!”
那名曹军司马显然也听到了动静,此刻正站在大堂前的台阶上,声嘶力竭地指挥着。他身边迅速聚集了十数名亲兵与数十个屯兵,这些里大多都是有些战斗经验的曹军老卒,勉强组成了一个防御阵型。
张辽带来的二十名骑兵此时也已全部冲入前庭,他们人数虽少,但皆是百战精锐,又乘着马匹冲锋的势头,面对数量占优但仓促应战的曹军,反而占据了上风。
“下马!步战夺堂!”
张辽深知在庭院内骑兵施展不开,立刻下令。他率先翻身下马,动作干净利落,长枪一摆,便朝着台阶上的曹军司马杀去。
“保护司马!”
曹军亲兵呐喊着挺枪刺来。
张辽不闪不避,长枪划出一道弧线,精准地荡开刺来的数支长矛,随即手腕一抖,枪尖如同毒蛇吐信,瞬间穿透了一名亲兵的咽喉。
他脚步不停,如同猛虎入羊群,长枪或扫或刺或挑,每一击都必有一名曹军倒地,勇不可当。
身后的骑兵们也纷纷下马结阵,三人一组,互相掩护,如同磐石般稳稳向前推进,将试图包围上来的曹军一步步逼退。
那曹军司马见张辽如此悍勇,转眼间就已杀到近前,心中大骇,一边后退一边挥舞着佩剑喊道:“放箭!快放箭射他!”
零星几支箭矢从大堂内射出,但张辽早有防备,用枪拨开,速度丝毫不减。他瞅准一个空档,猛地一个突进,长枪直取曹军司马的胸口。
那司马倒也并非庸手,危急关头举剑格挡。
“铛”的一声脆响,火星四溅。他只觉一股巨力从剑上传来,虎口迸裂,佩剑几乎脱手,整个人踉跄着向后倒退。
张辽得势不饶人,踏步上前,枪杆顺势横扫,重重地砸在对方的腿弯处。
“啊!”曹军司马惨叫一声,跪倒在地。他还想挣扎,张辽的枪尖已经抵在了他的咽喉,冰冷的触感让他瞬间僵住,不敢再有丝毫动弹。
“主将已擒!降者不杀!”
张辽声如洪钟,响彻整个县府。
眼见主将如同小鸡般被对方擒住,剩下的曹军士卒顿时失去了斗志,面面相觑,不知是谁先扔下了兵器,很快,叮叮当当的声音响成一片,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投降。
少数几个死忠还想反抗,迅速被张辽的亲兵解决。
与此同时,城门口也传来了震天的喊杀声和欢呼声。显然,副手带领的八十人已经顺利夺取了城门,并且点燃了信号,城外的左幕军主力正蜂拥而入。
张辽让人将面如死灰的曹军司马捆了个结实,押在一旁。他站在县府大堂的台阶上,看着城中渐渐平息下去的抵抗烟火,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堵阳,这座扼守南阳盆地东北通道的战略要地,已然易主!
他立刻下令:“肃清残敌,安抚百姓,紧闭四门,多派哨探!即刻向太史将军报捷!”
“喏!”
麾下将士轰然应诺,士气高昂。
拿下堵阳,等于是在曹操中原腹地的西南方向楔入了一颗坚实的钉子。进可威胁颍川,退可屏障南阳,战略意义极其重大。
张辽此役,胆大心细,果断迅猛,头功已是板上钉钉。他可以想见,左将军刘封接到捷报时的喜悦之情。而以此战为先声,中原大战那波澜壮阔的画卷,正由此徐徐展开。
占领了堵阳之后,张辽却没有收手。
太史慈先前也说了,堵阳为首功,可不是还有叶县吗?
他张辽要取就取全功,区区堵阳,何足道哉?
**
上午辰时,涪城城南。
刘封与曹昂两人各自带了十几骑亲随,于城南一高地会面。
两队人马靠近之后,相距一百五十米停下,随后刘封和曹昂单独趋马前行,身边仅各带两个亲卫。
之所以这样安排,乃是固有的安全模式。
双方距离一百五十米,会见地点便是七八十米处,这种距离弓弩对于铁甲的杀伤力已经不强了,而且还有充足的反应时间。那两个亲卫便有手持盾牌的,随时可以上前护卫自家主公。万一发生意外,百八十米的距离,骑兵可谓是一闪而至,也能及时赶到战场。
“子脩多年未见,风采不改当年啊。”
两人相见,年纪更小一点的刘封却是更为成熟一些。
曹昂露出一丝苦笑:“败军之将,何言风采,往昔虽觉左幕军虽精,却并非不可抗衡。如今蜀中一会,方知其中差距。”
曹昂坦诚双方军队的差距,但随即又话锋一转道:“只是我军虽败,却有必死之心,左将军若要劝降,还是趁早打消了这念头吧。”
刘封看着曹昂的神情,发现对方意志坚定,显然所言并非是虚。
随后,刘封突然问道:“子脩,莫非汝欲使我与大将军不死不休焉?”
曹昂吃了一惊,本能的想要摇头。
刘封如今的声势实力早已经在曹家之上,曹昂疯了才想给自家老爹找这么一个不死不休的对手。
很快,曹昂就醒觉了过来,明白了刘封话里的未尽之意。
很显然,刘封这还是在劝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