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家人都没了,父母憔悴死亡,妻子带着女儿离婚,只剩他一个人想办法治疗.”
那警员又开口说道。
刘德发默默听着,听了好半晌,才开口道:
“嗯,去处理吧。”
那警员点了点头,随即,脸上露出迟疑的表情。
“还有事?”
刘德发抬头看着他。
“那个,老大我想辞职了。”警员突兀的开口说道。
刘德发顿了顿,“因为收药?”
对方摇摇头,沉默片刻后,道:
“有点。”
“有点?”刘德发询问。
“大多是这个职业我觉得有点和我预想的有点不一样.”
警员闷闷的说道。
和预想中的刑警不一样.
刘德发抽了根烟。
良久,他才收起对方的辞职信。
“嗯,我明白了,你先去忙吧。”
“好。”
对方转身,向外走去。
“啪!”
门关了。
刘德发抽开抽屉,露出里面四封信,他将手上这封信塞进去,里面有了一共五封。
“有没有找到那些慈善机构?”
他扭过头,看向一旁的李建业和徐嚯,感到十分头疼。
官方是有弥补措施的。
大一点的,会涉及所有的医药病人。
比如医保一类。
小一点的,也就刘德发当地官方,思考怎么稳住病人的情绪之类的。
他们思索了半晌,得出的答案是找第三方机构。
官方不能下场,下场就是开了口子,只能找第三方人员代为弥补。
但可惜.
“市面上出名的慈善机构.你让他们蹭流量还行,他们会来大把大把的捞钱,你让他们来救人,那还是算了吧。”
李建业摇了摇头。
他们从开头到现在,找了很多家慈善机构。
但可惜绝大多都是捞钱的。
真心救命的没多少,而这类机构也没多少钱。
“官方补贴的话,勉强可以维持这几个人的正常医药费支出。”
“只不过无法购买伊马替尼这种有效且高价的药物!”
李建业思索了一下开口说道。
他们的动作其实很快,但可惜,心态崩溃带来的负面情绪远比他们快的多,病人直接选择溺死。
当然,也可能即便慈善机构联系了,也依旧会选择跳河。
天堂的滋味可不是将手上的淤泥替换成发霉的馒头就能掩盖的。
想要杜绝自杀,只能找个平等或是次档次伊马替尼等价值的东西,但伊马替尼却是个高价产品.
“不错了,不错了,医药费能解决也不错了。”
刘德发很知足了。
病人说白了其实只是没赚,并不是亏,他们现在的境地和案子没出之前一模一样。
自杀是因为药物带来的落差感,而在案子出了后,慈善机构至少能添补一下医药费。
说到医药费.
“我替桥州市病患谢谢你了,还有都城的张总。”
刘德发忽的起身,很严肃认真的敬了个礼。
徐嚯点点头,没矫情。
收药的同时,他联系了很多机构,但看清本质后就烦躁了换下一个,连续多次,最终联系上张牛,索性自己连夜创立一个基金会,短时间掏出几百万用急。
这点钱中有很大部分是预支徐嚯的分红。
可以说,现在是徐嚯花钱养着病患。
别说敬礼了。
要是换个人,对方要是说能解决这件事,让刘德发磕一个,刘德发也不带犹豫的。
“没给病人扯出官方的名头吧?”
“没,这点我们嘴很严,不能因案子导致官方出手,我们没透露。”
“只在收药的时候,提了一嘴有人赞助慈善机构,对他们进行些许的捐赠。”
刘德发开口道。
“即便后续还有病人眼红,也找不上警方。”
“做的不错。”
徐嚯点点头。
至于为何做到这种地步还会有病人自杀
这就得问问为什么他们会不将期望挂在慈善机构上了。
为什么呢?
好难想啊!
“他娘的,赵康临死之前还给警方留下这个烂摊子,这狗娘养的”
李建业忽的骂了一句,但随即想到赵康的遭遇,又不免有点蛋疼起来。
最终,只能独自生着闷气。
赵康从个人,到走私案,再到杀人案,甚至是案件结尾。
他都是个十分抽象的人。
说他报仇吧,牵扯的无辜人员又要更多。
就比如这两天自杀的,其中有人可能和赵康有关,但绝对也有无关的。
щщщ★tt kan★c o
这些就是被牵连之人。
说他不是为了复仇而来吧.
但又是因为个别病人而引起的。
“一种心理学上的特殊心理而已。”
徐嚯摇摇头,思索片刻开口道。
“心理疾病?”李建业狐疑。
“不,是心理效应,名为‘投射心理’,常见的有很多。”
徐嚯想了想,说出几个例子。
“指个体将自己的情感、冲动或者愿望归结于他人,就好像自己内心的“阴影”被投射到了别人身上。”
“哦,我懂了。”
刘德发恍然。
“就像那些人生失败后,选择生个孩子。”
“然后强烈的要求孩子按照自己所预想的道路,严格管理来按照愿望行走?”
说的不是那些大众父母。
而是极少类那种,十分强迫式的。
强迫到每天都有固定的课时表,严格规定时间,各种压力,而非单纯口上说说。
这种便是投射效应。
而其中,最奇怪的则是
“李队,你应该也见识过很多案件的凶手,其杀人手法往往和幼年经历有关吧。”
忽的,徐嚯看向李建业。
李建业顿了顿,随即点头。
“这也是投射心理的一种表现方式。”
“幼年如果遭遇到一些虐待,那在成年后,极个别人心理会呈现出一种投射心理,选择将施加在自己身上的虐待,施加给他人。”
“一人又一人,无穷尽也。”
“很多案子的凶手,便是这种效应。”
这种情况也被运用到动画中,还造出了一个名梗。
比如10007。
所以往往很多刑侦电视剧的剧情中,警察和主角看到某种杀人手法,都会判断‘凶手一定也遭遇过此类行为’。
“那赵康遭遇了什么?”
李建业想不明白。
“没人垄断他的药吧。”
“有人抢他的药?除了警方也没人抢啊.”
刘德发补充的纳闷道。
这次桥州市真的是无妄之灾。
他都快郁闷死了,手下人也一个个扛不住来辞职,自己快成空杆司令.
“还记得那根绳子吗?”
忽的,徐嚯开口。
李建业一顿,随即恍然。
“哦,我想起来了。”
“之前推测过,赵康走私被捕时,应该会留下一些药供妻女来吃来着。”
“但妻女却在不久后自杀,这点之前一直没答案!”
“是药被抢了?”
“但为啥举报啊?”
李建业想不明白了,这问题他想了快三天,愣是没想通!
这些病人药都快想疯了。
别说卖六百,卖八百了。
哪怕你卖两千,卖五千!
依旧大把大把的人跪着磕头求你卖药。
但几年前。
一群病人,愣是将唯一一个贩药,还是低价卖药的赵康举报了。
整个警局都没人摸得着脑袋,他们想查,但举报人的名字出现在最初几个死者的统计名单上,根本没得查。
挟恩图报引发的?
但赵康哪怕是看上了对方的色,在还需要吃药的情况下,对方也不能举报才对。
卖的贵的话,举报也有可能。
但几百块
究竟凭什么举报!?
“天知道怎么想的。”
刘德发摇头。
没人知道,赵康也不说,现在赵康就在留置室里,乐呵呵的,他看警察的氛围就能推算的出来外面的画面,所以即便是死刑也无所谓了。
但.
或许
徐嚯会知道。
徐嚯忽的顿了顿。
案件的一切,各个疑点。
勒死人的绳子、走私渠道、举报动机、死亡的妻女
种种问题,前因后果.
或许,他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