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0章 任人唯亲(2 / 2)请你吃大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吴王,齐王履新。

很快就轮到直辖州三地的新任主官。

广州刺史,是原广州都督党仁弘。李世民的心腹爱将,对其很是钟爱的。

上海州的主官,是从吐蕃归来的李敬玄。

李敬玄此人,是赵郡李氏出身,如今也算是东宫一系的人。

他今年三十二,出任直辖上海的主官,官秩飙升,属实是令不少人艳羡不已。

跟着太子就是大有前途的。

当年授士子徽章的士子,如今各个都有出息,仕途是一帆风顺。

那群有士子徽章的,最夸张,进步最快的,还属辽北行省的主官裴行俭。

三十岁不到,就坐上治理一地的封疆大吏。

多少人三十岁都还在焦头烂额,找寻出仕之路。

如今裴行俭这个小年轻,都与宦海沉浮多少年的大臣,平起平坐了。

这就是跟对人,找对靠山的通天之路。

李敬玄是五姓七望体系内的人,他任职之地又不在山东境内,是在江南。

这得到山东系官员的鼎力支持,赵郡李氏也对此更是另眼看待。

唯一不满的,就是江南士族了。

还以为上海州直辖后,主官会从江南士族中选出,结果被五姓七望的子弟给摘了桃子。

可不管如何不满,既是这般决定,又有山东世家支持,他们也无可奈何。

莱州刺史,迟迟没有公布。

山东世家都铆足劲,到处奔走运作,想要莱州刺史是山东系的人。

谁知道,人员一公布。

顿时无语了。

任人唯亲也不是这么任的啊。

王敬直,驸马都尉,南平公主夫婿,陛下的女婿,太子的妹夫。

从这些名头,就可以看出,王敬直的成份有多纯粹。

别管他是不是姓王,是不是山西人士。

就他的身份,完全能看出陛下与太子将他放在莱州刺史上的目的。

能力有没有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是陛下、太子那一头的。

这说明,陛下与太子对山东世家的不信任。

要把王敬直这样的人物给放上去。

李敬玄,王敬直在赴任之前,来东宫拜见李承乾。

李承乾是单独见的他们。

“上海这个地方的干系很大。”

李承乾对李敬玄说道:“你从军中文职转到地方官员,压力应该不小吧?”

“臣不敢欺瞒殿下,确实惶恐。”李敬玄坦言道。

他回到长安,就没想过自己会有任职地方主官,而且一上来还是这么重要的官位。

直辖州刺史。

整个大唐就三个地方。

要面临的压力与关注,那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稍有差池,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口诛笔伐,从而直达天听。

“惶恐是应该的,但不能畏惧后退。”

李承乾道:“上海起初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县,如今直辖,就要有直辖的样子。”

“这代表着朝廷的颜面与决策。”

“从无到有,你要把上海治理成为江南,乃至于天下首屈一指的地方。”

李敬玄微微俯身,道:“臣尽力而为。”

“不要尽力,是要全力。”李承乾知道,这不管是谁,都会没自信的。

李敬玄没有太多的资源,没有底气也不难理解。

“朝廷政策,对直辖州多有倾斜,目的就是要扶持直辖州的成长与发展。”

“你利用好了,一切都不在话下。”

李承乾道:“你应该明白,上海州治理好,发展好,对你意味着什么。”

“孤暂时不对你许诺什么,但只要你做好,孤相信,陛下,朝廷都会看在眼里的。”

要让你吃苦头抗压力,肯定要给人家画大饼。

饼能不能吃到是一回事,你要是连大饼都不愿意画,哪谁还有干劲跟冲劲呢。

李敬玄自然是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是他的机遇。

错过这一次,怕是就没有了。

更别说赶上裴行俭。

李敬玄离开后,李承乾召见了王敬直。

这个便宜妹夫,其实是与李承乾很亲近的。

只不过,能力方面还是有些欠缺,担任直辖州刺史完全不够。

他能坐上去,是平衡与妥协的产物。

广州刺史是李世民的人。

上海州刺史是李承乾的。

两大直辖州各有归属,那么莱州刺史人选,就要有多方面的考虑。

王敬直是李世民,又是太子,也多少是山西世家的人。

他在这个位置上,能够代表各方的利益。

李承乾并不在太关心莱州,能不能发展起来,完全是看山东世家,能不能读懂直辖州的本质。

读懂,愿意支持莱州,那莱州能靠着朝廷政策发展起来。

读不懂,那肯定就会落后。

上海与广州,那才是重中之重。

上海能辐射北方海域,弥补莱州可能丧失的影响力。

广州目的则是东南的海路。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