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四章 浮岛(1 / 2)岭南仨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南海。

某个群岛的永兴岛附近。

一艘大型拖船拉着十几个巨大的“胶囊”状物品,从北方海域缓缓靠近。

难得风和日丽的天气,让永兴岛上的相关工作人员心情好了不少。

永兴岛一侧,有一片同样由“胶囊”状物品组成的漂浮构筑物。

这些胶囊状漂浮物,长度在100米左右,半径为20米,浸泡在水里的那一部分由泡沫硅和硅豆丝薄膜复合而成,为了保证强度,整整使用了三层复合层。

而其上半部分,前后为固定的半球型泡沫硅和硅豆丝复合材料组成,和船体材料一致。

然后就是上半部分的中间那一部分,这一部分一半是和船体材料一样的材料组成。

剩下的一半则是玻璃钢加双层碳化硅薄膜组成,这一部分还是可以移动的,平常不需要的时候,可以收纳进另一部分的夹层之中。

如果需要使用,就启动机器推动半透明的阻隔板,将整艘船彻底密封起来。

这种简易的胶囊船,整体防水性能非常好,哪怕是海浪非常大,也没有办法将其打沉。

如果遇到突发海啸,还可以将整个胶囊船密封起来,实现类似于潜艇的效果。

不过这种简易胶囊船,内部是不具备空气循环系统的,在最上面只有几个单向通气阀。

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是不能在里面长期居住的,在有食物和水的情况下,一个人在胶囊船内部,最长只能停留72小时左右。

当然,造船厂在设计胶囊船的时候,已经预料这种情况,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有人被困在胶囊船内部,在确认周围没有巨大的淹没和倾覆风险后,可以手动打开侧面的几个通气阀,确保里面的氧气供应。

另外胶囊船内部还有一个专门的应急舱,如果侧面的手动通气阀无法打开,那应急舱里面的东西,就可以用来救命。

“…你们听明白了没有?”安全培训员李柯严肃地看向周围的新员工。

“听明白了!”一众新员工零零散散地回答道。

“你们最好真听明白了,呵呵…”李柯冷笑着扫了众人一眼,他知道这帮家伙心里面肯定没有太重视,不过他这在他的预料之中。

而其他几个老员工则笑而不语。

显然老员工都被李柯给坑过。

这个永兴岛的浮岛区,是今年二月份开始铺设的,目前已经累计连接了344艘胶囊船,上面有不在少数的员工在工作。

该项目也是海陆丰公司的产业。

隶属于琼州分公司旗下的南海新农业公司。

“我就说一遍,刚才发给你们的管理手册每一页都要仔仔细细的学习和了解,别到时候出事情了,就抱怨我没有提醒你们。”李柯似笑非笑的再次提醒道。

“知道了…”

有人不以为然。

有人心里暗自警惕。

有人仔细翻看着。

众人的表情,李柯尽收眼底,他已经提醒了这些菜鸟,听不听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反正下个月的安全演练、员工考核,会让那些不以为然的家伙知道不认真的后果。

比起他在这里说得喉咙冒烟,还不如用罚款和延长实习期,来给这些人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这样才会记住安全手册上的要求。

毕竟如果在安全演练和员工考核之中不及格,是会被罚款和延长实习期的。

李柯打开应急舱:“应急舱的舱门你们过来尝试一下打开和关闭…”

这种类似于潜艇的厚重舱门,是那种环型旋转把手,必须非常用力才可以打开和关闭。

教会了新员工如何打开舱门,他又从应急舱内取出各种物品。

里面包括一个应急医疗包、一个压缩饼干桶、一个简易的手摇式海水淡化机、一箱小包装的淡水包、一箱氧烛、一个简易工具箱、一个求救包。

“记住了,这些东西都是两人份的,大概可以维持两个人在海上至少生存15天,如果是一个人,差不多可以熬一个月左右。”

一个新员工拍了拍桌子上的压缩饼干:“李老师,这些东西会不会过期呀?”

“放一万个心,这些东西保质期都在3到10年左右,食物和医疗包都是三年一更换的。”

另一个被晒得皮肤有些脱皮的新员工摇摇头:“就算是不更换,如果遇到突发状况,难道不吃不用?”

其他人也一脸认同。

要是真的遇到突发状况,别说过期了几个月了,就算是过期几年都得吃和使用。

“好了,别杞人忧天了。”李柯拍了拍手上的工具箱:“我们在海上浮岛工作,一般不会遇到紧急情况,平常注意天气预报和内部通知,如果有台风靠近,或者附近发生大地震,就要迅速按照安全手册的程序执行,接下来我带你们去生活区和宿舍区。”

虽然这些胶囊船是漂浮在海面上。

但并没有站在船上的那种晃荡感,反而如履平地,就像在陆地上一样。

那是因为这些胶囊船都连接在一起,拼凑成为了一片浮岛。

通常是每100艘胶囊船组成一个浮岛,这些胶囊船之间通过钢架构进行连接,而且还有专门的固定锚缆,将胶囊船牢牢和海底连接在一起。

哪怕是遇到大海啸,也很难摧毁这些胶囊船,最多让其锚缆断裂,飘到其他海域去。

通过胶囊船之间的钢结构栈道,李柯带着这些新员工来到了生活区和宿舍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