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长乐感受到朝廷上的凶险
常例朝议。
长乐身为正三品官员,掌管银行事务,是要参加朝议的。
她是在朝议中唯一的女官。
只不过,这次她坐在殿内,神色很是难看。
外界风波越演越烈,矛头直指银行与她。
这朝议上,才开始说了几个议题,御史就把她给弹劾了,直接推到风口浪尖上。
“启奏陛下!”
御史参道:“银行一事,事关朝廷威信,银行不予兑换是什么道理?”
“如今民间闹的沸沸扬扬,对朝廷威胁产生怀疑,乃至于可能累及陛下威名。”
这御史之前说的,还没让大家重视。
一提到累及陛下威名。
不仅李世民凝视,就连不少官员都眼皮子直跳。
谁不知道,如今圣天子之名,被陛下看的有多重。
因为银行之事,连累陛下威名损失,可想而知那滔天怒火,会有多么可怕。
谁都担不起,吃罪不起。
长乐也是神色骤然大变,她心里紧张的看向自家哥哥。
自己再受宠,再得疼爱。
但她还没自信盲目到,能与父皇的威名相比。
却发现自家哥哥神色如常,连半点波澜都没有。
“有哥哥在,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吧。”
她如是想着,但御史接下来的话,让她颜失色。
“臣以为。”
“银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臣不禁要问长公主殿下,自银行成立以来,由吴王掌管,从来没有出现过今日之事。”
“为何长公主殿下,才执掌不过数月,就出现这般滔天风波来。”
“百姓争先恐后挤兑,拼命要取回自己的钱财而不得。”
“更甚有传闻,说是银行贷款收不回来,银行没钱才不给兑取,不知长公主殿下对此是怎么回应?”
御史冲着长乐发难道:“确有其事,还是以讹传讹?”
群臣纷纷侧目。
这是很严厉的指摘,而且手段之高明。
完全看得出来,这御史是有备而来,早就准备好说辞。
目标直指长乐公主,甚至还将吴王拉出来比较,狠狠的踩长乐公主一脚。
不管最终如何,当长乐公主与吴王比较,势必会带来一些不服气的观感来。
长孙无忌眼观鼻,鼻观心,全神贯注的看着手中的笏板。
自家儿媳,不管如何他都要维护周旋的。
只不过,当下他还没闹明白,背后到底是什么个情况。
他也没懂,银行有问题,儿媳为何没有找他商议。
“以为自己能解决得了嘛?”
“哎,这可是朝堂,朝堂与私下是完全两回事。”
“私下你可以耍威猛,摆地位身份,但在朝堂上,这些可不行的啊。”
“其中的险恶,今日也好让你看看。”
长孙无忌叹息,他暂时不能出手,还要看看局势的发展。
众人都等着长乐回话。
“一派胡言!”
长乐起身,道:“陛下,银行有钱,也并不存在传闻之事。”
“你这御史,不分言说,就要指摘与我,是什么道理?”
“区区传闻,就敢拿到朝议上来说?”
“这就是你们御史的捕风捉影之能,我看你们专擅空穴来风的评价,还真是没错。”
马周沉默不言,不为所动。
御史台在他的经营下,并不能说铁板一块。
还是有几个其他势力的棋子。
只不过,大体上是他说了算。
眼下出现御史弹劾长公主,不用想都知道,是那些人发挥的影响力。
他记得这御史,姓徐。
“陛下,臣不敢苟同长乐公主之言。”
民部有个郎中站出来,他只能坐在后面的,这下却成为焦点。
民部尚书刘洎眼敛微微动了动,就恢复如常。
御史台是陛下的刀,都出现问题。
马周手下有不听话,要搞事的御史,就更别说他民部了。
“御史本就有风闻奏事之权,且也不是空穴来风,外界都传得言之凿凿,令人不得不慎重。”
民部郎中说道:“银行事关经济大计,更是太子殿下提出的二十一条规划中,所包含的内容。”
“我们再重视也不为过。”
“这都是为了国家大计,怎么能说一派胡言呢?”
“朝廷诸公皆在,长公主回应一下,也好让陛下,太子殿下,诸公心里有个底。”
“往后再有此等危言耸听的言论出现,命有司查办追究便是。”
“还请陛下明鉴!”
房玄龄不由微微回头。
这是扯虎皮拉大旗了啊。
把朝廷二十一条规划中的经济,拿来说事了。
“长乐,既然诸公都这么关心,你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