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01章 李龙这只蝴蝶扇出的一个变化(1 / 2)羁中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要写的东西商量好,回去怎么办也商量好,接下来的事情就看李青侠的发挥了。

杜春芳全程没怎么发言,等李龙准备走的时候,她已经从菜地里提了一筐菜出来,那筐子还是李龙先前买桃子顺手带过来,当时是连筐放在了大哥这里。

“这是才摘的,你前院的菜地里的菜,有些腌上了,有些地方白菜也种了,带回去吃。”

筐子里有洋柿子、辣子、茄子和一些芹菜。

李龙也没拒绝,拉开车门把筐放到后座,准备上车发动的时候又想到了什么,拉着车门转身对老爹李青侠说道:

“老爹,安民哥他娘,俺二大娘是不是还在?她是不是腿脚不好?”

“是啊,今年……该有七十五了吧?”李青侠想了想说。

“安民他妈不光腿脚不好,腰也不好。安民他爹死的早,拉扯几个孩子,累的。”杜春芳比李青侠知道的还清楚。

随即她看看大儿子,再看看小儿子,心底没来由的升起自豪,自己的儿子多有能耐,一开始是大儿子出来闯荡,让自己家里在那个年月也没怎么挨饿,甚至还有余粮接济别人。

杜春芳不小气,或者说心里不放事。只要自己不挨饿,家里的余粮李青侠爱给谁给谁。

别人要找上她,她就直接把事推出去,反正家里她不做主,这种性格在那个年月其实也省了不少麻烦。

接下来分产到户了,小儿子又有出息了,这过上了天天吃肉的日子,放过去哪敢想啊?

嘿,自己就是享福的命,这人跟人就是不一样呐。

“那老爹,你回的时候把那酒,就咱泡的那酒带上,到时去了先给俺二大娘放一瓶酒,就说这个治腰腿疼的,到时安民哥肯定会问,你就提一嘴,别让他往外说。”

“提一嘴啥?”杜春芳还不知道自己时不时喝一口,还感觉那味道腥臭没有大曲酒好喝的泡的酒是啥,所以问了一句。

“提一嘴,说那酒可贵了,一瓶能卖上百。”李龙半开着玩笑说道。

“那可不兴哄人。”杜春芳立刻板着脸说道,她对人品这方面还是挺重视的,看态度还挺认真。

“小龙可没说瞎话,”李建国也觉得这个主意是不错的,“这酒可贵。老爹,就这么办。安民孝顺的很,他娘好了,你让他办啥都行。”

李龙走了,李建国和梁月梅两个人去忙着喂猪和准备收打瓜的东西了,杜春芳心里就搁着个事儿,回屋后她就忍不住问李青侠:

“小龙说那酒一瓶要上百……真嫩贵?”

李青侠其实已经知道那酒里泡的是虎骨了,大家都没明说,他也就装糊涂,反正老伴也不问。

现在杜春芳问起来,他嘿嘿一笑:

“你问这干啥?不管多贵,那不都是儿子孝顺你的?喝就行了……不管咋说,你喝着感觉咋样?”

“那可是……真好。”杜春芳以前没想那么多,现在想想,自己好像感觉这段时间真就挺好,没那么多小毛病了。

有些东西不是说一下子就能体会到,毕竟她也不是到了安民他娘那个状态,但时间一长一总结,就反应过来了。

“那不就行了,你管它是啥唻。我给你说,这东西放咱家,那值不值钱就是一瓶酒的事情,拿出去那就值钱了。好东西咱也不卖,就是关键时候起大作用的。”

李青侠觉得小儿子李龙出的这个主意,真的是太对了。

真拿钱去找李安民还不如拿以前的恩情,但李青侠性格上又不是那种人。这次原本打算厚着脸皮说的,但李龙给的这个主意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李青侠的心情自然就好了。

两天后,吃过早饭,顾晓霞骑自行车去上班,李龙则开着吉普车去四小队。

以往家里人走远门,通常都是天麻麻亮就起来收拾,感觉走的越早越好。

现在李龙不这么干,反正知道车票是下午的,当天去了还不一定买到票,没必要走那么早。

最主要的是不需要等车,今天他要送老爹到乌城。

李青侠是个决策派,事情一定下来,那就执行了,绝不想着拖拖拉拉。

所以他今天就走,打算回家呆一个月左右,把事情弄完再回来。

当然这一个月时间是有弹性的,也可能长也可能短。

李龙抽空是硬想给老爹塞点钱,结果让李青侠震了一下。

李青侠摸出厚厚一沓钱让李龙看,以李龙的经验,那沓钱怎么说也得有个三四千。

想想老爹这两年冬夏都在逮鱼,也没啥用钱的地方,也就明白了。

“就这还不是全部,我也没敢都带,怕路上不安全。”

的确如此,带多钱路上被盯上了还麻烦。

李青侠收拾好东西,就是一个黑色的帆布提包。这个提包挺大,按李龙的想法最好分成两个小点儿的,左右平衡好提。

李青侠不让,说提一个包,另一只手方便干其他事情。

李龙又打算把自己的那个背包给老爹用,老爷子不要,说背不惯。

让李龙有些意外的是大哥李建国也要去送。

送就送吧,反正自己家的车里坐得下。

“酒带了吧?”临上车的时候李龙问道。

“带了带了,弄了个小塑料笼子,带了两斤。”李青侠知道这玩意儿贵,也没多带。

李龙想说什么的,但都装好了,也就没再说啥。

反正这个时候还是可以寄的,也好寄。

吉普车开出村子的时候,路过的人要么驻足观看要么大声打着招呼。

扬起一片尘土来。

“要扎大扫把了吧?”李建国突然问道,“咱们队上都已经有人割芨芨了。”

“大哥,今年你们是不是不打算扎扫把了?我看打瓜也快熟了吧?”

“能扎一些。”李建国坐在副驾驶位置上,边往外看边说,“扎一个是挣一个的钱,要是摘打瓜忙了,那就不扎了。”

其实他还是想挣这个钱的。李建国扎大扫把的本事还是挺利害的,当然最想的还是进山砍木头把子。那个挣钱更快。

现在李建国就是再笨拙也知道山里好东西多,挣钱容易了。

一年编抬把子和打杆子两件事情,就能让他赚普通农民两三年挣不来的钱。

想想弟弟李龙还兼收贝母。贝母多值钱他是知道的,嘿,这来钱速度!

吉普车拐到乡里路上的时候李龙才算松口气,把窗户打开,透气。

“嘿,等回来的时候,这苞米棒子该掰完了……”

如果不是没啥事,李青侠其实不咋想回。这在北疆呆着,身体上一些小毛病好像就没了,特别是冬天,在有炉子火墙的屋子里呆着,不比那冷风灌着的屋子里舒服?

咋说呢,以前冬天主要靠身体硬扛,眼下是不一样的。

但这大事还是要办的。

吉普车上了乌伊公路速度就变快起来,李龙的驾驶技术也更加熟练,一路超车,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乌城火车南站。

火车站广场人挺多,李龙的吉普车开进来的时候,不少人都在避让,且好奇的观看着。

虽然乌城是首府,但吉普车也不是常见的,这些人看着吉普车就好奇,进而好奇里面下来的是什么人。

“会不会是老干部?”

“有没有可能是个部队当官的?”

“说不定人家就是办事的呢。”

当李青侠提着黑色普通帆布包下来的时候,跌了一地的眼镜——谁能想到下来的是个和他们差不多打扮的老农呢?

吉普车停在停车位上,李龙让大哥和老爹先在车边等着,他去买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