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18章 1016【师徒】(2 / 2)上汤豆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钟怀愧然道:“王爷,下官并无此意,只是觉得国朝军权握于一人之手,此例亘古罕见——”

“你觉得军权是别人施舍给本王的?”

陆沉一句话就让钟怀闭上嘴,他依旧平静地说道:“本王并不否认,这些年有很多人给了本王提携和帮助,如高宗皇帝,如忠义郡王和荣国公。但是你要知道,从八年前广陵之战开始,本王无数次出生入死与敌拼杀,一次次带领麾下将士为国建功,因此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与追随。换句话说,关于你所说的军权,就算本王愿意给,你如何保证不会出现第二个韩忠杰?”

钟怀不禁语塞。

这种事根本无法证明,何谈保证?

再说了他一个太常寺少卿,哪来的资格向陆沉做出保证?

“钟少卿,人贵有自知之明。”

陆沉叹了一声,温言道:“你身为太常寺少卿,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好。不是说你不能就朝廷大事发表看法,但是本王希望你在开口之前认真想一想,你真明白你想说的话意味着什么?身为朝廷官员,若只凭着一腔血勇行事,你如何对得起身上这件官服?”

钟怀大惭,讷讷道:“王爷,下官思虑不周,行事鲁莽,还祈见谅。”

“无妨。”

陆沉微笑道:“所以方才本王说你是个好人,却不是个聪明人,但是正因为你这份没有私心的笨拙,本王才愿意给你说话的机会,并且好好跟你聊一聊个中原委。”

钟怀神情复杂地看着他,良久之后躬身一礼,诚恳地说道:“下官受教。”

陆沉站起身来,点头道:“本王很忙,就不留你喝茶了,希望以后你有事可以直接登门求见,不必再在大街上阻拦王驾。这种事若是传扬开来,本王会有不少麻烦。”

钟怀愧疚难当,连忙退到一旁,再度行礼然后匆匆离去。

马车遂继续向前,这次一直到王府门前都没有出现意外。

陆沉走下马车,驻足转头看向不远处跟在亲卫队伍里的年轻人,微笑道:“看完这场戏有何感想?”

年轻人来到近前,不疾不徐地说道:“钟少卿不会是先生安排的人,但是他能出现在王驾之前,应该是先生有意纵容。弟子不相信若无先生允许,这世上有人能够轻易接近王驾。”

“有进益。”

陆沉赞许地问道:“那你说我为何要这样做?”

年轻人略作思忖,随即答道:“先生大约有三层用意,其一是通过今日这场突发事件向世人展示仁德之心,因为世人对先生多有误解,其实先生绝非嗜杀之人,这些年先生下令处死的都是死有余辜之人。”

“继续。”

“其二,弟子认为先生这是在表明态度,无论局势如何发展,先生都不会放弃权柄尤其是军权。在如今这样一个满朝文武各怀机心、局势波诡云谲的环境里,先生若不表明态度,难免会引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至于最后一条,先生既然选择表明态度,肯定是要引蛇出洞后发制人,如此方能一蹴而就底定大局。”

陆沉抬头望着王府的门楼,感慨道:“可惜你晚生了二十年,否则你祖父就不必被你那个愚蠢的大伯气得少活了几年。”

一阵沉默。

年轻人垂首道:“先生谬赞,其实大伯是人在局中身不由己,弟子亦是从他的失败中吸取了很多经验教训。”

他便是毅然北上的李公绪,锦麟李氏历代最年轻的家主。

今日入城之时,他刚好遇上陆沉的王驾,因此随行前来,然后便从头到尾看了一场戏。

听到他给李适之辩解,陆沉不以为意,转头望着这张气度逐渐沉凝的面庞,问道:“那你呢?是否存在身不由己?确切一点说,你此番北上是不是要和为师当面一叙,然后划清界限?”

李公绪低头道:“弟子不敢。”

陆沉琢磨着这短短四个字的含义,随即洒脱地笑道:“走吧,今日为师不见外客,专门招待千里迢迢远道而来的唯一弟子。”

听到“唯一”这两个字,李公绪内心暗暗一叹。

虽说他这几年深居简出,但是宁太后请陆沉担任帝师一事,在江南是家喻户晓的逸闻,他身为李氏家主又怎会不知?

只不过他的先生显然不认那一位。

李公绪收起杂乱的心绪,望着陆沉大步而去的背影,迈步跟了上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