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义薄云天(2 / 2)憨憨道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你?”那年轻人朝庄衍上下看了看,旋即冷笑一声道:“你能有一万紫钱?”

庄衍笑道:“就算我自己没有,也不能说我就搞不来这一万紫钱。”

那年轻人一听这话,不由多看了庄衍几眼,随后问道:“你真能搞到一万紫钱?”

庄衍说道:“我这是有个门路,不过你要告诉我,你要这一万紫钱干什么?”

年轻人道:“嗨,我有个兄弟,他呢有个未婚妻,只不过他那未婚妻的父亲问他要三万紫钱的聘礼。”

庄衍听完大为惊讶,说道:“对方什么来路,要三万紫钱的聘礼?一个天庭四品仙官,一年也才四万紫钱啊,他张口就要三万?”

年轻人道:“那女的是平清山山神的女儿,平清山神是七品仙官,以他家的势力,要三万聘礼倒也不过分。只是他掏干家底也就八千紫钱,东借西凑又得一万,我这些年攒了两千,但也还差一万。”

年轻人说完,又将目光看向了庄衍,说道:“老兄,你真有路子?你可别骗我,你要是我骗我,我背上这把剑可不饶你。”

“哈哈哈。”庄衍闻言大笑一声,随后对年轻人说道:“你明天早上去城外散花庵找我,到时你就知道我说的是真是假了。”

年轻人闻言脸色一喜,端起酒碗道:“好,那就一言为定,来,我敬老兄一杯。”

庄衍端起酒碗与他干了一碗,待放下酒碗,年轻人问道:“对了,我叫祝清秋,老兄如何称呼?”

庄衍道:“道号灵台。”

“好,灵台道友,你我明日散花庵见。”说完,祝清秋站起身来,一边走一边说道:“掌柜的,这位兄台的酒钱我付。”

那掌柜的跑了过来,朝庄衍桌上看了一眼,随后笑道:“贵客,一共十枚紫钱。”

“什么?!”祝清秋惊呆了,他仔细抬头看了看眼前的酒庐,惊道:“什么酒要十枚紫钱,我那一坛酒也才一两银子啊。”

紫钱和银两可不是一个概念,一枚紫钱在人间都价值连城。

掌柜见祝清秋发火,连忙笑道:“贵客莫怒,那位客人喝的酒是我们老爷从山中仙人那里取来的灵酒,不是凡酒,所以才值十枚紫钱。”

“你蒙人呢吧?要真是灵酒,你们老爷自己不藏着慢慢喝?”祝清秋说道。

掌柜解释道:“贵客有所不知,这灵酒是那山里仙人托我家老爷为他售卖的,老爷喝的自然有,但这里的都是拿出来售卖的,帮那位仙人售卖。”

祝清秋将信将疑,走到庄衍身边,拿起自己刚才喝过的酒碗道:“给我倒一碗,我倒要看看是不是真的如你所说。”

庄衍哈哈大笑,也不吝啬,捧着酒坛就给祝清秋倒了一碗。

祝清秋将那一碗灵酒一饮而尽,只觉入喉一阵清冽甘甜,喝入腹中后又有一股灵气直冲脑门,让他舒服得浑身打颤,满脸舒爽畅然之色。

那掌柜笑吟吟地道:“怎么样?贵客,我没说谎吧。”

祝清秋没有再质疑,只是嘟囔道:“这还没赚钱呢,就开始花钱了。”

不过他也不小气,取出十枚紫钱就交给了掌柜,然后朝庄衍拱手告辞而去。

庄衍离开酒庐出了城,一路来到了城外的散花庵。

正所谓寺是和尚庙,庵是尼姑居,庄衍沿着城外道路,一路来到了散花庵外。

此时正值腊月隆冬,天上飘着鹅毛大雪,地上积雪尺厚,一脚榻上去就是一个雪窟窿。

正在这天地间一片洁白中,散花庵的墙头上却有一束鲜红,那竟是一支梅花开得正艳,悄悄翻出了墙头。

庄衍立在庵外赏梅,却不料此时那支梅花被风吹动了起来。

片刻后庵门内传来一道清冷的声音,“是谁在外面?”

少顷,庵门‘吱呀’一声打开,两个小尼姑率先走了出来。

在这两个小尼姑出门之后,一个束发结簪,身穿素白僧衣的清冷女子走了出来。

庄衍定睛一看,那两个小尼姑都已剃度,带着僧帽,只有这个女子一头青丝高挽,没有剃发的痕迹。

庄衍笑道:“我在赏梅。”

说着,庄衍便抬手指向了那株伸出墙外的梅花。

那女子眉头一皱,道:“散花庵乃佛门清净之地,不欢迎俗世之客,请阁下速速离去。”

庄衍听到这话有些奇怪,道:“即处俗世之中,又不欢迎俗世之客,这是什么道理?”

女子道:“俗世情杂,污秽不堪,恐染浊了我清净之地。”

庄衍挥了挥手,笑道:“我身上并无污秽,不会染浊你这清净之地,我只在此观赏梅花,赏完就走。”

女子玉眉紧蹙,但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说道:“那阁下赏完梅花后,就请早些离去。”

“知道了。”庄衍笑道。

于是女子带着尼姑们返回了庵中,关闭了庵门。

此时天上风雪愈发大了,庄衍却一动不动,立在墙边赏梅。

很快四个时辰过去,天已入夜,但却不算太黑,地上厚厚的积雪反映着天上清冷的月光。

此时那庵门又打开了,这一次没有小尼姑跟着,而是那女子提着灯笼走了出来。

外面实在很冷,女子身上披着一件红绒大氅,手里提着一盏八角玲珑灯。

“你怎么还没走?”女子看着庄衍说道。

庄衍笑道:“还没赏够,这梅花实在好看。”

女子淡淡地道:“阁下能在漫天风雪中一动不动站四个时辰,也非寻常人物,恐怕不是来赏梅的吧?”

庄衍道:“我约了人明天一早在这里见面,所以我一遍在这等他,一边在此赏梅。”

“约人为何不去别处,要来我这散花庵?”女子问道。

庄衍朝女子问道:“你是这散花庵的主持?”

女子淡然道:“贫尼严妙真,正是这散花庵的主持,敢问道友如何称呼?”

庄衍拱手笑道:“我乃游方散人,道号灵台。”

“原来是灵台道友,这深更半夜的,灵台道友立在我这散花庵外,若让别人看见了,只怕会有损我散花庵的清誉。”严妙真说道。

庄衍哈哈大笑,随后看向严妙真道:“妙真庵主不是不沾凡尘吗?又何必在意这些俗世目光呢?”

严妙真道:“我自然可以不在意,但我庵中那些弟子却不能不在意。”

庄衍道:“但我看那些弟子个个剃度出家,反倒是妙真庵主你烦恼丝未去,这又是为何。”

严妙真道:“我当年出家时,师父说我凡心浅淡,纵然不剃度也能清净道心,一心修行,剃了度反而有碍本相,所以便未剃度。那些弟子之所以剃度,是因为她们凡心深重,需要剃度以明道心。”

“原来如此。”庄衍微微颔首,道:“只可惜,妙真庵主不知,自从这一树梅花伸出墙来,你这散花庵便早不得清净了。”

严妙真眉头再次一皱,目光轻抬看了那梅花一眼,随后点头说道:“灵台道友说的不错,这支梅花的确有些不谐。”

说到这里,严妙真顿时发现,以往看这一支梅花并没有什么,但现在却越看越不妥当。

只是“它能长到这一步,用了不少功行,虽然十分不谐,但也不好就此毁坏。”严妙真说道。

庄衍笑道:“这也不难,若是妙真庵主不介意的话,我有办法妥当处置。”

严妙真柳眉一挑,问道:“灵台道友有何办法?”

庄衍微微一笑,当即转头看向了那支梅花,然后轻轻招手道:“沥雪严霜独异色,一支殊然出尘来。”

庄衍话音落下,只见那一支梅花突然脱离主枝飞出院墙,然后缓缓落到了庄衍手掌心里面。

紧接着一道青红色的仙光亮起,这支梅花骤然变成了一柄长剑。

严妙真定睛一看,只见此剑通体湛蓝如冰,霜寒凛冽,唯有那剑柄之上青叶冉冉,以梅枝为剑格,上面还有九朵梅花绽放,花开鲜艳,红梅嫩蕊,傲然高洁。

上有红梅九朵,放出灵光熠熠,下有剑刃霜寒,清冽如坚冰难摧,耀起道道冰魄寒光。

严妙真眼中霎时泛起万千流光溢彩,面对此剑怦然心动,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寒梅傲雪,剑气凛然。”庄衍手持这把寒梅剑,不住地赞叹道:“真是好剑。”

说完,庄衍朝严妙真拱手道:“多谢妙真庵主的梅花,让我得了这样一把好剑。”

严妙真回过神来,当即收回目光,迅速清除心中一切对那寒梅剑的妄念,然后拱手还礼道:“这都是灵台道友的机缘,与贫尼无关,恭喜灵台道友得此宝剑。”

庄衍笑道:“多谢妙真庵主。”说着,庄衍将寒梅剑收入袖中。

严妙真看着庄衍略一沉思,随后说道:“若是灵台道友实在无处可去的话,在这散花庵后面有一间堆放柴草的木屋,灵台道友可以去那里打坐歇息,也好过在这风雪中煎熬。”

说罢,严妙真从手中将一把钥匙抛了过来,“这是那柴屋门锁的钥匙,道友自去便是。”

庄衍接住钥匙,笑着道谢一声,严妙真微微颔首,然后转身提着灯笼走进了庵内,重新关上了大门。

庄衍则朝着严妙真的方向点头一笑,然后拿着钥匙往散花庵后方的柴屋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