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种子产量
深度分销模式通常就是企业地区分销商乡镇零售商三级结构。
与传统的模式相比,减少了中间环节。
其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在于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的实现是对销售终端的控制,对整个分销渠道信息的掌握。
从而公司与经销商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公司对销售渠道的控制加强,也能更好的为经销商提供支持,为农户提供服务。
瞿阳的深度分销战略,郭阳此前就已经看过了。
但再一次听完,又有了不一样的收获。
会后。
新的营销战略率先在陇省和疆省付诸实施。
天禾的业务人员直接下乡调查,
以乡镇为单位,随机抽取50个乡镇,调查当地主栽蔬菜作物,农民茬口期安排等等。
同时也收集各地的经销商零售商信息,摸底竞争对手的情况。
天椒1号和赤红1号的种子特性更适合在西北地区种植,西北地区的市场是肯定要绝对掌握的。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
九月下旬的天禾进入了彻底的忙碌期。
风风火火的雨禾村辣甜椒制种基地种子进入了采收尾期。
村民有的欢喜,有的也心有不甘。
辣甜椒制种是很精细的活,水肥管理,病虫害,温度光照,授粉等等都会影响种子的产量。
日常的劳作量肯定不会少,关键时间更是需要分秒必争。
有的家庭劳动力多,有的家庭肯付出,忙碌时甚至连吃午饭都是在地里简单的解决。
但相对应的,也有人对巡查员的要求敷衍了事,
水肥上晚了,遮阴不及时,打药随意应付,也或者是一时的疏忽大意,造成减产。
各种各样的人都有。
也就导致雨禾村制种农户的种子产量差距十分的大。
好在技术团队和村委的日常巡查工作做得还算到位,村里还没出现绝收的情况。
最少的赤红1号每亩也有十来斤种子,勉强能和种粮食作物收益持平。
本来这些人还想闹事的,
但村里高产的也不少,亩产量最高的赤红1号甜椒种子高达一百多斤,巨大的差距让很多村民不可置信。
面对村委和天禾也没那么有底气。
日头渐落,在地里忙碌的村民逐渐的往回走。
有妇女神神叨叨的问道:“听说了吗?”
“听说啥了?”
“老杨两口子一亩地甜椒收了120斤种子!”那人用夸张的语气说着,声音不小,以至于很多人都听到了。
“真的120斤?”
“乖乖,甜椒种子的价格高,那不是一亩地就要卖7000多元!”
“你家每亩收了多少斤种子?”
“甜椒不行,只有30斤多点,辣椒有70多斤,村里的平均产量也就这个水平。”
“也不错了,辣椒种子25元/斤,甜椒种子60元/斤,比预想的还高,每亩也有一千多元了。”
“之前听天禾的技术员瞎聊,天椒1号鲜椒在甘谷那边每亩都要卖3000元呢。”
妇女们面色各异,如果还是像往年一样种粮食,一千多元的收益确实不错了。
但有人做同样的制种,每亩能卖7000多元,有人卖鲜椒能卖3000元。
这心里落差顿时就出来了!
真是看着别人赚钱比什么都难受。
村长卢兆强在一旁的角落里恰好听到了几人的谈话,摇了摇头。
心里颇多的感慨,
“制种的关键时间节点,老杨两口子早上四五点就出门,中午就吃西瓜泡馍,晚上也是很晚才回家。”
“要说辛苦,老杨家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